《老師的手》教案(通用6篇)
《老師的手》教案 篇1
老師的手
備課人 總第 節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認識13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重點:掌握本課生字
難點:正確書寫生字。
課時:2課時
教具:課件、卡片。
相關知識點:對手的一些認識。
教學突破點:掌握識記生字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課題導入:
1、 師在黑板上寫一個“手”,這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一個字,大家還認識嗎?
2、 手可以做什么?你的手都能做什么,誰來說一說? 你們的手可以做這么多事情,那你們想一想老師的手平時做哪些事?
3、 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題。
4、 那么老師的手可以做哪些事呢?一起走進這篇課文。
二、朗讀課文畫出生字:
1、 聽老師范讀課文。
2、 借助書后拼音,自己試著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三、集中識字:
1、 看黑板上的字,你們畫出的字和黑板上的字一樣嗎?
2、 小組內互相合作,運用多種方法集中識字。
3、 小組選派代表匯報結果,讓其他同學可進行補充。
四、指導書寫:
1、 在黑板虛宮格上范寫。
2、 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五、小結: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哪些知識?
特色作業設計: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老師的手
級 班 桌 佳 養 表 課 永
第二課時
老師的手2
教學流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1、 拿出生字卡片,認讀。
2、 課件播放詞語。
二、朗讀課文深入理解:
1、 老師的手平時做什么?
2、 文中最后一句話,對于她常這樣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卻留下了永恒的記憶。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3、 齊讀這一段。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完成課后習題:
1、讀一讀。家庭 賜給 佳肴 永恒 握手 興致勃勃
2、寫一寫。班級 上課 表揚 桌椅
3、 讀一讀,說一說。
(1) 你都和誰握過手?
(2) 讀了《溫柔的手》,再讀《老師的手》說說老師的手是什么樣的?
(3) 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對老師說什么?
4、 隨老師讀詩歌《握手》。
5、 各種形式讀詩歌《握手》。
特色作業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老師的手,慈母般的愛。
《老師的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知道老師的手很能干,并理解折、捏、畫、做等動詞的含義。
2、產生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愿意跟老師學習各種本領。
重點:學習詩歌,并理解詩歌內容。
難點:理解折、捏、畫、做等動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1、事先做好的自制作品若干。
2、紙、橡皮泥、筆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展示教師制作的各種手工作品。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些都是什么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是誰做的呢?
二、學習詩歌《老師的手》,并理解詩歌內容。
師:你們看到的這些作品都是老師親手做的,你們覺得老師的手靈巧嗎?老師的手還能做什么呢?大家都說的都對,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詩歌里是怎么說的。
1、完整欣賞詩歌,初步熟悉內容。
提問:詩歌里說老師的手會做什么?
2、逐一制作兒歌中的作品,幫助幼兒理解折、捏、畫、做等動詞的含義,并用肢體動作表示。
教師現場制作一只折紙蛙,(學習動詞:折)青蛙是怎樣跳的,誰來學學看?(學習詞語:蹦蹦跳跳,并做蹦蹦跳跳的動作)依次學習動詞:捏、畫、做。
3、幼兒學念兒歌,可以個人或小組表演并朗誦。
師: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一起學一學這首詩歌吧。誰愿意上來響亮的念聽一聽?
三、鼓勵幼兒認真地和老師一起學本領。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和老師一樣能干呢?只要認真地和老師一起學本領,你就能變得更能干哦。
附《老師的手》
老師的手,真巧!折只青蛙“呱呱呱”——蹦蹦跳跳。
老師的手,真巧!捏只小鴨“嘎嘎嘎”——身子直搖。
老師的手,真巧!畫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老師的手,真巧!做艘飛船“嗖嗖嗖”——飛得高高。
《老師的手》教案 篇3
《老師的手》這首詩歌中有幼兒比較感興趣小動物形象。為了激起幼兒的興趣,我特地將詩歌的內容以圖畫的形式展示出來,想以此來幫助幼兒記住詩歌內容。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知道老師的手很能干,會做很多事情;理解折、捏、畫、做這幾個動詞的含義;培養幼兒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活動開始環節,我首先出示了第一幅圖,讓幼兒觀察并說說這只小鴨是怎么做出來的?幼兒一下子就說出了答案:是用紙折出來的。于是,我拋給幼兒一個問題:你們覺得老師折的怎么樣?讓幼兒仔細地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緊接著,就有小朋友說:老師折的真好,老師真棒! 我很順利地將活動過渡到了第二環節學習詩歌。因為我把詩歌內容以圖畫的形式呈現了出來,所以,大部分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把詩歌大致內容記住了,只是沒能完整地復述詩歌。于是我就帶領幼兒邊演示圖片,邊朗誦詩歌, 又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完整地學念詩歌. 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主要以提問為主,讓幼兒嘗試說說看老師還會做什么。這一環節的目的就是想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參與到語言表達的行列,讓每一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有機會表達、有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和圖畫的作用下,基本上能跟著老師完整地朗誦詩歌了,但其中我也發現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雖然看似我給孩子創設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幼兒自己看圖說一說,并引導幼兒用較完整地語言來表達,在活動中我并沒有真正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表現在幼兒對整個圖畫有了自己的解讀后,我并沒有按照幼兒的意愿進行適當調整,還是回到了預設的活動設計中,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開始有了下降,不但浪費了時間,還分散了孩子的學習注意力,這使我感悟到教學的任何一個細節,都需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時刻關注孩子的發展。不能只注重教學的步驟,而沒有真正體會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通過反思,使我充分認識到,每一個教學活動安排,都要做好充分的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的教學,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求,使他們在快樂地學習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老師的手》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8個一類生字,會讀14個二類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故事的大概內容。
2、引導學生學會用部件組合法學習“表、班、級、課、佳、桌、養”,用數筆畫的方法學習“永”。
3、通過學習這篇小故事,讓學生懂得愛別人就是愛自己,關愛別人不僅能夠得到感激,更要的是給予了別人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會讀會寫一類生字。
2、能夠感悟故事大意。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詞語卡片、學生自制卡片。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熟讀課文,感悟大意。
2、認讀一、二類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自從你們入學的那天起,老師就伴隨著你們的學習生活,有人形容老師的眼睛會說話,有人形容老師的笑容很燦爛,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老師的手》,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課文(學生齊讀)
二、學習課文,感悟課文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課文中生字的讀音。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桌。
3、三名同學試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同時數一數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3個)
4、誰來讀一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2人)
老師為什么要學生們畫畫?(因為那天是母親節,老師想讓孩子們畫一幅畫送給自己的母親。)
老師為什么“驚訝不已”?(老師覺得這些孩子的家境不太好,他們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媽媽得到一頓豐盛的佳肴,可是這個孩子卻畫了一只手,她很奇怪。)
5、看到了道格拉斯的畫,同學們產生了怎樣的疑問?(這是誰的手?)同學們是怎樣猜測的?結果呢?道格拉斯為什么要給媽媽畫一只老師的手呢?他想讓媽媽得到什么呢?
6、請同學們自由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道格拉斯為什么不畫豐盛的佳肴,而畫老師的手呢?“永恒”一詞,可見這雙手給孩子帶來了多少溫暖,多少快樂!
7、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呢?
1、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認讀一、二類生字。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文中認讀一、二類生字。
3、讀字卡。
(先按順序讀一遍,再打亂順序讀一遍,最后學生指名讀卡片。)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檢查一、二類字的認讀。
2、檢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一、二類生字。
二、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三、學習一類生字
表:上下結構,一字旁
報表、華表、發表、課表、表白、表達、表
示、表情、表親、表面、表里、表里如一、表里不一、表明、表皮、表態、表揚
班:左中右結構,王字旁
當班、倒班、交班、領班、輪班、上班、加班、同班、下班、白班、夜班、班白、班車、班會、班級、班機、班長、班子、班師、班主任
級:左右結構,絞絲旁
年級、班級、市級、首級、級別、級任、
高級、中級、上級
課:左右結構,言字旁
開課、上課、下課、課本、課表、課內、
課時、課外、課文、課業、課桌、課題
永:注意筆順,永遠、永久、永不掉隊、永遠牢記
佳:左右結構,單人旁
佳話、佳節、佳人、佳言、佳音、佳作、佳句
桌:上中下結構,卜字旁
書桌、桌布、桌燈、桌面、桌球、桌子
養:上中下結構,八字頭
放養、戶養、家養、領養、生養、學養、
養老、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養活、養父、養母、養女、養生、養子、養魚、養路
四、復習鞏固生字、詞。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指導書寫一類字。
2、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重點指導“表、班、級、佳、養”5個字。
表:注意第3筆是豎,第5筆是撇。
班:第四筆是提,第五筆是點。
級:注意筆順,第五筆是橫折折撇。
佳:注意右半部分兩個土的筆順和位置關系。
養:注意筆順,第6筆是撇,第7筆是捺,寫在橫上。
二、做課后練習。
1、讀詞語,會寫的寫下來。
要求學生認識這9個詞語,會寫并記住.
2、讀一讀,說一說。
你都和誰握過手?
讀了《溫柔的手》,再讀《老師的手》,說說老師的手是什么樣的?
3、讀一讀我寫的詩。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詩歌,激發學生自己創作的興趣。
三、 作業設計:
握一握爸爸、媽媽、老師的手把你想說的話告訴他們。
板書設計:
老師的手
表 班 級 課 永 佳 桌 養
《老師的手》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是老師用自己溫暖的手給予學生慈母般的愛。體會到愛的偉大力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寫8個字,會認13個字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生字,“他常這樣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卻留下了永恒的記憶。”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
課時分配 2 教具準備 字卡、錄音機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2、這畫上有什么?(一只手)畫的是誰的手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老師的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配樂范讀課文。
2.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并且開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
3.我發現同學們學得都非常認真,生字學得怎樣呢?老師考考你們。
(1)教師喊,學生找。
(2)學生喊,教師找。
(3)小組的同學互相做一做。
4.同學們都非常聰明,生字很快就學會了,這首詩你們讀得怎樣呢?
請5個同學讀課文,一人一節。
三、精讀課文,體味銀杏樹的愛。
1.下面我想請同學們自學,有沒有信心?老師有個
小小的建議。出示:
a.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節詩歌來讀。
b.通過讀這一小節,你明白了什么?
c.小組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2.學生按建議自學。
3.匯報學習情況。(指名讀,比賽讀,評價讀示范讀。教師指導讀。)(隨機板書)
學習兩個自然段。
4.自學其他的三小節。
5.指名配樂通讀課文。(剛才同學們學得真認真,讀的課文也特別棒,誰能勇敢的站起來,完整的讀一遍課文給大家聽。)
學習兩個自然段。
4.自學其他的三小節。
5.指名配樂通讀課文。
誰能勇敢的站起來,完整的讀一遍課文給大家聽。)
五、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讀邊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
2、自己讀,再思考這個問題。
3、集體交流,交流時,讓學生初步了解銀杏樹的愛。
六、學生自主學習生字。
1、教師進行生字檢測,會認的生字進行組詞。
2、小組合作學習:
(1)、微型小組討論難記字的記字方法。
(2)、學生當小老師教認生字。
(3)、小游戲:看誰搶的快。
七、教師總結全文。
說一下你的收獲!
老 師 的 手
板 班級 上課 家庭 賜給
表揚 佳肴 永恒 握手
書
興致勃勃 表里如一
設
計
《老師的手》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認識13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重點:掌握本課生字
難點:正確書寫生字。
課時:2課時
教具:課件、卡片。
相關知識點:對手的一些認識。
教學突破點:掌握識記生字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課題導入:
1、 師在黑板上寫一個“手”,這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一個字,大家還認識嗎?
2、 手可以做什么?你的手都能做什么,誰來說一說? 你們的手可以做這么多事情,那你們想一想老師的手平時做哪些事?
3、 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題。
4、 那么老師的手可以做哪些事呢?一起走進這篇課文。
二、朗讀課文畫出生字:
1、 聽老師范讀課文。
2、 借助書后拼音,自己試著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三、集中識字:
1、 看黑板上的字,你們畫出的字和黑板上的字一樣嗎?
2、 小組內互相合作,運用多種方法集中識字。
3、 小組選派代表匯報結果,讓其他同學可進行補充。
四、指導書寫:
1、 在黑板虛宮格上范寫。
2、 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五、小結: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哪些知識?
特色作業設計: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老師的手
級 班 桌 佳 養 表 課 永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1、 拿出生字卡片,認讀。
2、 課件播放詞語。
二、朗讀課文深入理解:
1、 老師的手平時做什么?
2、 文中最后一句話,對于她常這樣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卻留下了永恒的記憶。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3、 齊讀這一段。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完成課后習題:
1、讀一讀。家庭 賜給 佳肴 永恒 握手 興致勃勃
2、寫一寫。班級 上課 表揚 桌椅
3、 讀一讀,說一說。
(1) 你都和誰握過手?
(2) 讀了《溫柔的手》,再讀《老師的手》說說老師的手是什么樣的?
(3) 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對老師說什么?
4、 隨老師讀詩歌《握手》。
5、 各種形式讀詩歌《握手》。
特色作業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老師的手,慈母般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