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
即在同一個攤面上同時經營水粉和蕎面兩種食品。所用調料與素面條調料相同。水粉由店內自制而成,即將生豌豆粉加水調至稀稠適度,再用漏瓢下到沸水中。下粉者一手端瓢,一手在上面敲打,只見十幾股雪白粉絲直落湯鍋,頃刻,粉條變得透明而柔韌,當其浮于水面時,即可撈出并漂入冷水中備用。蕎面是用“土機械”壓成細條下鍋,來就餐者,一碗之中一半水粉一半蕎面。因其深受顧客喜愛,于是,人們便以“鴛鴦”雅號相稱。鴛鴦
即在同一個攤面上同時經營水粉和蕎面兩種食品。所用調料與素面條調料相同。水粉由店內自制而成,即將生豌豆粉加水調至稀稠適度,再用漏瓢下到沸水中。下粉者一手端瓢,一手在上面敲打,只見十幾股雪白粉絲直落湯鍋,頃刻,粉條變得透明而柔韌,當其浮于水面時,即可撈出并漂入冷水中備用。蕎面是用“土機械”壓成細條下鍋,來就餐者,一碗之中一半水粉一半蕎面。因其深受顧客喜愛,于是,人們便以“鴛鴦”雅號相稱。材料:八寶,即蓮米、苡仁、芡實、花仁、桃仁、百合、蜜櫻桃、瓜元、紅棗等八種原料 步驟:桃仁去皮切丁,瓜元切丁,紅棗去核,蓮米、苡仁、芡實、花仁、百合用水漲發待用;黑米用清水洗凈,加少量紫糯米放入鍋中,加清水燒沸,將八寶料放...
原料配方:鴨(2~2.5千克)1只食鹽100克土硝0.5克 制作方法:1.選鴨:愈肥愈好。最好是未下過蛋或未換過毛的嫩鴨。 2.腌制:宰殺后,用半開的水洗燙,去毛,剖腹取出腸肝,割去雙翅和雙腳,放入鹵缸腌制。腌制時間因季節而異。
龍抄手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龍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龍,而是當初三個伙計在“濃花茶園”商議開抄手店,取“濃”的諧音“龍”為名,也寓有“龍騰虎躍”、生意興“隆”之意。
三大炮糯米軟糯,香甜可口。 用料: 糯米1000克,紅糖150克,芝麻50克,黃豆250克。 制法: 1.將糯米洗凈,浸泡12小時,再淘洗后,倒入蒸籠中,用大火蒸熟,中間灑1-2次水,再蒸后翻出倒在木桶內,摻開水適量,用蓋蓋上,待水分進入米內后...
奶湯面,其特色如其名,湯如奶汁,色白而濃卻不膩。湯以豬骨熬燉而成。熬燉前先把“棒子骨”(即腿、脛骨等),反復漂洗干凈、入沸水鍋中燉開片刻,再進行漂洗,然后將骨搗斷,用大火熬燉,直到湯濃成為乳白色。
三合泥著名小吃,流行于川西廣大地區,其特點為酥香油潤、味甜不膩、滋糯爽口、營養豐富,配以“紅白菜”佐食,別具風格。 制法:糯米、黑豆、芝麻炒熟后磨成細粉,入沸水中攪熟,成為糊狀坯料。
成都人稱之為“包心酒米粉丸子”,由糯米制成。此業多為街頭巷尾小攤小販所經營。其中的賴湯元及后起的郭湯元,因經營有方,先后升遷為四季生意興隆的飲食店鋪。
原料:水餃皮20張、豆沙1杯、檸檬皮末1大匙、水1大匙. 制作方法: 1、將豆沙及檸檬皮末攪拌均勻,分成10等份,每份揉成小圓球備用。 2、取1張水餃皮,將一份豆沙放在中間,水餃皮周圍涂上少許水,上面再蓋上一張水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