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教育提出,教學內容應是既能體現現代科技、文化展的最新水平,又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特征的各種信息。這些信息,只依靠教師用抽象、枯燥的理論,簡單生硬的說教是不夠的,豐富多彩的電教媒體,不僅給學生提供了鮮明生動的感性素材,而且適合兒童的基本技能。教學時,主要以實踐為主,可是面對四五十名學生,教師在前面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和操作與學生有距離,不能使每個學生都看清楚。利用電教媒體,能夠解決這一難題。由于多媒體計算機能夠把表態現象,動態過程處理得更加形象、直觀、生動、活潑,又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容易建構一種組與組、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交流,使傳統的、呆板的課堂氣氛變得妙趣橫生,學生有主動參與的興趣,有助于引發內部的學習動機。所以在教學勞動《修補圖書》一課時,我是這樣應用電教媒體的。
一、利用電教媒體,創設熱愛讀書的情境
在傳統的教學中,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方式,對活潑、愛支的小學生來說比較枯燥,致使課堂40分鐘成為他們最嚴格的約束。尤其是勞動課,只有理性講解,不易把學生引入情境。鑒于此,在講解《修補圖書》時,因為圖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能使我們從中獲得許多知識和技能,必須向學生強調圖書的作用,激起同學熱愛讀書的興趣。如果沒有典型的事例,學生不易于接受,如果沒有生動的畫面,又不易引起學生注意,所以,在教學時,我以錄像引入,錄像設計在CAI課件中,錄像的內容以鼠標左鍵控制。把離我們較遠的毛主席燈下看書的情景,馬克思、恩格斯看書研討的圖片和離我們生活較近的學校圖書館,學生熙熙攘攘借書的場面展示給學生,并配以教師生動地演說:“凡是有所造就的人,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都是熱愛讀書的人,是書給了他們超人的智慧和能量。”這樣,以具體的事例和形象的畫面,創造了熱愛讀書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和對書的熱愛。
二、利用電教媒體,引發學生修補圖書的動機
電教媒體能夠提供大量事物的形象直觀,它比語言直觀準確,呆以不受時間限制,根據教學需要適時播出。那聲形并茂的精彩畫面,容易引發學生內部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經過分析、比較等思維活動,形成新的科學概念。如:《修補圖書》一課,為了使學生從小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并以主人翁的姿態主動修補圖書。首先介紹圖書經常借閱,難免會出現損壞,利用課件分別展示學校圖書館損壞程度不同的書,讓學生發現破損的現象并時行分類,然后錄像播圖書館教師認真修補圖書的情景,從而啟發學生想自己應該怎樣做。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引到愛書、修書上來。這樣形象具體的畫面,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再設法解決問題。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能獲得高質量,高效率。
三、利用電教媒,誘導修補圖書的行為
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激勵、鼓舞、喚醒學生的參與意識,樂于實踐,最終提高自身操作技能。單純用語言去激勵、誘導,效果不明顯。運用電教媒體,如錄音、錄像、CAI課件等,可以在教學中進行典型示范,特別對于操作性示范,技巧性示范,可以不厭其煩地多次進行,還可以應用靜像功能,慢動作功能,使學生看清每一個要領或環節,這些教學形式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它有利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正確地應用到實際中去,進而形成能力。如:教學《修補圖書》一課,由于圖書壞的程度不同,修改方法也不同。教師單一講方法,很難激發學生修書的愿望,為了激起學生強烈的實踐愿望,給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物質條件和廣闊的時空,使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更加易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我把修補封面和卷角折頁圖書的簡單方法,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處理成豐富多彩的畫面,制作在CAI課件中,使學生一目了然。而對于修補書脊和書頁脫落這兩項重點內容,以錄像的形式把教師示范的過程播放出來,細節處的操作要慢速、放大播放。使學生看清每一個操作環節,易于學生積累感性經驗,由引上升為理性知識,最終指導自己的實踐。修散冊書時,為了突破難點,在實物投影下操作,配上教師的講解,使全班同學都能夠接受。這樣利用形、聲結合的畫面,使教學信息簡捷有效地傳播出去,較好地解決了教學重、難點,使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修補圖書》一課,利用電教媒體把聲、像、形、文字結合起來,創造了適合于學生學習的環境,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實踐時空。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勞動技能。同時也對學生時行了愛護公共財產的美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