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精選5篇)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篇1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他仍是他的曠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相侵。沒有開始,就沒有結(jié)束!
可是,若,人生若只如初見,真的好嗎?李隆基仍做他的曠世名主,楊玉環(huán)仍做她的絕世佳人,兩人從不曾介入彼此的人生,這樣真的好嗎?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么他們兩個的人生就會少了許多刻骨銘心,少了許多驚心動魄。我想,就算給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再一次的選擇,他們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即使最后,有情人不能相伴終生,即使最后,他們兩個被迫陰陽相隔?墒,他們愛過,真心地愛過,這樣的愛,無關(guān)江山,無關(guān)社稷,只是兩顆真心的心彼此珍惜、相愛。只是他們兩個都不知道,這樣的愛,會和江山扯上關(guān)系,以致于要李隆基放棄愛人,維護江山社稷;以致于他要親眼目睹自己最心愛的人死于自己的眼前,而無力挽救。
李隆基可是一代君王啊,可是連自己最愛的人都保護不了,對于他來說,這是怎樣的痛苦。如果可以選擇,他寧愿自己是一個平凡的百姓,一個普通的男人,而不是一代君王,一個必須要以大局為重、以江山社稷為先的帝王,那他就不用以心愛的人的生命來換取江山的和平,那他就可以和心愛的人一起相伴終生。
結(jié)局悲涼,然而又如何呢。他們相愛過,真心地愛著對方,沒有任何其他因素。雖然最后不能相伴到老,可是人的一生,可以遇到一個自己愛著又愛自己的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這期間的刻骨銘心,命中注定,是怎樣地讓人只羨鴛鴦不羨仙,怎樣地讓人感動和難以忘懷。不管是李隆基還是楊玉環(huán),都不會后悔今生和彼此的這段相遇和相愛,如果他們的人生沒有了這段刻骨銘心的相愛,那就算他是曠世名主又如何,就算她是絕世佳人又怎樣,這一切,都比不上讓他們即使生死相離也絕不后悔的的愛情。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張無忌仍是他的明教教主,趙敏仍是她的蒙古郡主,但是,如果一切沒有開始,又怎么會有后來的種種牽動心弦的經(jīng)歷,他們又怎么知道,在經(jīng)歷風(fēng)風(fēng)雨雨后,才驀然發(fā)現(xiàn),原來一直是自己對頭的那個人,竟是此生的最愛!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楊過仍是他的全真教弟子,小龍女仍是她的古墓派弟子,但是,如果一切沒有開始,他們又怎么知道,彼此會是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楊過又何須辜負郭襄的天涯思君、公孫綠萼的一生守候、陸無雙和程英的癡癡等待。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那我們會錯過多少美好,錯過多少刻骨銘心。如果我們的人生沒有這些刻骨銘心,那我們的人生豈不像一口枯井,了無生趣。這些感觸是在看《還珠格格》時,紫薇還是宮女的時候,向她的皇帝爹爹描述她娘親時產(chǎn)生的。紫薇這樣這樣向乾隆描述她母親的心情:“我娘等了一輩子,恨了一輩子,愛了一輩子,但是,她依然感激上蒼,讓她遇見這樣一個可等、可恨、可愛的人,不然,人生會像一口枯井,了無生趣。”如果人生只如初見,乾隆仍是他的一代帝王,夏雨荷仍是她的大明湖女,兩者從不相識,更不曾相愛,又怎么會有夏雨荷一生的等待,乾隆一生的愧疚。這一切,全因一個情字。
安意如說:“邂逅一首好詞,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個人,煙波流傳,微笑蔓延,黯然心動!奔{蘭的一句“人生若之如初見”,讓多少人啞言。愛極了納蘭的詞,它是那樣令人感動、心疼。每讀一遍,總能觸動你心靈最深處。王國維先生評價納蘭的詞:“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由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fēng)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笔篱g最動人的莫過于真情。納蘭的詞情真意切,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觸動心弦。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新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篇2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一種希望。是楊玉環(huán)與李三郎的彼此的愿望。世人皆道,楊玉環(huán)這朵盛世牡丹侵蝕了大唐,埋葬了開元。可有誰想過她只是一個小女人,一個只想與愛人一起的小女人。女人向來與政治無關(guān),卻永遠被打上禍國殃民的烙印。
容若寫這首減字木蘭詩,是為了哀悼他們的愛情,哀悼一個君王的愛情。李隆基,不管是從男人的角度還是君王的角度看,他都是成功的。清太平,平韋后,無不彰顯他的才智。當(dāng)他遇上了楊玉環(huán),他的人生更加飽滿。有人說他亂倫,但普天之下的東西都是他的,他愛誰有何不可?楊玉環(huán)年輕,美麗,活力,點燃了他對生命的熱愛。他愛好音律,她善舞長袖。本來就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
有人懷疑,唐明皇沒有愛過楊貴妃,所以才賜死馬嵬坡。但是,我相信,他愛她。而她是為了他才先他而去。不管怎樣,她都讓唐明皇牽掛一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篇3
人生若只如初見,仿佛,那樣重要。可是,此一生,與誰初見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你看,這些輪回了千年的花種,至今還在無我無他的綻放……
初讀這本書時,也許年歲尚淺,竟讀不出個所以然來。然后讀了一半就此作罷。等到再想起時,已是高中。
翻開扉頁,目錄映入眼簾:人生若只如初見、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帶著一顆澎湃的心繼續(xù)翻閱,班婕妤的事跡令我悲愴,殊不知在合德飛燕之后還有如此悲涼的女子,那一句“何事西風(fēng)畫悲扇”真真切切的反映了她的無奈和凄涼,她一介女流,卻飽含才情,早年深得皇帝寵愛,卻只因她們,她變成了宮怨詩的“代言人”,深深惋惜……
漢成帝的薄情讓她心寒,但在他死后,她依舊在他陵園里,陪他一生一世,閉目時,她似乎看見了年輕時他微笑如水的樣子,兩相依偎,或許是親密無間的時刻……可是非常短暫,只像人生若只如初見。
深吸口氣,繼續(xù)看。楊玉環(huán)的經(jīng)歷令我感慨。她和李隆基的曠世之戀載入史冊,被后人熟知。她卻只因安史之亂被后人指為紅顏禍水。何其無辜!
原只是一介王妃,卻不想被年過半百的皇帝相中,他無可奈何,她亦無可奈何,可是,音律使他們走到一起,一曲霓裳羽衣舞令后人著迷,他們也因此沉淪……他不再是君臨天下的萬乘之尊,更像個意綿綿、情切切的少年郎,多喜多愁得有情人。她嬌呼他為三郎,我的三郎,,好似平常夫妻般和諧,帝皇家的這種情難能可貴……
可是,悲劇的開始往往毫無征兆,命運伸出手來,把種子埋下,幽秘地笑著,等待花開結(jié)果的那天,他們分離了,無奈只能“一抔黃土收艷骨,數(shù)丈白綾掩風(fēng)流”她香消玉殞,他無奈太子反叛,只得退位做太上皇,從此孤獨終老。若,人生若止如初見,多好。他仍是他的曠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相侵。沒有開始,就沒有結(jié)束……
撫平心情,繼續(xù)閱讀。一句耳熟能詳?shù)?ldquo;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讓我停目,沒曾想,這句背后竟有一段凄婉的愛情故事。
小時候,我一直把西班牙和葡萄牙搞混,就好比一千四百多年前蕭郎和惠娘的一見鐘情,明知錯了,卻義無反顧。在杏花煙雨的江南,一段如影如幻的愛情開始了,他們相遇,大俗卻又大雅的一見傾心。他本是求編集《昭明文選》,只因口渴,來到一座茶坊,偶然抬頭,就被她的清麗脫俗所打動,那茶,未曾喝到嘴邊,卻已先浸的人眼明心亮……
只是,這清新的開頭,結(jié)局卻不盡如人意,他是太子,有重責(zé),她只能忍痛割愛,告別時,她立于他的馬下,將紅豆置于他的掌中,讓他望豆如望人。可是,他就此別去,歸來遙遙無期。他沒法突破禮法,沒法娶她,她相思成疾,當(dāng)他歸來時,已是紅顏零落青草稀了。他沒有哭泣,只將紅豆種下,回京后,一病不起,數(shù)月之后,也薨逝……
這結(jié)局,雖然令人心里有些堵,但也是欣慰的,畢竟兩人在世時沒能如愿,但在下面,兩人終究償愿。
雖未將紅豆熬成纏綿的傷口,但終究有個唯美的開始,就讓它人生若只如初見……
扼腕嘆息,我繼續(xù)品味。金屋藏嬌的故事耳熟能詳。那是漢武帝劉徹小時對陳阿嬌的承諾,但她沒有像武媚娘那樣有徐才人的提點而變成一代女皇。她迷惘,不懂得“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的道理,她不懂自古皇帝最薄情,自持出身優(yōu)良,有和皇帝青梅竹馬的情誼就亂加嫉恨后宮妃嬪,再被他看成眼中釘肉中刺之后依舊不懂得放手,致使變成廢后,讓自己的夫君寵愛他人,只是因為她想要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恩寵,無奈,對方是好色的漢武帝……
也許放棄,才能靠近你;不再見你,你才會把我記起。只是因為,她明白地太晚。
時光匆匆,夕陽西下,我合上書本,望向遠處,只覺得內(nèi)心翻滾,我努力平復(fù),卻失敗,只好起身,看那夕陽之景……
邂逅一首好詞,如同在野春之暮野;邂逅一個人,眼波流轉(zhuǎn),微笑蔓延,黯然心動。人生若止如初見,多好……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篇4
一周的上班業(yè)余時間,把這本書啃完了,最大的感想可以借后記里面的話——“功夫在詩外”。倒不是我用了多大的力氣拜讀,而純粹因為這本書是一邊和袁同學(xué)研討一邊百度著看完的。
“他們憤世嫉俗的不羈性情,她們旖旎獨特的古典韻致,共同演繹出流傳千古的浪漫往事,為我們留下太多可歌可泣、可感可嘆的愛情回憶。”都讓我一邊看一邊百度里面的各個小故事。從漢高祖的戚夫人到小資代表納蘭容若,無數(shù)的才子佳人。無數(shù)的的愛情冒險,也許是歷史史實,亦或是野史故事,誰又會介意千年前的真假呢。又不是看古典詩詞賞析,只是看悲喜交加的浪漫故事嘛……
其實對于很務(wù)實的我們羯羯來說,這類書不是很適合我們?催@書的一周也正是現(xiàn)代文人們口誅筆伐文庫的一周,突然覺得,古代的文人的作品為嘛那么豐富多彩,是不是就是因為他們不需要在乎錢。有的主流的,可以仕途昌順,有的隱士還有富人供養(yǎng),實在不濟的還有青樓女子們崇拜……錢怎么來,估計他們想都不會想,所以他們的東西才脫離了物質(zhì)因素,更多了精神上的光彩!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篇5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納蘭容若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多好,每一個人當(dāng)最初和你相遇,那種美好的感覺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那種溫馨、那種自然、那種真誠、那種回憶,因此就一直彌漫在了你的生命中。為什么在人的交往中會有誤會、費解、猜測和非議呢?只有淡淡的如水的情懷不就足夠了嗎?就象從未謀面的網(wǎng)友,每次在網(wǎng)上遇到時候互相打個招呼,心中存有彼此的牽掛,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嗎?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這個道理吧。由此看來,每個人都有著一種初遇情結(jié),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樣清純透明。而詩人給它以詩意的注釋,讓人感覺到初相遇的美麗、溫馨和浪漫。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景,初見后的分手,有如曾經(jīng)揮手的云彩,也似輕輕告別的康橋……
最美的在心不在遠處。曾經(jīng),初相遇是怎樣的一種情懷?人生若只如初見,豈不是人生最好的寫照嗎?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的,有人說的對,得到了往往就不會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種境界。或者只如初見,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讓人釋懷、讓人坦然、讓人心安。一句心靈的問候,足以讓你一生難忘,我想人生這個東西,淡然一點往往會是清風(fēng)明月,太過執(zhí)著,則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對于友情、恩怨、功過、得失、錢財……都看的再淡一點,情愿那初見的情節(jié)永遠留在自己的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