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讀后感400字優秀作文(精選3篇)
《聊齋志異》讀后感400字優秀作文 篇1
清末 有一"柳泉居士",其書《聊齋志異》在后世廣為流傳,此人謂之"蒲松齡"。松齡兄甚怪,怪在愛鬼狐,鬼狐在他筆下真性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聊齋志異》是一部奇絕之書,是中國古典短片小說之巔峰,史上志怪傳奇之絕唱。我自認此書三絕:背景絕,鬼狐絕,結局絕,三絕充滿在《聊齋》的靈魂中,使《聊齋》熠熠生輝。
背景絕,絕在背景深入現實。本書不同于其他小說,主要以幻想的形式展開對事實的論述。本書選材牢牢扎根現實生活。"聊齋先生"深入民間,了解人民疾苦,甚至請人喝茶講述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奇聞怪事,在蒲老的智慧熔爐中鑄成一顆文學界璀璨而難以多得的寶石。真實反映了那個時期的人民疾苦和社會現狀,引我入勝,無法自拔。
鬼狐絕 絕在鬼狐真切性情。封建時的科舉制度害人之深,就連蒲老也不例外。聊齋先生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因此把科舉制度的不合理寄托于鬼狐之上。幼稚點說,鬼分好鬼惡鬼,狐分好狐惡狐。鬼狐之情于我,終究是情,有情有恩,必會報答,但鬼狐之情于愚昧書生,也只是一種頑劣的追求,可有可無。在鬼狐成"人"的路上,是一種奢侈。于是,或是誘惑,或是驚嚇,或蝕魂,或是索命。然后,鬼狐們如愿以償換上了人的衣裳,嘗著人間的疾苦,經歷著人世的生老病死,而無怨無悔。鬼狐之真性情,引我深思。
結局絕,絕在結局出其不意。鬼化成女郎,引誘書生,無非就是想變成人,體驗一次人生。于是盡力幫助書生,以為能讓書生永遠記住自己,其實卻不然。幫助書生達到目的,迂腐書生貪圖富貴榮華,與千金小姐相好,把曾經的"鬼女郎"拋在九霄云外。忘恩負義啊,也是一種可悲的性格。結局無非另一種開始,縱然啼笑皆非,也敵不過那些怙惡不悛的人。或許,人比鬼惡吧。
小話《聊齋》,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報恩復仇,不去嘆息人世間的世態炎涼,不去討論人怪之間的孰對孰錯。偶得謬感,不知所言。
《聊齋志異》讀后感400字優秀作文 篇2
文/顏煊豪
《聊齋志異》這本書是我同學推薦在暑假里要看的書,起先我對這本書根本沒有興趣,覺得都是說那些妖狐、幽冥世界沒有什么好看的,等看完其它九本書才懶洋洋的翻開這本書,讀完第一個故事后立刻被它生動的描寫吸引住了。
《聊齋志異》是一部短篇小說集,一個個故事人物生動感人、離奇曲折、書的內容十分廣泛,表面上看上去只是狐鬼精怪的事情,但故事里卻包含著一層層的意思,我知道書中的的惡鬼就是當時欺壓老百姓的貪官污吏,那些軟弱的書生就是受苦受難的老百姓,作者蒲松齡是借用這些故事來抨擊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情被迫人民的痛苦,歌頌被壓迫者的反抗精神。
我覺得最好看的《畫皮》這一篇故事,講的是一位青年遇到了一個美女,回家以后,那美女變成鬼要將青年殺害,后來是一個道士及時趕到救出了青年殺了魔鬼,為民除了害。這篇寫得十分驚險、刺激、雖然電影《畫皮》我也看過,但故事的情節有些不同,書中寫的更神奇。
我敬佩蒲松齡,他前后歷時四十余年時間經過不懈的努力,堅持撰寫《聊天志異》,終于贏得偉大的成就,這本小說不僅僅帶給我們許多啟示,它也告訴了人們要想使惡人受到懲治,必須要救困扶弱,世界才會變的光明和美好。
《聊齋志異》讀后感400字優秀作文 篇3
今天,我閑得發慌,看起了清代作家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志異》。
書中那些花妖狐媚,幽冥世界的故事。讀起來耐人尋味,有曲折而巧妙地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斗爭。使我 深深的陶醉于其中,突發遐想。
我想:為什么蒲松齡會出這樣的一個書名呢?這個問題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那一天,我看了書中的“前言”,才得以其解。原來“聊齋”就是他書齋的名字,而“志”就是記的意思,“異”指的就是千奇百怪的事物。
蒲松齡寫的故事,表面看上去只是狐鬼精怪的事情,但故事里卻包含著一層層意思。他的故事有些反對封建社會,官場的腐敗,爾虞我詐;有些是贊美誠實守信,孝敬長輩,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有些也是弘揚底層人民反抗統治者的斗爭精神。
這些故事,讓我入迷了。我不禁大聲朗誦,吸取其中精髓。俗話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