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子酥
合子酥是一種高檔筵席點心,早在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蘇州已有些名點。因其形似銅錢,故原名金錢合子酥,亦稱棗泥卷合。原料配方(制44只):上白面粉700克綿白糖225克紅棗450克熟豬油1.65公斤(約耗650克)
制作方法:
1.將紅棗上籠蒸至酥爛,用銅絲篩擦去棗皮,除核后成棗茸。鍋置中火上,倒入熟豬油(180克)、綿白糖,燒至溶化,加入棗茸炒至粘香便可出鍋(制成餡約440克)。
2.將面粉(400克)倒在案板上,中間扒窩,加入清水140克、熟豬油(90克),用手搋揉成團,再搓成細長條,摘成大小相同的水油面劑22只。
另用熟豬油(150克)與面粉(300克)拌勻,搋軟揉透后分為22個油酥團。
將面劑撳成扁平,分別包入油酥團。搟開后卷起再搟,反復2次,接著將其分別卷成圓筒形,再切成4段,圓心朝上,稍撳扁,搟成88只直徑約4厘米的圓餅。用一圓餅做合子底,挑入棗泥餡心(10克),再用一圓餅覆蓋其上,將四周捏攏,沿邊皮從下向上順序翻捏成麻花狀。依此法共做成44個合子酥生坯。
3.將熟豬油放入鍋中,置中火上,待油溫達到四成熱,將生坯逐個放入,并用勺輕輕推動,待酥坯浮起,外形出現層次,油溫升至五成熱時稍炸,撈出即成。
產品特點:造型精致美觀,層次分明,油而不膩,酥松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