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文化博物館讀后感(精選4篇)
齊文化博物館讀后感 篇1
陰陰沉沉的天氣, 還不時地下著陣雨, 氣溫也驟然降到很低。 可是媽媽在過年前就答應帶我去看看廣州博物館,所以我們吃完午飯就往博物館出發了。 坐落在珠江新城的博物館, 聽說那里有很多值得一看的物品哦!
原先我們準備坐地鐵去的, 但是為了爭取多點觀看的時間, 就坐的士走了。 可是我的心早已經飛到博物館了, 迫不及待要一看究竟。
到了博物館門口, 我們很順利地用身份證換了免費門票, 迅速進入到博物館。“哇, 好大好干凈的博物館呀!”我跟媽媽說道。 接著, 我們先參觀一樓的貝殼展廳, 各種各樣的美麗貝殼讓我眼花繚亂,流連忘返。然后, 我們就直奔華南植物展廳, 看到里面展示的植物種類豐富多彩, 可惜我只認識其中的一小部分品種。 然而, 我最感興趣的是恐龍化石, 所以我們又急忙趕到嶺南物產廳, 我要親眼看看恐龍的化石。 進入這個展廳, 各種動物的化石吸引著我, 我到處看, 好新奇, 好興奮啊! “看, 恐龍化石,好高大啊!”我尖叫起來。 恐龍的腳部就足足有兩層樓那么高, 它們的小腳趾頭都有我的手臂那么粗, 真是龐然大物呀。 要是恐龍還存活到現在, 那將會是一幅多么令人震撼的場面!
雖然由于時間有限, 我只參觀了博物館的一小部分, 但我仍感覺到博物館的博大精深, 以后我要多安排些時間去博物館參觀, 學習和了解更多的知識。
齊文化博物館讀后感 篇2
星期天,爸爸說要帶我去齊國歷史博物館,我一聽高興極了,一蹦三尺高。
在車上,通過爸爸的介紹,我知道了許多關于齊國的歷史。齊國歷史博物館座落在臨淄區齊都鎮政府駐地,始建于1985年,占地205平方米,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因成績卓著,分別授予國家AAA級旅游景點、省級風景區和省級博物館,已被公布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終于到了,我飛快地跳下車。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筑,它都是由青磚筑成的,就像一個古城堡,別具一格。在城堡東北方向有一個圓形的拱門,拱門的上方刻著“齊瓊元府”四個金光大字,以示齊國珍寶收藏府地。
進入展館內,里面分15個展廳,曲折環繞,給人撲朔迷離的感覺。我們首先觀看了齊文化廳,其次是桓公霸業廳、韶樂廳、武威廳、城郭廳,還有稷下廳和科技禮俗廳,每個廳內都陳列著各個時期出土的文物,有大銅盂、犧尊、高子戈、燕王劍、編鐘及各種古錢幣,件件都價值連城,是無價之寶啊,幾十尊石刻雕像點綴在展廳各處,更加顯示出濃郁的齊文化氛圍。
參觀完畢,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齊國歷史博物館。
齊文化博物館讀后感 篇3
今天,秋高氣爽。我和爸爸興致勃勃地去竹炭博物館游玩。一路上,我哼著小曲,臉兒笑的像一朵綻開的小花。
終于到了,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走進博物館,只見秋天的博物館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紅色的楓葉,金黃的麥子,淡黃的小草,漂亮極了。我們在老師、爸爸媽媽的帶領下進行了包餃子比賽,親子接力賽,和踩氣球比賽。
最令我難忘的是傳話比賽。我們分成兩隊,把老師的話從第一個同學傳給最后一個同學。可是到最后的結果卻令人捧腹大笑!
真是豐富多彩的一天啊!我也要謝謝老師和家長們的辛苦付出。在這里,我想對他們說一聲“老師,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齊文化博物館讀后感 篇4
國慶長假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去參觀了齊國歷史博物館,建筑面積有2600多平方米,外形似古城堡,系中國十大異型博物館建筑之一。
在齊國歷史博物館里首先看到的是漢代兵馬俑陳列陣,兵馬俑分三個陣:分別是騎兵陣、步兵陣、防守陣,場面相當雄偉。
其次我們去看了以最有名的齊國姜太公為人物代表的人物雕塑,并有300余件珍稀文物和大量的文獻資料在這里陳列展出,有模型、沙盤、雕塑、照片等方式來讓我們充分了解齊文化。展出的有用銅制的與玉制的各種大刀錢幣及器具等,我發現齊國的錢很有趣,開始我以為是齊國人用的刀,后來我才發現原來那是些各種不同刀形狀的錢幣,我回來的時候也買了一份刀形狀的錢幣紀念品(如大銅盂、大巨缺、小巨缺、英雄、天下、燕王劍、金剛劍、犧尊、丙午帶鉤)。
后來我們還去參觀了齊國人所用的劍、刀、生活用器具等,更讓我驚呆的是齊國時就有人開始踢足球了。我覺得這是一次收獲不小的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