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天下的確立
禹因治水有功,深孚眾望,遂繼舜而當了中原諸部落之共主,初都陽城(今河南禹縣),后都于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據說禹大會「諸侯」(指諸部落酋長)于涂山(今安徽蚌埠西,另有紹興等說),執玉帛而來與會的有「萬國」之多。又傳禹在世時也仿效堯、舜,薦舉益為繼承人,但他的兒子啟卻自行繼位,并鎮壓了反對他掌權的勢力。從此,夏乃由一個部落之稱而成了國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205年─約前1766年)就此建立,都于安邑。
自啟繼禹位,父子、兄弟相傳的王位繼承制終于固定下來。夏朝建立標志中國「家天下」的首創,也是中國歷代興治盛衰亂亡的一系列鏈條之第一環。它具有立國創制的作用,即首建王朝、首行世襲,同時也開了歷代篡奪政權的先例。古書把夏啟繼承父位,當作由「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