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抹額的禮儀
蒙古族待客禮俗。貴客至或遇重大節日舉宴,主人送上一瓶而先不給酒杯。瓶口上糊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或長者用右手食指蘸少許酥油而自抹其額,再依長幼之序遞抹,事畢主人才拿來杯子斟酒敬客。
酥油抹額的禮儀
到朋友家赴宴后,別忘了寄謝函,它可以是一封謝函也可以是一張熱情洋溢的明信片。就算你已致贈昂貴的禮物或打過電話道謝,也應當寫份謝函寄給主人,和主人為滿足你們這一群朋友所花費的心力相比你會發現,只是說聲謝謝根本微不足道。
1、用刀叉吃有骨頭的肉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若想吃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人,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吃。必須用手吃時,會附上洗手水。
宴會開始了,在大家紛紛入席中,有兩點必 須注意的:一是較大規模的宴會,可能有一兩桌是屬于主家的,位置多設于臺下最前列,作客的不可貿然入座。二是中式的宴會,多采用圓桌。
一般說來,一個酒宴總有一個核心話題。這樣,在飲第一杯酒以前,需要致祝酒詞。 祝酒詞要緊緊圍繞酒宴的中心話題。假如老友聚會,可以說:此時此刻,我心里感激諸位光臨。
苗族禮儀。舊時嶺南一帶苗民以雞鴨為待客上品,又視雞心、鴨心為最貴重部分。在舉行宴請的時候,主人或席間最有威望的人即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以不敬重。 但客人不能獨自吃掉,應與同席的尊長同吃。
多流行于回族?畲腿顺燥垥r,主人須為客人壓菜壓飯,即使客人表示已經吃飽了,但仍要加少許,以示敬意,客人若不吃,便有失敬之嫌。 給客人端飯、端菜時均用右手,客人要用雙手相接,否則被視為不禮貌。
這是土家族的待客禮儀。按土家族人的習慣,杯中酒、碗里飯菜都要吃光吃盡。 若主人再添,而客人不吃了,就把筷子在碗上擺成十字,意為實在吃不下了,表不對主人的尊敬。
女士們在喝飲料前,記著先用餐巾輕拭嘴上的唇膏及油漬,以免杯邊留下難看的唇印。拿杯子時,手肘不要靠在桌面上,而要懸空拿起。使用高腳杯飲香檳時,不要用手緊緊地握住杯身,應優雅地以手指拿著下半部的杯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