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巖頂茶
富陽,“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多茶地多,所產綠茶,色澤翠綠,汁液濃郁,香醇持久,從三國開始,一直列為貢品。富陽茶的上品首推巖頂云霧茶,至今已有近千年的生產歷史,1986年5月,榮獲浙江省一類優質茶獎,并更名為“巖頂茗毫”。
巖頂山位于富陽、蕭山交界的里山鎮,屬仙霞嶺余脈,方圓千公頃,主峰海拔900多米,山頂常年云霧繚繞,登上山頭,好比到了白云深處。這里,山高風大,氣溫偏低,全年無霜期只有200來天。當地人稱:“巖頂同里無六月,夏天晚上蓋棉被。”巖頂云霧茶就生長在山頂云霧之中,這里沒有農藥污染,土壤濕潤,酸堿適度,是一個生產名茶的特殊環境。
說起巖頂云霧茶,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元朝末年,朱元璋為推翻元朝統治,曾來富陽、桐廬一帶廣攬人才,伺機起義。事情敗露后,元兵跟蹤追捕,朱元璋只身逃上巖頂山。山的西端有一座大西庵,內有三位道人,他們見朱元璋相貌奇偉,又憐惜他是受難之人,將他隱藏起來。元兵去后,道人沏上一杯自制山茶,朱元璋見茶煙凝霧久而不散,小啜一口滿嘴奇香,當即問此茶產于何處。道人告知產于本山山頂楊樹崗,僅有18蓬,并領他實地察看。朱元璋見到18蓬茶樹在云霧籠罩之中,贊嘆道;“巖頂云霧茶也”朱元璋稱帝后,就下旨將巖頂云霧茶列為貢品。如今安頂楊樹岡的大西庵殘址尚存,半截御賜石碑上刻有史實。
巖頂云霧茶葉片闊秀長,且有白毛,每片葉子有筋絡約18條,比一般茶葉多三五條。也因為云霧多、氣溫低,葉長質地堅實,炒制過程中,有些葉芽容易變黃,人們稱為“金子片”。當時有人曾把“金子片”作為巖頂云霧茶的商標。
巖頂茶長年沐浴在霧露之中,制成的綠茶,略帶蘭花清香。用開水沖泡,色澤翠綠而泛白光,味道很醇和。第三次沖泡跟第一次一樣,色味不變,香醇可口,沁人心肺。據有關部門分析,巖頂云霧茶比一般茶葉含有更多的茶素、單寧、芳香油和維生素C、B、P,是健身益脾的好飲料。
巖頂云霧在炒制方面也有獨到之處,采取的是半燒半炒的方法,先在茶芽中揀除雜物,晾干水氣,然后入鍋高溫“殺青”。這種茶葉汁太多,經過“殺青”,柔軟如同糯米飯,手捏成團,梗折不斷,放手不散。出鍋攤晾后,即用手輕輕地在溫火口揉搓,烘制工藝也得到不斷改進和提高,在色、香、味、形等方面更顯求出這個傳統名產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