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甩水
原料:
2.5公斤以上的草魚或者青魚,取其尾巴。
配料:
淀粉、白糖、醬油、蔥段、醋、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①魚尾洗凈,沿魚尾側(cè)面脊椎將其劈成扇型,干粉上漿待用。
②熱鍋放油,燒至七成熱,魚下鍋,過一下,立刻起鍋。
③鍋內(nèi)剩余少量余油,依次放入蔥段、醬油、白糖、半杯水,煮開,下魚,蓋上鍋蓋,旺火燜15分種,揭開鍋蓋,大火收汁。勾芡、起鍋。在鍋內(nèi)的余湯里,加一小匙醋、少量蔥段,淋在魚上。
紅燒甩水
原料:
2.5公斤以上的草魚或者青魚,取其尾巴。
配料:
淀粉、白糖、醬油、蔥段、醋、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①魚尾洗凈,沿魚尾側(cè)面脊椎將其劈成扇型,干粉上漿待用。
②熱鍋放油,燒至七成熱,魚下鍋,過一下,立刻起鍋。
③鍋內(nèi)剩余少量余油,依次放入蔥段、醬油、白糖、半杯水,煮開,下魚,蓋上鍋蓋,旺火燜15分種,揭開鍋蓋,大火收汁。勾芡、起鍋。在鍋內(nèi)的余湯里,加一小匙醋、少量蔥段,淋在魚上。
【原料】 鱔魚段500克,面粉50克,生粉50克,鹽少許,醬油兩大匙,麻油適量,味精少許,料酒1 匙蕃茄醬2大匙,蔥少許,糖適量,鹽少許。【制作過程】 1.鱔段用熱水洗凈,鹽少許,醬油兩大匙,麻油適量,味精少許,料酒1 匙腌1小時(shí)。
材料: 1/2只甘薯、1/2只芋頭、1/2只山芋、1/2杯麥米、3杯低脂奶、2杯水、1/2湯匙粗砂糖或幼白砂糖、椰漿少許。 制作方法: 甘薯、芋頭及山芋去皮,切成小塊;將糖以外的所有材料放入不銹鋼杯內(nèi),調(diào)至相應(yīng)的烹煮模式,煮約1小時(shí)之后,倒入...
原料: 大小均勻的新鮮河蝦、黃瓜、淀粉、白糖、鹽、料酒、雞精、蔥花、醋各適量。 制作方法: 蝦洗凈,剪去須。鍋燒熱,加少許油,黃瓜、蝦一起入鍋過油,片刻即可起鍋。料酒、鹽、雞精、白糖、蔥花拌勻下鍋,滴3滴醋,加1/3杯水,燒開。
材料: 水參2根,大蝦4只,洋蔥1/4個(gè),大辣椒1/4個(gè),黃辣椒1/3個(gè),色拉油1大匙,醬油1 1/2大匙,糖稀1/2大匙,精鹽少許 烹飪方法: 水參洗凈后切絲。大蝦放鹽水里洗凈,去皮、去頭后切丁。洋蔥和大辣椒適當(dāng)切塊。
1、豬肉糜加姜末,鹽,雞精,料酒,生粉,胡椒粉腌5分鐘。 2、炒熟,起鍋前加少許橄欖菜,其實(shí)榨菜末,芽菜末雪菜末什么都行,取其咸鮮味而已,甚至不加也行。 3、活蝦剪去須爪,從背部剖開。 4、將炒熟的肉末填進(jìn)蝦身中,蒸5分鐘。
從寒風(fēng)呼嘯的街上回到家里,還有什么比一個(gè)熱呼呼的煲更溫暖的呢?吃吧吃吧,管他是不是冬天過后會(huì)胖成一個(gè)圓球呢? 肉末3兩,用鹽,胡椒粉,料酒,醬油,姜末,淀粉略腌 茄子切滾刀塊,用淡鹽水略微浸泡,撈出瀝干。
主料:豬五花肉 配料:河蟹黃、河蟹肉、馬蹄肉、菜心 調(diào)料:料酒、鹽、味精、胡椒粉、淀粉、蔥、姜 操作方法:1.將去皮豬五花肉切成石榴珠大的顆粒狀,再剁成餡,具體肥瘦比例為4:6,用蔥、姜、料酒、水制成蔥姜酒水,調(diào)入餡中,放鹽、少...
原料:鯊魚、鹿筋、海參、干貝、鮑魚、猴頭菇、魚肚、魚骨、魚唇、雞、鴨油、蔥白段、姜片等 制作過程:選用鯊魚的上等部位背鰭,經(jīng)過退沙、去骨、發(fā)制和反復(fù)燜、煮、掠、靠、蒸等多道工序,最后碼放成型,繼承了傳統(tǒng)的粗加工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