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通用3篇)
考試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 篇1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讓別人放下手頭的工作來等你。在大學中可能只是同寢室的人的幾句半開玩笑的抱怨,在工作上很可能導致你的潛在合作伙伴的丟失。
你在做一個工作的同時要知道別人的進度,而永遠不要落后。
這 不像是在考試,你比別人做的慢,別人可以先交卷,你到時間了做不完你自己承受扣分。在工作中的情況是這樣的:這是一場沒有人能做完的考試,所有的人,都分配做一張試卷的不同部分,有的人分到的是閱讀理解,有的人做的是完形填空,有的人做的是語法…… 然后大家做完了相互抄,這樣,所有人都做完了。如果大家都把各自的部分做完了,而你卻還在沒有做完,那么做得快的別人會開始做你的那部分題目,然后也是相互抄。慢慢地,大家會發現你的工作量完全可以由另外人來代替,整個團隊中可以不需要你,這個時候,沒有人從你這里得到試卷的答案,也沒有人會給你他們的答案--------很不幸,你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考試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 篇2
....切記,,,,會說話,少奮斗30年
第一:不要認為停留在心靈的舒適區域內是可以原諒的。
每 個人都有一個舒適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是很自我的,不愿意被打擾,不愿意被push,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談,不愿意被人指責,不愿意按照規定的時限做事, 不愿意主動的去關心別人,不愿意去思考別人還有什么沒有想到。這在學生時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時候這樣的同學還跟“冷酷”“個性”這些字眼沾邊,算作是褒義。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后,你要極力改變這一現狀。否則,你會很快變成雞尾酒會上唯一沒有人理睬的對象,或是很快因為壓力而內分泌失調。但是,如果你能 很快打破之前學生期所處的舒適區域,比別人更快的處理好業務、人際、輿論之間的關系,那就能很快的脫穎而出。
在會議上,一個停留在心靈舒適區域的人會消極的聽取領導的話語,消極的待命,很死的完成上級交給的事情,但從來不關心此事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會想到多做一步,讓接下來的別人的工作更加容易上手。而敢于打破這個舒適區域的人,敢于在適當的時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理解,并在得到上級認可和指點之后把手頭的工作盡快的完成,并隨時接受別人的批評和調整。(注意:永遠不要等待別人把你的想法說出來,這是典型的前者)
在工作上,當前者遇到一名新的同事,他會裝作沒有看見,繼續自己的工作。殊不知新來的同事不久就變成了自己的上司。而后者則大方客氣的自我介紹,并了解對方和自己的關系。
在聚會上,前者總是等待別人發言,并喜歡私下里評論對方的言語;如果這個桌子上沒有人發言,那直到用餐結束,也沒有人認識你。而后者是勇敢的和一同吃飯的開始介紹和閑談,這看起來很困難,有時候會有失面子,但往往你會發現,對方是多么希望能和你說幾句話。
以上只是很小的幾個例子,但是要說明的是,大學生在走出校園的同時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園中的“隨意性”從身邊趕走,盡早的沖出自己的舒適區域,開始做好和這個社會交流的準備。
開始工作之后的十個不要----(二)
第二:不要把“好像”;“有人會……”;“大概”;“晚些時候”;“或者”;“說不定”之類放在嘴邊。尤其是和上級談論工作的時候。
我十分痛恨聽到的一句話是:“我晚些時候會把這個文件發給所有的人”;因為這往往預示著我必須時刻提醒他不要忘記。同樣,以下這些言辭也會讓人覺得厭惡至極:
“到時候有人會把那些東西都準備好”
“大概是明天”
“明天或者后天客戶會過來拜訪”
“好像他說……”
一 般是人都會這樣說話的,因為這樣第一給自己留下了廣闊的余地,第二也不會給別人造成很大的壓迫感,好像什么事情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似的。說實話大學里面再用功的人都有一半是混的。一個人要么是在課堂上是混的,要么下課之后是混的。兩個都沒有帶有混的色彩的人,要么是超級牛人,要么是神經病。所以,就因為人人都在混的,所以校園是一個浪漫的地方,校園也容易讓人單純。所以學生社團的工作往往是效率很低的,我現在回想起學校里做的工作,當時還覺得挺賣力的,但工作了之后才開始感覺到什么是效率。當你進入了用金錢計算時間的地方之后,你要盡可能的避免在學校里養成的這種習慣。如果上級問你什么時候能實施你給他的承諾,而你回答“今晚或者明天早上”這樣的答案對于他來說完全等同于你沒有回答,并且還給他留下了一個壞印象。(當然,這樣的回答往往在學校社團,學生會工作中是常見的)
有一個寓言故事,一只小老鼠剛剛出世不久,老鼠媽媽問小老鼠:你現在能看見了嗎? 小老鼠說:能。老鼠媽媽說:那你能看到那塊紅薯嗎?小老鼠說:是的。老鼠媽媽說:那是一塊石頭,這說明你不但還看不見東西,你連嗅覺都還沒有。
似是而非的應答往往一樣會暴露出你更多的弱點。可能是以下中的一個或幾個:
1.你之前沒有想到這個工作,或者一直在拖延。
2.你沒有責任心,認為這些并不重要。
3.你應付上級。
4.你不敢說真話。
5.你喜歡逞能,答應一些做不到的事情。
6.你不能獨立工作。
當你的上級在以上選項中懷疑的時候,潛意識中你已經同時具備了以上所有的弱點了。
相反的看來,這樣的回答,總是讓上司惱火。
第一,他的問題沒有得到回答,只是起到了提醒你的作用。
第二,他依然需要記住提醒你,因為他不知道你是否真正已經落實了工作。
第三,他不知道有多少你已經做了的事情中,都是這樣沒有落實的。(這點非常致命)
第四,往往因為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上司自己的計劃不得不被耽擱或推遲或不能給出明朗的結束時間。
所以---------
甲問:你什么時候能把要這個漏洞修好?
乙說:我已經通知他們了,他們大概明天就會來修的。
一天后
甲問:維修公司什么時候回來,你找的是哪家維修公司?
乙說:好像他們說安排不出人來,如果可以的話,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下午就能過來。
一天后
甲問:漏洞怎么還沒有修好?
乙說:我晚點再問問他們。
甲說:今天下午之前不解決,明天不用來上班了。
第三: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歡在學習和玩耍之間先選擇后者,然后在最后時間一次性趕工把考試要復習的東西突擊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請不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因為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擊”。又或者,當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實施的時候,你的領導已經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往往我們總是想把事情從頭到尾全部想好了,才開始走第一步-----就摔倒了。
舉個例子: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給我一個喜歡的女孩子 打電話的時候,想象了各種情況-------1,她接電話的時候在做作業。2,她在做作業,她媽媽接的電話。3.她也很無聊,很想找人說話。4.她正在被 父母訓斥。 5.她正在想另外一個男孩。6.她父親接電話。 7.她家正好來了什么親戚,親戚接了電話。 8.她接了電話,但父母就在身邊,說話不方便。。。。。等等等等。我整整想了一個下午,想好了各種情況的心理準備和應對的策略。然后勇敢的拿起電話機,按下了那幾個按鈕。結果-------她不在家。
所以,當你徘徊不前而手足無措的時候,你要意識到你正在拖延工作。徘徊是因為害怕這個事情可能發生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擔或應付。工作的時候需要一種起碼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不管下一步是什么狀況,我都能把它引導到我需要的那條線上去的。另外,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時間,如果不知道,就趕快求助,或想辦法,苦惱和憂慮會給你更多的壓力也會把剩下的時間蠶食殆盡。
另外,警告一下:永遠不要想,我知道了,先把上級派的事情放一下,等這集《越獄》看完再說。----90%的情況下,你會忘記,或者來不及,因為這件事需要比你原先想象要更多的時間。說做就做,一直是很好的習慣。
第四:不要認為理論上可以實施就大功告成了!
這點太重要了,往往當真正實施的人開始做了才會發現計劃完全等于鬼話。如果不親自實踐,做計劃的人會早晚被實施的鄙視。永遠需要提升自己的辦實事的能力,而不是空談。
首先,如果你是做辦公室工作的,或者做策劃和計劃的。請千萬不要把你自己都認為不太可能或者很難做到的事情,讓別人試試看。比如,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在人流量很少的地方舉辦露天歌唱會。這會讓執行的人覺得你在玩他,拿他做實驗。沒錯,理論上,在任何地方都能舉辦歌唱會,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執行的人的心情是不一樣的。
其次,和執行的人討論你的安排。比如,新來的你的下屬,你可以安排她坐在任何地方,但是如果那是一個很難和大家接觸的角落,這可能比你什么都不安排更差。的確,理論上一個人要坐下來,需要的只是空間。但事實上遠遠不止那些。
再 次,不要奢望一切會隨著你的計劃進行。理論上這個會議會持續兩個小時,但是,這是“不考慮在開場后的30分鐘全場都在調試話筒”,或者“場下沒有提出如此 尖銳的問題”的前提下的狀態。大學生已經習慣了把事情做到 "理論上看上去很美"的程度了。 論文,ppt講演,考試,辯論賽…… 這些校園智商大比拼,都是教我們如何完美的做好“紙上談兵”的功夫。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搞定”事情的能力比想象的弱。
如果你是在學校的學生,測試一下自己,能否能搞定以下這些狀況:
1.學校要制作一套校服,由你去尋找供應商,砍價,至少有三家公司的報價。
2.學校保安抓住一個學生偷竊,怎么處理?
3.學校的一個很重要路段的路燈壞了,你能否讓它三天內繼續亮起來。
4.食堂需要請一位專門燒清真菜的廚師,一周內到崗位。
當 你開始思考以上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思路和“看過去兩年這個公司的業績趨向,做出一個下個季度的市場策劃方案”要相差極大。你會發現后者只要你做到“看上去很完美”,沒有人知道按照你這樣做結果會怎樣。而上述的工作你只要一想,就會體會到不少的壓力。因為你不處理好,結果就是明顯的失敗更大的問題就會相繼發生。
對了,這種感覺就是“工作”給你的感覺!這就是“工作”和“紙上談兵”的差別!
考試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 篇3
20xx年6月23日早上終于通過了折磨人的科目三電子考,其中有運氣成分(抽到了相對較易的華觀路考場),也有自己努力練習的因素(三天沒日沒夜的訓練)。趁現在記憶還比較清晰,把考試心得寫下來,希望對各位準備考科目三的學員有所幫助。
華觀路考場起步點在岑村車管所內,進大門后往右拐,一直往前走就會見到考試車和工作人員,找工作人員報到后就可以在等候區等你的考試車。(考前1天就會知道考試車號),等工作人員叫到你的車號就可以參加考試。
一、上車準備
繞車一周,身體貼近車輛30厘米范圍內,經過車右側時注意前后輪和右實線的距離,一般一個腳掌的長度就是30厘米左右,也可以拿你的腳大概量度一下。如太寬或太窄,等下起步時就要相應調整。打開車門前也要做做樣子觀察車后的情況。
二、起步
坐上車關好車門后,要先調整好座位,內外后視鏡,檢查檔位及手剎位,發動機有沒啟動,系好安全帶。把證件給坐在旁邊的考官檢查。電子考官播考試開始后,開啟左轉燈,鳴喇叭,掛檔,送手剎,觀察三鏡,起步。TIPS1:因為是第一次接觸考試車,在車啟動前可以踩定剎車,左腳慢放一點點離合再踩下感受離合的敏感程度,車沒動就不算開始,等你感覺到比較熟悉離合的松緊了才慢放離合和腳剎起步(反正我是試了3次)。TIPS2:坐上車后觀察車頭蓋上“考試車”三字的筆畫和右實線的位置關系,作為等下微調方向的參考。TIPS3:第一次車動后,離合要慢慢松,松得有一定的高度,電子考官才會感應到車已往前運動,才會提示進行下一步的操作,如松得太少電子考官是感應不到的 ,但也注意踩腳剎控制車的速度,因為起步點是下坡路。
三、靠邊停車
電子考官發指令“靠邊停車”,開啟右轉燈3秒,觀察三鏡后,調整方向盤,確認車輪離右實線距離OK后平穩停車,拉手剎空擋,關轉向燈。車輪離右實線距離不能超過30厘米,等電子考官發“繼續完成考試”指令后再重復做起步動作。TIPS1:電子考官發靠邊停車指令后,車子要在15米內停下。
四、左轉彎,右轉彎
左轉彎右轉彎內都是在車管所內進行,提前開轉向燈3秒,觀察三鏡后轉向,檔位掛在2檔,控好速度。右轉彎后就進入社會車道。TIPS1:進入社會車道前要觀察左面及后方來車情況,如暫時不能通過可以停車等待,可以叫你們的教練截一下社會車輛。TIPS2:進入社會車道后盡量選擇右起第2車道
五、通過公交車站
輕踩剎車減速,頭往兩邊看,維持約3秒后就可以加速前行。
六、變更車道
提前開轉向燈,3秒,看三鏡,情況允許后變道。
七、直行通過路口
輕踩剎車減速,頭往兩邊看,緩慢通過路口,注意交通燈情況,路上行人車輛情況。TIPS1:通過路口后想辦法進入最左邊車道可規避下個“超車”的考點。
八、超車
提前開左轉燈3秒,看三鏡,情況允許后進入左邊車道超車,超車完成后電腦會提示返回原車道。TIPS1:如路況不允許超車,只需開轉向燈扭頭看鏡。
九、調頭
提前開左轉燈,減速掛2檔進入環島,不停看三鏡。可走最里面或中間車道。離開環島進入考試路面前,開啟右轉燈,觀察三鏡。TIPS在環島時,轉向燈要一直開啟,如中途關了2秒內要及時補燈,個人建議用左手指靠住轉向燈開關,不讓中途關閉。
十、進入學校區域
輕踩剎車減速,頭往兩邊看,維持約3秒后就可以加速前行。
十一、通過人行橫道
輕踩剎車減速,頭往兩邊看,維持約3秒后就可以加速前行。
十二、加減檔操作
電子考官會根據當下的車速和轉速情況,下達加減檔指令,學員按指令操作。TIPS1:維持在速度30KM/h,檔位在3檔,電子考官就會按“減到2檔,加到3檔”下指令,相對較易。TIPS2:完成加減檔后走最左車道,避開路上的坑洼。
十三、會車
輕踩剎車減速,頭往兩邊看,維持約3秒后就可以加速前行。
十四、直線行駛
開始時維持車速在30KM/h,收到直線行駛指令后,輕點油門,速度控制在40 KM/h以下,雙手穩住方向盤不能左右搖擺
十五、結束
通過結束線后考試就完成了,按坐在旁邊的考官的指令減速靠邊停車。停好車后要等考官的指令才能松開安全帶。
其他注意點“
1 考試用傳祺車,目前很多駕校都還是用老捷達來練。傳祺車檔位,離合,車重,位置感都和捷達車有所不同。建議有條件的學員盡量爭取傳祺車練練手。如所在駕校沒有傳祺車,可聯系社會上有傳祺車的教練陪練(100-200塊/小時)。一來熟悉車輛,二來增強信心。
2 車速不要快,全程控制在20-35KM/h就可以,加油時轉速不要超過20xx轉
3 車速和檔位要配合,2檔速度一般在15-25KM/h,3檔速度在25-40 KM/h,如不匹配會被扣分。
4有良好的心理狀態,現在坐在副駕的所謂“考官”多數是引車員,他們不能對考生的操作進行評判,只是預防路上有緊急情況。當然也有交警做考官的。據觀察,交警和引車員的比例為2:8,如果是引車員,考生心理會輕松很多。如果是交警也不要緊張,只要操作得當,交警也不會故意刁難你。
5 約考時盡量選在周一,因為周五車管所就會分配好考試路段,周六日可去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