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式滾動快速預習法
黃上庚
目前,對于預習,教師在教學上沒有注意創新研究,課文一篇一篇的教,預習也一篇一篇的進行,效率低。,把每冊課本的課文整合為若干個單元,在教學中把各個單元內容分競賽隊同時預習,滾動訓練,讓學生多角度地欣賞課文,多方面地搜集閱讀材料,多次體驗閱讀成功的樂趣,從而讓學生在不同閱讀內容訓練比較中,迅速掌握閱方法和技巧。培養求異思維能力,進行創新閱讀,實現快速預習的目的,從而提高預習效率。
根據班級群體教學的特點,利用班級授課制可開展競賽活動的優勢,對不同學生不同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挖掘學生競爭潛能,采用縱橫交錯競賽式管理,構建立體課堂教學結構,聽、說、讀、寫、書形式多樣,通過多渠道的學和競爭型的習,使學生在立體教學中接受大量的信息和有創造性的信息,體驗到閱讀成功的快樂,實現提高不同層次學生閱讀興趣的目的。
,將突破傳統的定勢思維模式,以嶄新的求異思維模式給閱讀教學帶來突破性的變革。
怎樣設計“競賽式滾動快速閱讀”的教學結構呢?
根據閱讀的思維流程分輪分步設計閱讀程序:
文章閱讀的思維流程是:
寫了什么—怎么樣寫—為什么這樣寫—寫得怎么樣—怎樣學寫
按照以上思維流程,分五步設計閱讀程序:
第一步,文章寫了什么?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內容,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大意。
第二步,文章怎么寫?引導學生分析文章段落結構,熟練掌握分段依據。
第三步,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引導學生深入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受到教育和熏陶。
第四步,文章寫得怎么樣?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體會文章語言的精妙、構段布局的完美以及作者立意的恰當等等,促進閱讀的遷移。
第五步,自己學到了什么?(或怎樣學寫?),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使學到的知識遷移,并通過運用知識檢驗學習效果,教與學都得到及時反饋和調節,以扎扎實實地完成教學任務。
學生按照以上五步做完問答題,實質上就是一篇分析文章,學生非常喜歡做這樣的導讀題,因為他們能從成功中得到享受。
在教學過程 中,發揮班級授課制群體競爭意識強,同時接受兩位數字信息的優勢,把一冊課本中的10個單元的課文的閱讀程序一步或幾步滾動落實到各隊同時練習,滾動訓練10次,使學生在學中習,在習中學,使學和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克服了以往教學中只重學,不重習,只重信息輸入,不重信息輸出的現象,真正做到了真學而不是假學,同時,10個單元課文同時比賽閱讀,有利于比較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具體操作如下
一、教師提前分隊布置預習的課文
上課前,教師把10單元自讀課文落實到各隊,一隊一單元,主要預習字詞、朗讀、練習、閱讀思維流程。
二、分隊滾動訓練
根據課文知識可跳躍性學習的特點,把10個單元落實到競賽隊,第一次寫閱讀分析時,要求較低,只要入格就行。對學生要求較低,可胡寫。但要求200字,主要訓練速度,時間10分鐘。
第二次閱讀分析滾動一個隊,即第一隊寫第二單元,第二隊寫第三單元……第十隊寫第一單元,訓練方法基本同前。
在第一次寫閱讀分析中,各個隊除了接受自己組閱讀分析信息外,還同時接受了其他9個單元課文的閱讀分析信息,這次閱讀分析比第一次閱讀分析要容易寫一些,速度也會快一些,要求寫220字。重點寫思路分析。
第三次閱讀分析要求寫240字,重點寫中心思想。
第四次閱讀分析要求寫260字,重點寫寫作特點。
第五次閱讀分析要求寫280字,重點寫學習收獲。
第六次閱讀分析要求寫300字,重點注意格式。
第七次閱讀分析要求寫320字,重點注意語句通順。
第八次閱讀分析要求寫340字,重點注意文章的邏輯性。
有以下優勢
1、充分發揮了班級教學群體信息量大,又易于競爭的優勢,發揮了成績好的帶成績差的效應,因而克服了預習教學少、慢、差、費現象,充滿比賽快感的語文課活生生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由于按體育訓練方式分隊級競賽,因而做到了因材施教。
2、以本為主,不必要人人查課外資料,不搞題海戰術,通過循序漸進的反復學和習,真正使學生把課本熟記于心,收獲是很大的,學生要提高水平,自己會去查資料,一個人查資料全班受益,達到信息資源共享的目的。幾十個人查不同的資料匯集在一起,就是一次誘人的知識大餐,令人享受不盡,因而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3、揚傳統教學通過背誦培養語感的優勢,使句、話、文熟記于心,同時在記憶過程中重視通過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思維,注重學生的吸收和輸出,注重真學而不是假學,棄傳統教學無競爭意識,無信息交流多向性,無榜樣的激勵作用,無后浪推前浪的推動作用之不足。
4、學生同時分析不同課文的思維流程,增大了思維的訓練量,增大了聽、說、讀、寫、書的容量,一節課,可以16人發言,聽16人的觀點,使聽、說、讀、寫落到實處。
5、正確地處理了學和習的關系,人們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是在反復學和反復習中鞏固的,學而時習之,把“習”和“學”放在平等地位,溫故而知新,常學常新,既學又習,每次都有新的收獲。注重整體感知課文,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更能培養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學生學習以少帶多,表面上預習一單元課文,實質上學生回家要略看10個單元課文,學生是享受地學,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6、因為一開學老師就把計劃告訴學生,一開學學生就對整冊課本有個基本的了解,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研讀課本,把研讀課文當作一種創造性的勞動。
7、適合不同層次的教師和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學中可以靈活運用?梢允畟單元滾動,九個單元滾動……二個單元滾動。總之,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以感覺良好、效果佳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