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涼皮[圖]
地點:邊家村西工大正門對面地攤價格:1.5元/碗
點評:其他的過年都沒開門,只有這家。味道調的不錯,皮子也好,沒放面筋,可惜沒有稀飯和夾饃,要不然就完美的晚餐啦!
又吃了2回搟面皮,邊家村十字樊紀臘汁肉夾饃的,很好吃,夠勁道,味也好。
還有西工大后門魏家涼皮店,人氣巨旺,可能跟他涼皮份量驚人有關,當然味道也不馬虎,大家買涼皮跟在超市交錢一樣,排隊排了7、8人,每人至少要2、3碗,或打包帶走,或就地解決。
西北涼皮[圖]
地點:邊家村西工大正門對面地攤西安老孫家粉蒸牛羊肉,以色澤臘黃、軟綿潤口、風味獨特,被譽為“長安方便美食。”以鮮肥牛、羊肉和面粉為原料,用花椒、茴香等十三種西部獨產調料磨粉腌制入味后,經武火、文火蒸制而成,稱“粉蒸牛羊肉”。
面粉、砂糖、菜油及紅棗蒸燜印花,以繩貫之放通風處,雖數月不變味。酥脆香甜。
唐代以來,多于生日食湯餅,即所謂長命面。世代傳襲,成為習俗。至今婚、喪、嫁、娶、壽,每以該面待客。成品薄而細長,筋韌光滑,湯多油大,酸辣醇香。
紅豆熬湯,放紅棗汁,調入面糊,煮熟熱食。味美色佳,有滋補功效。
七十年代,關中一農民有冤,地方不能伸,攜此餅一袋,步行赴京告狀。正值暑天,行路人干糧皆壞,見其餅不餿不腐,以為奇。至京,坐街吃之,市民不識何物,農民便售餅雇人寫狀,終于冤案大白。農民感激涕零,送一餅為其明冤者存念。
相傳,油酥餅是由唐代的千層烙餅,經歷代廚師不斷精心改進而成。特點是層次分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膩。 油酥餅用精白面粉、菜油和適量的堿、椒、鹽等制作原料。經制酥、和面、制餅、煎烤等工序。
清花水一斤六兩,熟獵油五兩,上等面二斤,水燒開油攪勻形如乳濁狀湯火面成團。涼開水五兩,摻入面團揉搓不已,使溶膠狀為凝膠狀,包餡料入油鍋。炸出,色澤乳白,表皮膨松,形似一堆泡沫,恰如蟬翼捏成。 吃泡油糕,不可性急。
地點:鼓樓里《海家...》,一小門面,新賈三對面,老板人不錯 價格:3或2元/個 點評:這家考的不錯,味道全進去了,哥幾個一分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