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狠心特別愛》讀后感(通用5篇)
《特別狠心特別愛》讀后感 篇1
這是一本我很想分享給大家的好書,書中的每句話都值得讓我們去認真地思考。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他們的愛是不一樣的。有些愛就像清水一樣,潤過孩子干咳的喉嚨之后就無影無蹤;有的愛則像濃濃的鮮血,注入孩子們的身心,一生都將在孩子的身上流動,給予孩子們生命的力量。
這本書的作者叫沙拉,她是一個二戰時期出生在上海的猶太人后裔,單身的母親帶著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中以建交以后,她在“回歸故土”的召喚以及為了讓她的孩子們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下體會磨難,學會堅強,領會人生。她放棄了上海的優越生活,帶著她的孩子回到了戰火紛飛的以色列,開始了一段跨國的教育經歷。
為什么她會選擇回到故鄉而不在中國呢?“中國媽媽”和“猶太母親”究竟又有什么樣的教育區別呢?我來跟大家分析一下。
教育對比:
中國的父母有些是孩子的24小時不斷電的“電飯煲、洗衣機、清障機”,有些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直升機父母”,有些則是“孩奴”,以至于將孩子養成了“啃老族”。就這樣造成了一部分“高分低能”的孩子。而猶太家庭呢?他們認為:好分數是好學校、好學校是好文憑、好文憑是好工作,然而好工作卻不是事業成功的表現。相比較于成績,他們更看重孩子的智慧與能力。說了這么多,沙拉的愛子秘籍究竟有哪些呢?一、特別狠心特別愛;二、在有償機制中愛孩子;三、以愛的名義,延遲滿足;四、撤退一步,學會放手;五、狠下父母心,深深愛。
今天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以下兩點:一、在有償生活機制中愛孩子;二、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
有償生活機制中愛孩子我們可以怎么做呢?首先,可以對孩子進行家務教育,我覺得做家務這件事,很多家長心里都會比較清晰,比如掃地、拖地、擦桌子,端碗、搬凳子、收衣服。這些看似簡單的家務其實可以鍛煉孩子的責任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其次,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鍛煉有效的生存能力,其中財商尤為重要。猶太人認為有償生活機制可以鍛煉孩子的生存能力,在他們看來賺錢從來都是一個需要到達一定年齡才可以開展的活動,這個和中國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其實是一個道理。而且我們還可以去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勵孩子們主動和其他人交流,放手讓他們去實踐。如果您的孩子沒有接觸過您的日常家務生活,他可能會養成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如:動手能力強、眼高手低,依賴性強、缺少自主性,不懂得勞動成果的不易、無法理解父母的情緒,沒有同情心。所以,各位家長行動起來吧。
延遲滿足以及適當不滿足我們應該怎么去做呢?畢竟是個人都會有欲望,不論男女老少。所以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我們或許可以學會說“不”。有一句話是這樣點評中國的家長的:他們太愛孩子了,但又太不會愛孩子了。最典型的一個表現可能就是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都處于一個被動的局面,對孩子付出了一片愛心卻得不到任何回報。家長越理解、體恤、滿足孩子,孩子反而會越不理解家長,不體恤家長甚至是折磨家長。這時的我們應該去折磨解決呢?我想這個標題應該給了各位一些啟發。
愛孩子啊,其實是一門大學問,是一門十分藝術的事情。因此我們對孩子的愛要愛的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為!讓我們從此刻出發,以愛為名,讓愛極致,特別狠心特別愛。
《特別狠心特別愛》讀后感 篇2
說實話,如若不是陳老師的推薦,我或許不會看這本《特別狠心特別愛》,我一直以為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萬萬,而孩子本身就是千千萬萬個獨立的個體,所以許多人所謂的“成功的育子經驗”,其實并不實用。但后來一想,似乎是我忽略了自己“過濾”的能力,“經驗之談”應該是別人說來聽聽,然后自己挑有用的拿(兩個千萬富翁的媽媽的話不可能沒有一點兒適用的)。于是,在自己邊讀邊掂量的過程中,就有了這樣一篇像讀后感的東西。
感謝沙拉女士,寫就了一本對中國人的家庭教育有著重大影響和震撼的書籍。更感謝猶太民族的家庭教育典范對世界人民的影響,讓我們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審視高效的家庭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對比我們自己的“草莓族”、“啃老族”孩子。“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但教育孩子卻是另外一回事了。”曾經看到過這么一段話:這世界上唯有一種情感是不以聚合為終極的,那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它是以分離為代價的。就像當初你把他產下,連著你們的臍帶必須剪掉一樣,你要離開他,學會放手,這樣他才能飛翔。在讀這本書時,這段話總會時不時的蹦出來,好像在嘲笑我:看吧,這些道理你都懂,但正真做到并成功的是沙拉。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猶太父母對兒女的愛以終生受益為目標,他們常常比喻自己的家教方法說:我們不做短線,要做長線投資。猶太家長不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獨立成長的過程,他們把愛藏起一半,讓能力讓獨立成為孩子的拐杖。他們只做參謀、引路人,至于如何做靠你自己去體驗,去獲得。這樣孩子有了坐標和愿景,自然就有了原動力并積極地為實現自己的愿景和理想而腳踏實地的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他們肯定有困惑、失落甚至是慘敗,但這正是進行挫折教育最好的時機,為孩子們的心靈加筑了堅強的戰斗堡壘,他的抗挫抗壓能力將增強,這樣他才能在將來激烈的競爭中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至于跌倒后一蹶不振,永遠臥倒。
沙拉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的家教中成長起來的。她的二兒子輝輝在做事情的體驗中,學會了管理時間、管理金錢、管理自我,在這個過程中輝輝體會了勞動樂趣,賺錢的技巧,交際的多元,辨別判斷的能力。大學畢業后他受到鉆石公司老總的青睞,被考查了兩天(第一天讓他記賬,他從小就記賬,所以不成問題;第二天讓他給鉆石分類,他早有準備在大學輔修的就是此業,所以也不成問題。)就這樣,他成功地進入了高門檻的鉆石行業,并經過自己的努力,在不到三十歲時就擁有千萬資產,成為名副其實的富翁,并交給了媽媽一把當年許諾的房鑰匙。
簡單的拿自己做一下對比,似乎擁有這些能力都太晚了,十年二十年,直到步入社會多年才體會這些,這樣看來我們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由此看出,猶太家長培養的是孩子適應社會的終生受益的能力,中國家長只圖眼前事必躬親,事無巨細,反倒是害了孩子。其實,中國有著幾千年來優秀的教育典范“孟母三千”、“孔融讓梨”、“曾參殺豬”等等,這些可貴的精神糧食,我們不可丟棄。現在,大家越來越會調侃中國式教育了,很多家長已經漸漸意識到“包辦”的弊端,只是在“回來”的路上走的比較緩慢。
《特別狠心特別愛》讀后感 篇3
周末我在媽媽的推薦下讀了《特別狠心特別愛》這本書,對我也有很大的啟發。
這本書作者沙拉是一位在中國生活過的猶太母親,她先講述了自己在中國做直升機媽媽教育孩子的失敗,她的三個孩子都十幾歲了,居然連吃飯幫忙端菜收拾都不知道,讓媽媽很辛苦。到以色列自己的國家后,經過鄰居大嬸的勸告和教育,沙拉開始改變對兒女教育的態度,家里力所能及的事情她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在生活中也分配任務磨煉她的孩子,在她教育方法改變后,他的孩子們都很優秀,最后都取得了令媽媽驕傲的成績。
通過這本書,一方面我很佩服沙拉的孩子們能勇敢挑戰自己,很小年紀就可以自己去賣東西幫媽媽干家務。在這方面我還做的不是很好,需要向他們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幫助家里干些家務。
另一方面我也很羨慕她的孩子們可以有這樣一位媽媽,可以鼓勵引導孩子們做事。在我的家里,有時我也想幫忙做些事情,可家里大人怕我做不好,會干涉不讓我動手。慢慢我也就有些懶惰了。我也希望他們能好好看這本書,向作者沙拉學習放手,不干預孩子做事,學會鼓勵表揚我,我會更有勇氣去改變自己。我相信我也能做很多事情的。
《特別狠心特別愛》讀后感 篇4
最近我剛讀完作者沙拉的一本書,書名是《特別狠心特別愛》,作者是出生在我國上海的猶太人后裔,她育有兩子一女,中以建交后,她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體會磨難,學會堅強,領會人生,作者放棄了上海的優越生活,帶著三個孩子來到了戰火紛飛的以色列,開始一段跨國教育的特別經歷。
作者結合中國的教育現狀和以色列的教育理念,通過自己的教育嘗試,采用她對孩子的“延遲滿足教育法”,“適當不滿足的教育藝術”和培養孩子的堅強意志,獨立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方法,使自己三個孩子的教育成長獲得了成功,書中列舉了許多事例,讀后確實感人。
讀了這本書后,對照自己的成長歷程和生活現狀,感到真如書中所說的,中國的孩子許多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許多應該自己能料理的事都指望家長,上學連書包都依靠家長背,缺乏自理能力,任何事只求順利,懼怕挫折,對照書中的成功者的成長歷程,反思自己的生存現狀,要想增強自己以后的生活,學習適應能力,我們應該吸取書中成功者的成長經驗,有意識地去鍛煉,培養自己。
《特別狠心特別愛》讀后感 篇5
我知道這本書名是從讀書會的群里得知,因為沒有參加讀書會有些遺憾,假期就買了這本書。當我第一次看這本書的的封面時,我就被封面上作者沙拉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書名所吸引了。緊接著就看到“心軟是害,狠心是愛!誰溺愛孩子,誰總有一天會為孩子包扎傷口。”這句話, 當時我的內心就有了很大的觸動,帶著極為好奇的心開始翻看這本書。
翻開書首先看到的是以色列總理接見作者沙拉時的照片,看過照片的介紹后就更加好奇沙拉的教育理念,我想著總理能夠接見的人那肯定是不簡單啊。看第一章里第一節“我的教育成就了孩子的富翁夢”作者沙拉講述了她的三個孩子的長大的成就震驚了我,接著我就迫不及待地往下讀。看到曾經沙拉也是一名典型的中國媽媽,非常的溺愛孩子。但是因為沙拉婚姻的失敗之后,她就帶著三個孩子來到她父親的故鄉以色列,在那受到猶太家長教育理念的影響,沙拉的母愛隨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文章里對比寫了中國家長與猶太家長愛孩子的不同方式。作者沙拉開始到以色列時不習慣猶太家長的教育方式,但她看到以色列孩子的能力很強時,她的想法慢慢地開始有了很大轉變。在第一章的最后作者沙拉總結了猶太家長“特別恨心特別愛”的三個理念:1、在有償機制中愛孩子;2、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3、撤退一步學會放手。而書中接下來的三個章節都是圍繞著這三個觀點通過舉例自己教育孩子的內容與方法進行詳細的描述。其中有“孩子管理能力栽培方法”、“延遲滿足的技巧”、“立規矩的十一個小竅門”等許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小技巧都值得學習。在本書的最后一章中再次強調了做父母對孩子要狠下心,同時也要用適當方式愛著孩子,而不是溺愛。狠下心的父母并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而是把自己對孩子的愛藏起來一部分。
細細的品味“特別恨心特別愛”這本書后,我對父母的愛有了新的定義。從小的教育與學習中知道母愛的偉大,但是我現在還不是一位母親,不能夠深刻體會母親對孩子濃烈的感情。我在讀這本書時,自己的內心不由自主就對比著自己的父母對我的關愛及教育。在對比的過程中我確實也能感受到自己的父母對我的溺愛,造成我很多地方的不足。我深知教育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一種藝術,自己的不足不能都怪罪到自己父母的身上。現在身為成年人的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是需要自己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鍛煉來彌補。如果父母不學習,會給家里的孩子帶來可怕的、可恨的后果,那么身為老師的我呢?當然是任重而道遠,更需要勤奮努力地不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