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經驗分享(精選3篇)
公務員考試經驗分享 篇1
歷數近幾年省考殘酷競爭的各位牛人,他們的無一不和下述因素緊密相連:
一、堅強、堅忍、堅韌
省考的低率、高選拔性,造就了通往省考的路恰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若想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順利闖關,就需要廣大考生做到堅強,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還需要廣大考生堅忍,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困苦;更需要考生做到堅韌,韌勁十足,銳不可當。如果沒有“三堅”之毅力、決心,那么通往省考的獨木橋絕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
二、制定計劃、步步為營
好的計劃是的關鍵。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應該有一個詳細周密的計劃,這樣才能事半功倍。那么,要想制定出適合自己、符合自身的計劃,就應該充分了解自己,詳細剖析自我,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廣大考生應該在決心參加省考大軍后,制定出一套自己能做到、能做好、能的計劃,步步為營,張弛有度地毅然前行。
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對于省考中涉及的知識點,大家應該勤寫勤練,尤其是省考中資料分析、常識判斷等相關內容,更是大家勤拿筆、多動筆的必要考題,切忌依賴天賦、隨便翻看。
四、膽大心細、活用技巧
對于省考所考察的知識點,大家要做到不害怕、不畏懼,勇敢面對困難,隨時迎接挑戰。當然,光是有萬夫可擋的勇氣還不夠,還要仔細審題、抓住關鍵,真正做到膽大心細。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一味地胡做傻算,也是萬萬要不得的。大家都知道,行測考試中的數量關系部分難,也是廣大考生為頭疼的部分,甚至有人會“聞之色變”。但是,當我們與小學奧數題目進行對比后,就會發現原來這只是小學的知識?墒牵瑢τ谶@樣簡單的題目又有多少人能夠快速做出答案,達到“”的水準呢?這就需要大家掌握技巧,活用技巧,真正做到“聞之而眉飛色舞”。
下文羅列了公考考試中,考生普遍反映比較遺憾的事,考生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有這些遺憾,并希望能以此為鑒,早日結合一本通教材備考。
參加公考你有什么事覺得很遺憾嗎?錯過報名的考生遺憾對報考信息的關注太少,筆試落榜的考生遺憾沒有用功復習,進入面試的考生遺憾輕視了面試難度,考上公務員的考生遺憾沒有報考一個更好的職位。在眾多的遺憾清單中,有多少是無可挽回的,又有多少是為時不晚呢?趁20xx年考試來臨之際,考生們該好好努力一把了。
No.1 沒有參加過一次公務員考試
有些考生一直想參加公務員考試,但就是沒有行動。究其原因多半考慮到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眾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且還可能存在所謂的“黑幕”,對自己公考不報希望,也就從來沒有參加過給公務員考試。其實,公務員考試還是相對“公平、公正、公開”的,這類考生與其整日糾結,不如趁著年輕拼一拼,考一次試試。
No.2 想報考,但錯過了報名
這樣的考生實在悲劇了,若想不錯過報名,還是要多長點心啊,可以多關注相關考試報名信息。
No.3 公考復習計劃“破產”,還沒筆試,就輸在了起跑線
“書到用時方恨少”,也許只有到了真正筆試時才會真切感受到這句話的真諦。有多少考生在剛開始復習的時候信誓旦旦、信心滿滿,但過不了幾天就堅持不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的復習計劃早就拋諸腦后了,那些買來備考的資料也早已堆進了角落,蒙上了灰塵。往往能做到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才是后的贏家。
No.4 棄考,白白浪費了報名費
曾經有一次成為公務員的機會擺在我的面前,我卻沒有珍惜,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絕不棄考。“棄考”現象年年有,今年尤其多,20xx年國家公務員考試,139.5萬人招錄機關資格審查,但參考率約為86.9%,有超過46萬人棄考。所以對于真心備考的人來說,意志堅定也很必要。
No.5 沒有提前安排好筆試時的衣食住行,干擾筆試
公務員考試開考,考生支帳篷過夜,這是發生在20xx年湖北省考中的事。雖然找不到住宿的考生也不是特別多,但住宿問題對于路遠的考生來說確實是個大難題。如果遇到老板坐地起價、不講信用肯定會影響考試心情。因此,考生若是需要提前預定賓館,好找那些有品牌的連鎖酒店,在網上預定,這樣才會有憑有據,不怕商家臨時變卦。如果附近實在沒有住宿的地方,可以選擇稍遠一點但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找賓館住宿,并且提前做好應急預案。
No.6 行測答題速度太慢,筆試前想的一些策略通通沒用上
行測時間不夠用,這應該是大部分考生能預料到的事情。因此很多考生在筆試之前就想了很多策略,但筆試時因為度緊張,通通沒用上。只能嘆息:還是經驗不足啊。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醒考生在平時行測答題中一定要練習速度,多做模擬卷(可選擇考試中心書店中的標準預測卷),消除緊張感,提前適應考試強度和答題節奏。
No.7 小看了申論
行測考試時間緊張情有可原,申論考試時間應該會綽綽有余吧。但還是有很多考生反映,申論大作文是緊趕慢趕才在筆試結束鈴響之前倉促結了尾,字跡潦草不說,內容也就屬于那種寫出來后自己都看不下去的類型。
No.8 輕視了面試的難度,好不容易進了面試,結果被別人甩開了幾條街
有些考生覺得面試小case,不需要準備太多。結果到了考場后,看見一溜的考官坐在眼前,就傻眼了,答題時只剩下“呃...呃...”了,直接被面霸甩開了幾條街。
No.9 別人的經驗要參考,而不是全盤復制
每個考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學習方法與習慣也會有所差異,學霸的經驗可以參考,但絕不能全盤復制。
No.10 終于考上了公務員,后悔沒有報考個更好的職位,還要在基層熬幾年?!沒上岸的考生表示不要太傲嬌!
有些考生雖然考上了公務員,但只是個基層崗位,剛入職以后就后悔了,遺憾當初沒有報一個更好的職位,現在只能扎根基層。對于這一觀點,還沒上岸的考生表示你能在傲嬌點么,我保證不打死你。
以上10條你有中招嗎?后還是希望考生備考能夠堅持,不忘初心。
公務員考試經驗分享 篇2
20xx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和大綱的發布,正式揭開了今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大幕。對于眾多有志成為國家公務員的考生來說,要接受的第一個考驗就是15日開始的報名。根據往年考生在報考過程中對基層工作經驗的種種不明確以及出現的各種問題,中公教育專家在此一一做出解釋,幫助考生走好公務員道路的第一步。
一、基層工作經驗之官方說法
公告中稱:招考職位明確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是指具有在縣級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工作的經歷。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報考中央機關的人員,在地(市)直屬機關工作的經歷,也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招考職位要求有農村基層服務項目工作經歷的,是指報考人員為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三支一扶”計劃或“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四類人員。
二、基層工作經驗常見問題
1、“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中“兩年”的計算方法
“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中“兩年”的計算方法是指截至公務員報考日期,報考者累計在基層工作的時間已滿兩年;鶎庸ぷ鹘洑v時間自報到之日算起。到基層特定公益崗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初次就業的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從工作協議約定的起始時間算起。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視同具有基層工作經歷,自報到之日算起。到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單位工作的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以勞動合同約定的起始時間算起。自主創業并辦理工商注冊手續的人員,其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自營業執照頒發之日算起。以靈活就業形式初次就業人員,其基層工作經歷時間從登記靈活就業并經審批確認的起始時間算起!秶叶悇站窒到y20xx年公務員招錄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國家稅務局系統有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要求的職位,按截至20xx年10月15日進行計算。
考生中有一種誤區是,有些職位要求工作經驗兩年,考生就把大四實習那一年算上,以為剛好是兩年,沒想到復審時發現沒過。今年公告中對于基層工作經驗比往年定義有所不同,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忌欢ㄒ獏^分實習和見習的涵義,不要混淆。
2、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以何種身份報考?
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可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報考。如果符合職位規定的基層工作年限,也可以報考要求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職位。比如國家稅務局系統基層職位的需要,20xx年度公務員招錄中,職位資格條件要求為20xx年應屆高校畢業生的,除上述第一條等特殊情況外,畢業證書落款日期應在20xx年1月1日至招考單位通知報到之日(預計為20xx年8月31日左右)之間。
有的考生說自己是20xx年7月大學畢業,參加20xx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算是應屆畢業生嗎?這種情況是不算應屆畢業生的。今年12月份開考的就是20xx年國家公務員,至于為什么20xx年招考卻叫20xx年國家公務員,那是因為等到成績出來面試完了體檢政審確定錄用名單,已經是20xx年的事了。報考今年12月份公務員考試且算應屆畢業生的,只能是明年六七月份拿畢業證的同學。
3、國家公務員錄取與派遣證是否有關?報到證和派遣證的關系是什么?
國家公務員錄取與派遣證是否有關,要看招錄單位是否需要應屆畢業生?忌诰唧w報考中要注意是跟職位的要求有關,跟是不是應屆生無關。
《報到證》由原來《派遣證》轉化而來,是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時,須持《報到證》。學校相關部門依據《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檔案投遞、組織關系轉移和戶籍遷移等手續,就業單位所在地公安部門憑《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落戶手續,就業單位憑《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相關工作手續。
4、基層工作經驗證明材料
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項目的人員,符合國家公務員局關于報考應屆畢業生職位要求的,可按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報考,報考時請在備注欄內注明參加了上述某個項目,并且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符合報考應屆畢業生職位的條件,有關書面證明材料請于面試資格確認時提供。
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在報考遇到任何有關政策不明白的地方,應及時打電話向相關部門咨詢,畢竟招考的各個部門具體職位要求都有所不同,不要因為細微的差錯而錯失難得的考試機會。
公務員考試經驗分享 篇3
一、基層工作經驗之官方說法
公告中稱:招考職位明確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鶎雍蜕a一線工作經歷,是指具有在縣級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工作的經歷。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報考中央機關的人員,在地(市)直屬機關工作的經歷,也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招考職位要求有農村基層服務項目工作經歷的,是指報考人員為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三支一扶”計劃或“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四類人員。
二、基層工作經驗常見問題
1、“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中“兩年”的計算方法
“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中“兩年”的計算方法是指截至公務員報考日期,報考者累計在基層工作的時間已滿兩年;鶎庸ぷ鹘洑v時間自報到之日算起。到基層特定公益崗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初次就業的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從工作協議約定的起始時間算起。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視同具有基層工作經歷,自報到之日算起。到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單位工作的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以勞動合同約定的起始時間算起。自主創業并辦理工商注冊手續的人員,其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自營業執照頒發之日算起。以靈活就業形式初次就業人員,其基層工作經歷時間從登記靈活就業并經審批確認的起始時間算起。《國家稅務局系統20xx年公務員招錄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國家稅務局系統有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要求的職位,按截至20xx年10月15日進行計算。
考生中有一種誤區是,有些職位要求工作經驗兩年,考生就把大四實習那一年算上,以為剛好是兩年,沒想到復審時發現沒過。今年公告中對于基層工作經驗比往年定義有所不同,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考生一定要區分實習和見習的涵義,不要混淆。
2、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以何種身份報考?
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可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報考。如果符合職位規定的基層工作年限,也可以報考要求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職位。比如國家稅務局系統基層職位的需要,20xx年度公務員招錄中,職位資格條件要求為20xx年應屆高校畢業生的,除上述第一條等特殊情況外,畢業證書落款日期應在20xx年1月1日至招考單位通知報到之日(預計為20xx年8月31日左右)之間。
有的考生說自己是20xx年7月大學畢業,參加20xx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算是應屆畢業生嗎?這種情況是不算應屆畢業生的。今年12月份開考的就是20xx年國家公務員,至于為什么20xx年招考卻叫20xx年國家公務員,那是因為等到成績出來面試完了體檢政審確定錄用名單,已經是20xx年的事了。報考今年12月份公務員考試且算應屆畢業生的,只能是明年六七月份拿畢業證的同學。
3、國家公務員錄取與派遣證是否有關?報到證和派遣證的關系是什么?
國家公務員錄取與派遣證是否有關,要看招錄單位是否需要應屆畢業生?忌诰唧w報考中要注意是跟職位的要求有關,跟是不是應屆生無關。
《報到證》由原來《派遣證》轉化而來,是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時,須持《報到證》。學校相關部門依據《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檔案投遞、組織關系轉移和戶籍遷移等手續,就業單位所在地公安部門憑《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落戶手續,就業單位憑《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相關工作手續。
4、基層工作經驗證明材料
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項目的人員,符合國家公務員局關于報考應屆畢業生職位要求的,可按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報考,報考時請在備注欄內注明參加了上述某個項目,并且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符合報考應屆畢業生職位的條件,有關書面證明材料請于面試資格確認時提供。
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在報考遇到任何有關政策不明白的地方,應及時打電話向相關部門咨詢,畢竟招考的各個部門具體職位要求都有所不同,不要因為細微的差錯而錯失難得的考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