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找工作經驗(精選3篇)
大學生找工作經驗 篇1
xx月中旬,我才從自己的個人書法展中抽身,開始做簡歷、找信息,一頭扎進求職大軍中。這之前,很多同學早已行動了。雖然起步晚,但如今我已陸續接到了美的公司、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和深圳航空公司等單位的offer。回想一個多月的求職路,看似順利,艱辛挫折也暗含其中。
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
求職之初,我就結合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優勢,把求職方向定位在營銷類崗位,因為我在主修法律專業的同時,輔修了市場營銷的雙學位,大學期間的社團工作和活動經歷也鍛煉了我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在面試過程中,我比較注重展示自己的書法特長和實踐能力。在校期間,我曾獲得國家級、省級、校級的各種獎勵40余次,面試時,這些讓我信心十足并與眾不同。在深圳航空公司的面試中,回答完常規問題后,我向面試官展示了自己的一幅書法作品和一本13萬字的科研成果,得到了面試官的連連贊許。當晚8點,我便接到了錄用通知。在參加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面試時,一位面試官聽到我練習書法的經歷后,主動詢問相關情況,我抓住這個機會談了很多學習書法的感想,通過展示特長,讓用人單位能夠從更多的角度認識我、了解我。
有針對性地做簡歷
找工作時,一般都會向多個用人單位投遞簡歷,這樣就需要準備多份簡歷。我在設計簡歷時,并不是一個版本投向多家企業,而是針對不同的用人單位做了不同的“文章”。比如在做深圳航空公司的簡歷時,不但研究了該企業的文化,還下載了公司的相關圖片。我用天藍色做簡歷主色調,用該公司飛機的照片代替了我個人的肖像。整個設計符合公司的行業性質和文化取向,并融合了自己積極、樂觀的個性特點。這些設計建立在對企業的了解上,只有多了解目標企業的文化背景和發展歷程等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細節,還是細節
常言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稱心如意的工作崗位也往往不是一兩天就可以贏得的。對大多數人而言,整個求職過程是一場“持久戰”。在此過程中,焦慮、不安、擔憂等各種心理很容易出現。我感到,人一旦浮躁,就很難處理好細節,而求職過程特別是面試環節中,注意細節往往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我在深圳航空公司的面試過程中,曾主動去關上被風吹開的門,這個小小的舉動給用人單位留下了好的印象。在另外一次招聘會現場,一名記者甚至把我當成招聘人員進行采訪。這得益于我常提醒自己注意一言一行,把自己當成職業人士看待的習慣。
求職也是對意志的考驗。很多人在經歷幾次挫折后,往往就會失去信心,開始懷疑自己。我卻不是這樣,用朋友的話說,我屬于“越挫越勇”的那一類人。我不曾懷疑自己的能力,而且相信,上帝在關閉一扇窗的時候,說不定也為你打開了另一扇門。成功屬于有毅力能堅持的人。
記得第一次去參加中山證券的筆試時,題目很專業,我完全找不著北,結果可想而知。但我還是一如既往地用心、堅持。在參加深圳航空公司的面試時,人山人海,我從早上9點一直排到下午5點。參加美的的招聘過程也很曲折,首先是實習被刷下來,后來網申又沒有通過,最后我去招聘會現場投了簡歷,爭取到了機會,并一路努力,通過了面試,拿到了
大學生找工作經驗 篇2
很多大學童鞋在大學里都想著要掙一點零花錢,而擺地攤時間自由,輕松愉快,成了很多同學兼職賺錢的首選。那么,下面我就把自己擺攤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些經驗都是小編精心總結的,希望對有初步有擺攤想法的同學有一些幫助。
第一,對于大學生來說,擺攤的攤位是比較小的,所以擺攤的商品要“專一”“專二”,即一個攤位最好只有一種或者兩種商品。同一種商品整齊擺放比較能吸引過客的目光。
第二,選擇的商品的價格要大體相同,比如全部5元,10元或者15元。消費者都具有貪小便宜的心理,在你的攤位上喊著“一律5元!“”一律10元!“一定比”大家來看看!“要有效的多,這種喊話方式,潛移默化里會讓消費者覺得你所賣的商品是讓他們占到了便宜。
第三,要選擇售價高于進價一倍的商品。比如一件商品進價兩塊,你的售價一定要大于4塊,只有這樣,你才能有盈余而不至于虧本。但同時你的售價要低于周圍店里的同種商品,這樣更有競爭力。
第四,就像大家提供一些在大學擺攤比較好賣的商品,進價不貴利潤高A,襪子(襪子一年四季都可以賣) B,口罩(冬天) C,防霧霾口罩(冬天) D,吊帶(夏天) E,安全褲(夏天) F,卡通卡套(開學時) G,梳子鏡子(開學時)
經驗暫時總結到這里,希望能幫助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可以賺到Money
大學生找工作經驗 篇3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湖北師范學院附近、市中心的天橋上、人民廣場和南京路等地方,擺客們開始將各種各樣的服飾衣帽、小飾品等小玩意兒等擺上攤位,拉開了黃石夜生活的一角。
東二門附近一個燈光不算明亮的角落里,一張擺著“貼膜”字樣的凳子后面,坐著一個穿著白色裙子的學生妹子,她手里還拿著自己白天上課的書,就著一盞小臺燈,靜靜地看著路邊來來往往的人。與周圍的熱鬧景象有點不太相符。據筆者現場觀察,擺客們都以年輕斯文的帥哥靚女居多,在這些“擺客”中,還洋溢著學生氣息的大學生成了一種特別的風景,他們所擺賣的商品也以時尚靚麗個性鮮明的小飾品等為主,其中不少是款式新穎時尚的新品。與其他商販不同,年輕的擺客們做起生意更講原則,不盲目降價,只是享受過程和經驗積累。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幾乎所有擺客擺賣的商品,都是以自己熟悉或喜歡的商品為主。比如就有兩個女生結伴一起出售自己喜歡的小飾品小掛件,還有一些閃亮的耳釘,五顏六色的指甲油,以及自己制作的蝴蝶結發夾。這兩個女生是湖北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的,她們由于平時課業比較少,出門擺個地攤可以讓自己更近地接觸社會,投入少,風險低,雖然收益不大但是學到了許多在校園里面學不到的知識。
“擺客”,專指以年輕白領和大學生為主體的愛好擺攤的一群人。
“擺客族”每天汗流浹背地吆喝,但收入微薄,在很多人眼里,這樣的生意不值得做,在學生“練攤兒族”看來,錢不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因素,擺地攤的經驗對于他們這些想創業的大學生來說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目前,全國各地都有大學生在擺地攤,還有“大學生地攤聯盟”等專門網站,“中國地攤網”上也多了一個“大學生地攤族”的類別。事實上,絕大多數大學生擺地攤都與創業實踐脫不了干系。
一則針對大學生擺攤者的調查顯示,近70%的人認為,大學生創業的最大障礙在于“資金不足,沒有好的創業方向”和“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系”。他們在擺地攤的過程中,學到不少和顧客打交道的方法,這些在校園里是學不到的。擺地攤雖然容易起家,但是利潤比較低,長期堅持下來的大學生并不多。很多一開始滿懷激情的大學生擺地攤沒多久,就因為種種原因半途而廢。
同樣來自湖北師范學院的張同學,是物理與電子信息專業大三的學生,他有一個自己的小攤位,主要出售鑰匙扣還有各種各樣的帽子。張同學表示“練攤兒”可以“練膽兒”,擺地攤必須要接觸做生意的基本流程,進什么貨、賣什么貨要做好前期的市場調研,地攤擺在哪里要做好選擇,進貨之前要進行成本核算,進貨的質量、價格、渠道要把好關,要了解其他同類商品的價格,怎樣與對手競爭同時保證利潤等,這些都是創業經驗的積累。
張同學分析,學生興起擺地攤熱,是一種草根創業的體現。擺地攤既可以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為將來走入社會工作積累經驗,還可以掙些生活費。此外,提前獲得社會經驗,對學習和參加工作都是基礎準備,學校和社會應該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
“總之,我一直認為,趁著現在年紀還小,多接觸一下社會,多學學生活中的苦與累,這對以后的發展是有好處的,這也算是對自己的鍛煉吧,擺攤雖小,但包含了做生意當中的點點滴滴,就當做是一種體驗吧。”張同學如是說。
為什么擺地攤兒在大學生中這么受歡迎?筆者認為,這與黃石市逐漸發展的商業化以及大學生熱愛自由,勇于冒險以及對新鮮事物的高昂的熱情密不可分。
大學生擺地攤的現象曾經一度成為茶肆飯后的焦點。很多人覺得大學生創業就應該腳踏實地,從社會最低層的工作做起,積累工作經驗,增加社會閱歷。更何況學生還沒有固定收入,貿然把資金投入是很容易打水漂的,而擺地攤資金投入少,方便管理,工作時間有彈性的特點似乎都專為大學生量身打造。當然,也有很多人出于影響市容和擺地攤分散學生學習的注意力為由,對大學生擺地攤兒并不持一種看好的態度并且摒棄著這種特殊的“行業”。
隨著社會的發展,擺地攤兒的人們也有了自己順應潮流的名號——“擺客”。地攤,以它自己獨有的方式存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如今已經已經沒有多少人去嘲笑或者看不起這一群敢于拼搏、努力奮進、與命運抗爭的年輕人了。社會給他們更多的是贊許,而地攤文化也在這些“天子驕子”的極力烘托下綻放著光彩。擺客們擺的不再只是地攤,而是一種屬于年輕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