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湯[圖]
廈門花生湯系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滾湯開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鍋中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始能放糖,續(xù)熬使花生仁爛透為止。此時,花生一分為二,上浮水面,顆爛而不溶,汁液溶而水不濁,不油不膩,芳香撲鼻。廈門的“黃則和花生湯”是廈門花生湯的代表品種,馳名于港、澳、臺和東南亞一帶。花生湯[圖]
廈門花生湯系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滾湯開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鍋中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始能放糖,續(xù)熬使花生仁爛透為止。此時,花生一分為二,上浮水面,顆爛而不溶,汁液溶而水不濁,不油不膩,芳香撲鼻。廈門的“黃則和花生湯”是廈門花生湯的代表品種,馳名于港、澳、臺和東南亞一帶。名氣最大的“魚丸”,而且是大個的。6元/碗。真正的魚丸,看好了哦,魚肉和成的皮,里頭的餡是精加工豬肉,非常可口。
這是福州傳統(tǒng)的“肉燕”,一碗十顆,3元/碗。肉燕和餛飩的結構差不多,不過肉燕的皮是豬肉和面粉放在一起做成的,餡也比北方的餛飩大得多,好吃得多!
中秋節(jié)俗稱“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舊民俗。傳說一戶人家在蒸制這種供品時,孩子揭開蒸籠蓋一看那咸仔果半生半熟,嫌它“白淡無滋味”,遂隨手把一碗肉肴倒進果中,被大人發(fā)現(xiàn)后,已“生米蒸成熟果”了。不過吃起來味道還不錯。
福建年糕有紅糖和白糖的兩種,生產多在冬季。白糖年糕中還有夾心白膘肉丁和花生、紅棗、瓜子仁、核桃仁等果料,又名“百果年糕”,風味也較特殊。
原料:豬五花肉500克,紹酒25克,水發(fā)自目魚肉50克,醬油50克,永定菜干75克,豬骨湯250克,蒜瓣15克,熟豬油1000克,濕淀粉7.5克,白糖25克(約耗15克)做工:1.豬五花肉洗凈,下沸水鍋煮至七成熟取出,瀝干水,用醬油15克涂勻肉皮,晾干...
米凍和米凍糕的制作方法大致相同。選用上好早米,淘洗畢浸泡一夜后,磨成米漿。米漿不宜太濃或太稀。 沙縣人把制作米凍稱為“寫”米凍。“寫”在沙縣方言中有繞圈子的意思。
原料配方(產品100公斤):冬瓜170~180公斤白糖83~84公斤殼灰(石灰)10~12公斤低亞硫酸鈉(保險粉)100~200克工藝流程:選瓜(選肉厚、堅實的冬瓜)→棄皮(稍帶青色)→切條(長40毫米高寬8、10、12毫米)→腌灰水(pH12~13,24小...
永安著名小吃之一,通常稱之燙嘴豆腐。其制法是將豆腐塊置大鐵鍋內,加目魚、豬腳、排骨、清水等,以炭火久煨,將豆腐煮成蜂窩狀,使之入味。煨好后,熱豆腐小塊蘸醬油、蒜頭、冰糖等做成的調料食用,味道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