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血-紅棗粳米粥
原料:
紅棗10-15枚、粳米100克。
做法:
同煮。
功效:
治療體弱,病后身虛,氣血兩虧,營養不良,脾胃虛弱、貧血等,并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補氣血-紅棗粳米粥
紅棗10-15枚、粳米100克。
同煮。
治療體弱,病后身虛,氣血兩虧,營養不良,脾胃虛弱、貧血等,并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配料:杏仁15克,川貝15克,知母15克,鱉1只,姜片、麻油、黃酒、精鹽、味精適量。制法:杏仁、川貝、知母水煎2次,二汁混合,濾渣。把鱉切塊,與姜片、黃酒、藥汁同燉爛,放精鹽、味精、澆麻油。藥用:分2次熱服。
配料:大蒜100克,鱉肉300克,白糖、料酒適量。制法:把鱉肉、大蒜、白糖、料酒燉熟。藥用:每天1劑、分2次服完,連服半個月。說明:平肝潛陽;對慢性腎炎有療效。
配料:團魚1只,黑豆30克,料酒、精鹽、味精適量。制法:把團魚去雜,洗凈,切塊,與黑豆、水、料酒同燉熟,加味精,精鹽。藥用:每天1劑。說明:疏風養血、潤燥;對神經性皮炎有療效。
原料:當歸10克,川芎3克,黃芪5克,紅花5克,雞湯1000毫升,粳米100克。做法:將前3味用米酒洗后,切成薄片,與紅花共入布袋,加入雞湯和清水,煎出藥汁,去布袋后,入粳米,用旺火燒開,文火熬煮成粥。
原料:山藥250克,豆沙150克,白糖100克,面粉50克,桂花5克。做法:1、將山藥削皮,洗凈,上鍋蒸爛,搗成山藥泥,用潔凈的紗布包好,擠去水;2、將面粉放入碗內,加水適量,調成漿糊,拌入山藥泥內,調和均勻,搓條,揪成小劑子,按平;...
原料:水發銀耳50克,枸杞25克。做法:將銀耳放入鍋內加入煮一段時間后加入枸杞,用文火煎成稠汁狀,加糖即成。功效:滋陰補腎。服法:隔日服食1次。
原料:鵪鶉1只,枸杞子、黃精各30克,鹽、味精少許。做法:將鵪鶉宰殺,去毛及內臟,冼凈,枸杞、黃精裝鵪鶉腹內,加水適量,文火燉酥,加鹽、味精適量調味即成。功效:滋養肝腎,補精益智。
原料:鮮紅熟桑椹200克、蜂蜜50克。做法:將鮮紅熟桑椹洗凈,放入大碗內用搟面杖擂爛,倒入白紗布濾取汁液,然后將汁液放入瓦鍋內熬至稍濃,加入蜂蜜,不停攪勻,煮成膏狀,冷卻后裝瓶備用。功效:滋養肝腎,補益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