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的讀后感(精選5篇)
《掩耳盜鈴》的讀后感 篇1
我讀了一篇寓言名叫《掩耳盜鈴》,講的是有一個人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鈴鐺的故事。我覺得這個人十分愚蠢,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自己聽不見,可是別人卻聽得見,他這種做法其實是自欺欺人的行為。
我也做過這種愚蠢的事。剛上學的時候,我特別貪玩,上課的時候,我也不注意聽講,我想反正家長也看不見我的表現。回家寫作業的時候,我一邊玩一邊寫,也不懂得抓緊時間,尤其是周二下午,我就一會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一直到媽媽快要下班的時候才開始寫作業,當時我想:下午時間長著呢,等媽媽快回來再寫也來得及。時間一長,就造成了我寫字速度慢,做事情拖拖拉拉。讀了這則寓言我才明白,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并沒有欺騙別人,而是坑害了自己
《掩耳盜鈴》的讀后感 篇2
《成語故事》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掩耳盜鈴》這個寓言故事更吸引我。如果你看了,一定也會像我一樣。因為,它能讓我們懂得很多道理。
從前,有一個小偷,一天夜晚,他看到一戶人家的門上有一個鈴鐺,便想去偷。于是,他借著月光躡手躡腳地來到門前。剛去拿時,他想:如果就用雙手去偷,會被發現的。我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就聽不見,別人也就同樣聽不見。想完他伸手便去偷,可是,剛碰到鈴鐺,聲音就傳到屋里,被主人發現了。看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這個人真是太愚蠢了,自欺欺人。
我們做每一件事都要經過再三考慮之后再做,不然倒霉的是自己。不要自做聰明,想欺騙別人,實際上是欺騙自己。以后我們做事要踏踏實實,不能像這個小偷一樣。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也不能占為己有。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引以為戒。
《掩耳盜鈴》的讀后感 篇3
在我六歲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成語故事》。我可喜歡了,這本書我讀了一遍又一遍,這些故事還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則故事是《掩耳盜鈴》。
這則故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楚國有一個小偷,看見鄰居家門前有一個漂亮的鈴鐺。于是他就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鈴鐺,那該多好啊!第二天,他決定去偷鈴鐺,當他的手剛碰到鈴鐺時,就發出了十分清脆的鈴聲。嚇得他撒腿就跑。“怎么樣才不讓鈴鐺發出聲音呢?”他苦思冥想,終于他想出了一個妙計。
第三天,他帶上紙巾和板凳就出發了。到了鄰居家門口,他用紙巾將自己的耳朵塞住,他想這樣別人就聽不見了。他用手輕輕的去取鈴鐺,果然沒有聲音。“這下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取鈴鐺了,反正有沒有人聽的見。”可是,正當他沾沾自喜的時候,主人牽著小狗出來了,抓了個正著。他一下子驚呆了。
讀了這個故事,你可能也和我一樣會明白:人如果做自欺欺人的事,是得不到好下場的。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在做練習題的時候,有的同學不會做,就看同學的答案。老師批改他們的作業,雖然是全對,但是沒有經過他們自己的思考,以后出現這樣的問題還是不會做。顯然,這樣既欺騙了老師,有欺騙了自己。
所以,我覺得做人要誠實守信,不然以后就沒有人相信你,沒有人會成為你的真正朋友。
《掩耳盜鈴》的讀后感 篇4
暑假期間,我在家閱讀了一些課外書籍,其中我特別喜歡《掩耳盜鈴》這個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春秋時期,范氏家族被滅之后,有個小偷想乘機去偷范氏家大門那口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的鐘。可是這口鐘巨大無比,一個人無法搬動。他前思后想的終于想到個辦法——把鐘敲碎之后再帶走。小偷高高興興的找來一把大錘子,對準大鐘就是一錘,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心想:這不是在公開的告訴別人我在偷鐘嘛?索性小偷撲上去抱著鐘,企圖讓鐘聲變小,可是這怎么可能?小偷越來越慌了,到最后只能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盜鈴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自欺欺人,就算逃得了自己也逃不過別人。生活中,我也有類似的問題。例如:有時侯做功課遇到有些題目做不出,我也會“掩耳盜鈴”——看后面的答案。這樣看上去都會做了,其實還是不會做。既騙了老師又騙了家長。
所以在閱讀了之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是只有自己認真的去對待了它,才能做到問心無愧,這樣即充實了自己的知識,豐富了自己的閱歷。也才真真的回報了家長和老師對我們的教育,關心。
《掩耳盜鈴》的讀后感 篇5
今天,我讀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成語故事——《掩耳盜鈴》。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人把自己的耳朵掩住去偷鈴鐺,結果被別人發現了。
故事中偷鈴鐺的那個人,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會聽不見。我覺得那個人實在太愚蠢了,他這樣做不就是自欺欺人嗎?
生活中像《掩耳盜鈴》這個故事中的人很多。就連我自己也常常是個“掩耳盜鈴”的人。在學校上課時,我有時一道數學題聽了一遍并不是特別懂,老師結束時問同學們懂了沒有,我就會跟著同學們一起回答:懂了。該做作業了,居然是相似的數學題,雖然不是很清楚該怎么寫,但我還是硬著頭皮亂寫。作業發下來了,全部是最可怕的紅叉叉,還鬧出了一大堆笑話。
這樣,我也就像“掩耳盜鈴”中的那個人一樣,自欺欺人,不僅我經常會這樣,就是在生活中,我也經常看到有些成人也是一樣的做“掩耳盜鈴”的人。聽媽媽說,有些叔叔明明不是特別有錢,但是卻裝作很有錢,在外面亂花錢,可是卻又欠了一屁股的債。
我們不應該學習大人們這點。我想: 今后不管在學習上、工作中應該懂就懂,不懂就不能裝懂,掩飾自己的缺點,要不然會做出讓人發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