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灌腸[圖]
榆次灌腸,歷史悠久。在民國初年,榆次市場上經(jīng)營灌腸者較多,但以大乘寺街范臭小家是祖?zhèn)鞯墓嗄c經(jīng)營者。清朝時,范臭小從小隨父范慶林學(xué)做灌腸,民國25年后,其子范二毛又繼承其業(yè),后又傳其孫范玉亭,成為四代經(jīng)營灌腸世家。灌腸是用蕎面為主料制成的一種面食品,其形狀與燒餅相似,只是中間稍厚,四周略薄。在當?shù)兀嗄c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相比之下,春、夏、秋三季冷食為上,隆冬季節(jié)熱炒最佳。
在榆次,以豬血灌腸最為出名。其原料以蕎面和豬血為主,選用蕎面必須白而精細,選用豬血必須是“中間血”,鮮而不腐。豬血灌腸吃起來鮮香可口,淺褐色,軟中有韌而富有彈性。
灌腸冷食時輔以佐料,以鹽、蒜、醋、辣醬為主,再滴幾滴香油,食之涼爽、利口、香辣適中。熱食應(yīng)切塊,以豬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
灌腸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精細蕎面、精鹽。
[工藝]用水和面時由硬到軟、由稠到稀,用手漸漸掌出其精,然后將稀面湯攤?cè)氲校匣\猛火蒸熟。
[特色]清香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