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糕[圖]
將豌豆磨細,溫火熬成糊狀,加糖精、食色,攪勻。另取柿餅,去蓋切成薄片,擺入容器內,撒一層青紅絲,一層豌豆糊。依次撒若干層后,晾冷。凝結即成,食時切塊盛盤,滴雪花白糖及香精水少許。大涼下火,清口利嗓,筋利綿甜。為夏令食品。-豌豆糕[圖]
將豌豆磨細,溫火熬成糊狀,加糖精、食色,攪勻。另取柿餅,去蓋切成薄片,擺入容器內,撒一層青紅絲,一層豌豆糊。依次撒若干層后,晾冷。凝結即成,食時切塊盛盤,滴雪花白糖及香精水少許。大涼下火,清口利嗓,筋利綿甜。為夏令食品。-以豬板油和蔥切碎拌勻為餡,包入面皮后搟成旗墩形圓餅,放鏊上烙烤而成。色澤金黃,層多,焦脆香嫩。-...
六味齋醬肉是太原市的傳統名食。六味齋座落在太原市繁華的柳巷與橋頭街交叉路口,這里從早到晚顧客絡繹不絕,人們都以能嘗到六味齋醬肉為快。六味齋醬肉素以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酥爛鮮香、味美可口而著稱省內外。
前所講過撥魚兒,另外還有一種和它相仿的剔尖兒,應該說一說。剔尖兒,顧名思義是把做撥魚兒的手法變更了。剔尖兒撥下去的面漿不帶兩頭尖,而成了短短的細面條(比投魚兒的條子約長一倍,有三四寸長的樣子)。
疤餅,因餅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餅,始制于明代。其用料有白面、戎油、白糖、雞蛋及蘇打等。制作時將和好的面搟成直徑半尺左右的薄餅,烘烤在鐵鍋內。在鐵鍋內鋪一層碰砂,放一層餅,進行烘烙。
將面和好搟開,刷食油,撒蔥花、精鹽,卷成盤旋狀搟平,上鏊烙烤即成。外焦里嫩,層薄如紙,松酥可口。-...
莜面用水攪勻揉好,揪成小劑放在特制案板上,用手緊推成形如牛舌的薄面片,再用食指將面皮搭上,卷成中間空的小卷,豎于蒸籠里蒸熟即成。吃時澆羊肉,配以香菜、粉絲、辣椒、芝麻醬等。色澤土黃,性寒,吃著筋利,香醇可口,耐饑。
邢黃牛腐干是太原老字號“五友號”的邢黃牛師傅在50年代初制作的名蓋全省的豆腐干。其特點是在制作過程中選料嚴格,配料考究,制作精細,產品的色、香、味、形均優于其他生產字號。所以,起名為邢黃牛腐干。
珍珠粥本是壽陽民間普通的小米綠豆稀粥,因味美可口,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贊賞。傳說,清道光年間某夏,兵部尚書祁雋藻回鄉省親,特地請道光皇帝起駕到家鄉壽陽的方山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