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開課、評比課等有人聽課的課堂上,借用課件包裝課堂的現象日益加劇。
從過去的電化教學到后來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到現在的現代教育技術參與教學,整合課堂教學資源,應該是一種進步,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整合課堂教育資源,也是喚醒沉睡在課堂內外的教育資源的最佳路徑。
當前的問題是,許多一線老師,錯誤理解了“整合”,認為換一種方式,把原本文本環境下的資源,復制、轉換到課件上,就是課堂資源的整合。以至于在近期聽過的課堂上,一天出現了這樣的兩節課:從上課到下課,黑板上沒有出現一個字或者符號,黑板閑置成了白板
如果說黑板閑置成白板(有課件代替)、教材閑置成為習題集(有些課上教材習題集的作用也被課堂作業紙、講學稿所代替),也可以理解,那么真正不能理解的則是課件包裝下的課堂上的匆忙……
也是發生在這黑板閑置成白板的兩節課上,老師帶領學生利用一分鐘的時間,匆匆瀏覽了例題、例題的解答過程,完成了例題的教學任務。而老師把這個數學例題的圖文以及解答過程轉換到電腦之中,我個人認為至少需要一個小時,課外的一個小時,只為了課堂上匆匆的一分鐘,真不知道學生在一分鐘內能夠學到什么?更不明白一個小時的課件制作,帶來了什么?
因此,我倡議在課堂上,特別是在公開課的課堂上,拒絕使用課件包裝課堂。
理由如下:
1、課件的豐富生動地直觀,替代了學生的思維;
2、課件畫面演示變化的匆忙,給許多學生的思考帶來了新的困難;
3、用課件代替例題的板書,失去了必要教學板書的意義;
4、課件上的預設,束縛、制約、限制了課堂的生成;
5、課件的演示,帶來了新的課堂灌輸:學生由聽講到觀看投影;
6、課件制作浪費的人力物力,遠遠不如把這些時間用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上。
當然這里我不是說,不允許課件進課堂,而是拒絕用課件包裝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