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課件制作輔助教學的過程主要包括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和課件。四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為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必須正確處理四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知識意義建構地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主動施教的知識灌輸者。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灌輸的對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識是學生主動建構的對象,而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內容;媒體是創訥學習的情境,學生主動學習、協作、探索和完成知識建構的認知工具,而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
由此可見,flash課件制作輔助教學不能以多媒體的簡單的代替教師的傳授,仍然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突出flash課件制作在教學上的輔助功能,教師要處理好這四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我認為都是首先得明確你制作的課件的目的。例如: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還是解決某一重點、難點問題;是為了幫助理解,加深印象,促進記憶,還是為了使學生正確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是為了擴大知識面,豐富教學內容,啟發想象力,還是培養某方面的技能技巧等等。確定了flash課件制作的目的,然后根據新課標,以教材為基本,從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需要出發,但不為教材所束縛,充分增加flash課件制作的含金量,發揮flash課件教學的優勢。如果違背了教學原則而在隨意化的制作課件,就好比離開了課程標準談教學設計,終歸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素材方面
flash課件制作使目前的教學擺脫了一些呆板的教學形成,用大量的flash課件素材把以入受時間和課堂空間限制的內容搬進課堂,體現出其特有的優勢。素材的選取應依教材內容而決定,如講授中國畫欣賞時,可以先取中國傳統的古代樂曲,一些作者的代表作,作者的簡介與照片。這樣就組成一堂有聲有色的欣賞課,其優美的意境與和諧的旋律遠遠不是靠幾個文字右者加教師費盡口舌的講解所能代替的,使美術課里枯燥的欣賞課活起來,使學生輕松地、愉快地、學到了知識。我曾為一名教師作了一個flash課件,題目為《憶江南》,在網絡上采集一些江南水鄉圖,再加上一些運用課件處理圖片的特殊效果,配上一段音樂,5分鐘不到的圖片欣賞,在課堂上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通過種種途徑廣泛收集各類課件,包括到網上下載。使他人之物為己所用。教師可利用軟件截取素材中所需要的部分,重新組合與加工,親自制作或者與同事合作制作一些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課件。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及腳本的設計,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
flash課件制作類似于影視創作,我覺得需要事先確定其結構與布局,界面的表現形式,素材的先取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對于初試嘗試課件制作的教師,可以預先準備好相應的文字稿本,在滲透文字稿本的基礎上,反復構思,進行創作。
三,藝術性
flash課件制作需要借助一定的藝術形式,但不能單純地為藝術而藝術,僅僅停留于作表面文章,只有充實的內容與完美的外在形式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的達到傳授知識,調動學生積極性,改善教學環境的目的。課件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就是以文字為基礎,配合圖像、聲音、動畫等手段,從多方面刺激學生感官,引起學生的興趣,一個形式呆板的多媒體課件與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式是沒有什么區別的,它所獲得的教學效果自然不會顯著。flash課件制作要講求取材合適,用材得當。比如:在講授中國畫時,如果在課件中插入一些國外的歌曲,就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甚至破壞了整個課件的意味。
總之,一個好的flash課件制作應該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為重心。課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是一定活動方式的構成體。教師應該不斷積累經驗,掌握好flash課件制作的優勢,努力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