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的作文課堂教學結構為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教師講評。這種課堂教學結構的弊端是明顯的:以教師為中心,使學生養成依賴心理,缺乏獨創精神;教師勞動的高耗低效;教師主觀的設計,脫離學生的評講,壓抑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學生只能在教師設置的框子里模仿,甚至抄襲。因此,要想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改革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
針對傳統的作文教學結構弊端,根據“三論”(信息論,控制論、系統論)的基本原理和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組成,可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一、聲像引路,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利用多種媒體(錄音、錄像、幻燈等)優化作文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是構建現代化作文教學模式的第一步。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這就要求作文教學,以引導學生感知為基礎,盡可能運用直觀手段,根據教學內容需要,通過放錄像、幻燈片,播放錄音等手段創設特定教學情境,通過形象,光色、聲音激發寫作興趣。如果學生一開始接觸作文時引導不當,就容易造成學生對作文的害怕情緒,致使作文變成學生的學習負擔。幾年的實踐證明,錄像以其活動的畫面,鮮艷的色彩,悅耳的聲音來展現作文教學的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后,作文諒會成為他們主動的追求和熱烈的向往,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好作文,寫好作文。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寫一個運動場面時,借用了25屆奧運會伏明霞跳臺、跳水最后一跳時精彩的片斷錄像片。學生被好高超、精湛的技藝折服了,聽著激昂的音樂的有感情的解說,學生的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了。運用電教“創設情境”,教師教得自如,學生學得輕松,越教越有趣,趣學越愛學。
二、利用多媒體,啟發想象,開拓思維
電教媒體有極豐富的表現力,通過各種事物形象,情景過程的再現,有效地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開拓學生的形象思維空間。
小學生作文的心理需要,是由模仿到創新,就像小孩子學會走路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克魯普斯卡婭曾說:“模仿對于兒童,正如獨立創造對于成人那樣同等重要。”小學生作文仿作成績,明顯優于沒有例文模仿的作文成績。一方面,例言語能把文章做法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另一方面,例文又能幫助學生習作時擴充知識,開拓思路,豐富想象。中年級小學生,還不善于很好的學習例文,所以,我們認為使用例文要指導,要引導學生結合錄像分析例文,圖文對照,從而讓學生明確畫面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達的,找出例文值得借鑒的地方。
小學生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加上觀察得不精確,所以,對事物描述不清,電教媒體則能再現生活情景,比較持久地吸引住學生,只要教師認真指導,學生的思維狀態就會活躍。如《觀潮》一課,教師在課堂上放錄像,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的景象各是什么?讓學生通過對比,鄭重理解“潮來之時”,從潮的形狀,潮一聲音體會錢塘江大潮雄偉壯觀的景象。學生在教師具體引導下一邊觀察,一邊想象,一邊描述,思維十分活躍。
三、利用多媒體,指導觀察
小學生作文“無米下炊”的原因并非其生活中真無“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學生觀察力較差,還不善于通過觀察獲取、積累作文材料。所以,“從內容入手”即從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攝取內容入手,以解決“米”的問題。在“例文分析”后,緊接著指導學生觀察認識事物,有利于學生及時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我在指導看圖作文《公園一角》時,我教學生按地點轉移順序觀察景物。以噴水池為中心,指導學生由近到遠,有順序地對噴水池前后左右進行整體觀察,為使觀察更加細致,我甚至遮住片中其余景物,只留“噴水池”部分,引導學生從下到上按順序觀察,并且口述。經過多次指導和觀察,學生觀察事物由籠統變得細致,也學會了先觀察整體,再觀察局部,還懂得運用順序法,分類法,比較法等,提高了觀察的質量。
四、利用電教,試寫評改
學生嘗試作文,教師指導學生評改。這一環節,完成了從口述向手寫過渡。根據大綱對中年級學生的訓練要求,在這個環節中只要求學生寫作片段。為了克服作文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弊端,我把過去被老師壟斷了的作文評改,變為學生的集體評改(利用投影片)和學生的自評自改。葉圣陶先生曾指出:“假如著重于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養成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顯然,學生改的過程,也是指導的過程。但教師僅能指導,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集體評改,同時也積極主動地推敲修改自己的作文。
對于布置的作文,我都逐步翻看,評改,然后找出其通病。通過電教把幾類作文用投影打出。老師針對一篇進行評改,找出毛病。教給學生評改方法,然后再拿出幾篇讓學生分組評改。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不僅提高了評改能力,而且寫作能力也有了明顯地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評自改的能力,慢慢養成了自改習慣,使他終身受用。
總之,用多媒體指導作文教學,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學會觀察,有話可說可寫;學會分析比較,有話想說想寫;到學會表達順序有話會說會寫,我認為確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