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擺地攤經驗(精選3篇)
大學生擺地攤經驗 篇1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湖北師范學院附近、市中心的天橋上、人民廣場和南京路等地方,擺客們開始將各種各樣的服飾衣帽、小飾品等小玩意兒等擺上攤位,拉開了黃石夜生活的一角。
東二門附近一個燈光不算明亮的角落里,一張擺著“貼膜”字樣的凳子后面,坐著一個穿著白色裙子的學生妹子,她手里還拿著自己白天上課的書,就著一盞小臺燈,靜靜地看著路邊來來往往的人。與周圍的熱鬧景象有點不太相符。據筆者現場觀察,擺客們都以年輕斯文的帥哥靚女居多,在這些“擺客”中,還洋溢著學生氣息的大學生成了一種特別的風景,他們所擺賣的商品也以時尚靚麗個性鮮明的小飾品等為主,其中不少是款式新穎時尚的新品。與其他商販不同,年輕的擺客們做起生意更講原則,不盲目降價,只是享受過程和經驗積累。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幾乎所有擺客擺賣的商品,都是以自己熟悉或喜歡的商品為主。比如就有兩個女生結伴一起出售自己喜歡的小飾品小掛件,還有一些閃亮的耳釘,五顏六色的指甲油,以及自己制作的蝴蝶結發夾。這兩個女生是湖北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的,她們由于平時課業比較少,出門擺個地攤可以讓自己更近地接觸社會,投入少,風險低,雖然收益不大但是學到了許多在校園里面學不到的知識。
“擺客”,專指以年輕白領和大學生為主體的愛好擺攤的一群人。
“擺客族”每天汗流浹背地吆喝,但收入微薄,在很多人眼里,這樣的生意不值得做,在學生“練攤兒族”看來,錢不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因素,擺地攤的經驗對于他們這些想創業的大學生來說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目前,全國各地都有大學生在擺地攤,還有“大學生地攤聯盟”等專門網站,“中國地攤網”上也多了一個“大學生地攤族”的類別。事實上,絕大多數大學生擺地攤都與創業實踐脫不了干系。
一則針對大學生擺攤者的調查顯示,近70%的人認為,大學生創業的最大障礙在于“資金不足,沒有好的創業方向”和“經驗不夠,缺乏社會關系”。他們在擺地攤的過程中,學到不少和顧客打交道的方法,這些在校園里是學不到的。擺地攤雖然容易起家,但是利潤比較低,長期堅持下來的大學生并不多。很多一開始滿懷激情的大學生擺地攤沒多久,就因為種種原因半途而廢。
同樣來自湖北師范學院的張同學,是物理與電子信息專業大三的學生,他有一個自己的小攤位,主要出售鑰匙扣還有各種各樣的帽子。張同學表示“練攤兒”可以“練膽兒”,擺地攤必須要接觸做生意的基本流程,進什么貨、賣什么貨要做好前期的市場調研,地攤擺在哪里要做好選擇,進貨之前要進行成本核算,進貨的質量、價格、渠道要把好關,要了解其他同類商品的價格,怎樣與對手競爭同時保證利潤等,這些都是創業經驗的積累。
張同學分析,學生興起擺地攤熱,是一種草根創業的體現。擺地攤既可以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為將來走入社會工作積累經驗,還可以掙些生活費。此外,提前獲得社會經驗,對學習和參加工作都是基礎準備,學校和社會應該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
“總之,我一直認為,趁著現在年紀還小,多接觸一下社會,多學學生活中的苦與累,這對以后的發展是有好處的,這也算是對自己的鍛煉吧,擺攤雖小,但包含了做生意當中的點點滴滴,就當做是一種體驗吧。”張同學如是說。
為什么擺地攤兒在大學生中這么受歡迎?筆者認為,這與黃石市逐漸發展的商業化以及大學生熱愛自由,勇于冒險以及對新鮮事物的高昂的熱情密不可分。
大學生擺地攤的現象曾經一度成為茶肆飯后的焦點。很多人覺得大學生創業就應該腳踏實地,從社會最低層的工作做起,積累工作經驗,增加社會閱歷。更何況學生還沒有固定收入,貿然把資金投入是很容易打水漂的,而擺地攤資金投入少,方便管理,工作時間有彈性的特點似乎都專為大學生量身打造。當然,也有很多人出于影響市容和擺地攤分散學生學習的注意力為由,對大學生擺地攤兒并不持一種看好的態度并且摒棄著這種特殊的“行業”。
隨著社會的發展,擺地攤兒的人們也有了自己順應潮流的名號——“擺客”。地攤,以它自己獨有的方式存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如今已經已經沒有多少人去嘲笑或者看不起這一群敢于拼搏、努力奮進、與命運抗爭的年輕人了。社會給他們更多的是贊許,而地攤文化也在這些“天子驕子”的極力烘托下綻放著光彩。擺客們擺的不再只是地攤,而是一種屬于年輕人的生活。
大學生擺地攤經驗 篇2
很多大學童鞋在大學里都想著要掙一點零花錢,而擺地攤時間自由,輕松愉快,成了很多同學兼職賺錢的首選。那么,下面我就把自己擺攤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些經驗都是小編精心總結的,希望對有初步有擺攤想法的同學有一些幫助。
第一,對于大學生來說,擺攤的攤位是比較小的,所以擺攤的商品要“專一”“專二”,即一個攤位最好只有一種或者兩種商品。同一種商品整齊擺放比較能吸引過客的目光。
第二,選擇的商品的價格要大體相同,比如全部5元,10元或者15元。消費者都具有貪小便宜的心理,在你的攤位上喊著“一律5元!“”一律10元!“一定比”大家來看看!“要有效的多,這種喊話方式,潛移默化里會讓消費者覺得你所賣的商品是讓他們占到了便宜。
第三,要選擇售價高于進價一倍的商品。比如一件商品進價兩塊,你的售價一定要大于4塊,只有這樣,你才能有盈余而不至于虧本。但同時你的售價要低于周圍店里的同種商品,這樣更有競爭力。
第四,就像大家提供一些在大學擺攤比較好賣的商品,進價不貴利潤高A,襪子(襪子一年四季都可以賣) B,口罩(冬天) C,防霧霾口罩(冬天) D,吊帶(夏天) E,安全褲(夏天) F,卡通卡套(開學時) G,梳子鏡子(開學時)
經驗暫時總結到這里,希望能幫助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可以賺到Money
大學生擺地攤經驗 篇3
在座的各位學弟學妹,大家好,我是新聞與傳播學院大三的學長,wathur,今天很高興能夠站在這里跟大家分享大學近三年來的一些經驗,希望對大家經后的大學生活有些許的幫助,我將從四個方面來介紹,分別是學習,活動,情感,生活。
學習方面:
在座的各位和我一樣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學生,學生的天職是學習,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大學不同于中學,中學的時候,大家的目的都很明確,那就是考上大學,就好比是一葉扁舟,能夠看到前方的航燈,加足馬力駛向哪個方向,有目標有動力,但是進入大學后,這里又是另一片天地,與以往的一切都不同,大家的目標各有不同,努力的方向也因此不同,這就需要大家逐步的尋找到自己的目標,找準自己的方向。
剛進入大學,大家的共同感覺可能就是迷茫,對周圍的一切無所適從,無法明確自己的定位,就我的經驗跟大家說一說吧。
1,好好的利用圖書館,大學需要更多的是大家的自我學習,而不是老師在旁邊的督促,不要總覺得自己的時間很多,時間是在流逝的,荒廢一秒就少一秒,圖書館呢,恰恰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提升豐富自我的場所,依據自己的興趣去圖書館借閱自己喜愛的書籍,書中的知識豐富多彩,具體到咱們學校圖書館,面積雖然有限,但是也為大家提供足夠多的知識,當然借了書就要閱讀,不要當在圖書館和寢室之間的搬運工,聊作自我安慰,讓書在床頭睡大覺。
2,合理利用電腦,咱學校的不成文的規定是大一的時候不允許帶電腦,但這個規定執行的似乎也不這么好,很多大一的同學都有自己的電腦,電腦是個好東西,但要看大家自己如何去利用,不能因為電腦的一些缺點就不去碰,那是因噎廢食,但也不能把電腦當做自己最親密的戰友,一天到晚的離不開,男生當游戲機,女生當影碟機,游戲和電影確實是消遣時間的好東西,但也不能癡迷其中,用它可以干的事情還是很多的,看看新聞可以拓寬視野,學學軟件能提升能力,寫寫博客能調整心情,總之用途很多,完全要看大家自己如何去用。
3,制定合理學習計劃,雖然咱們已經市場經濟了,但學習這個東西還是多點計劃比較好,每一段時間都讓自己不會感到空虛也別具條理性,同時計劃也分為長遠計劃,近期計劃,學期考試,四六級,駕照,各種資格證,都是一個積累的長效過程,需要的不是一時興起,而是長時間的努力,還有一點呢,是一點經驗,一定不要放棄對英語的學習,因為英語在以后的任何考試中基本都會遇到,如果不努力的學習,它就會成為大家成功路上的攔路虎。
活動方面
1,參與社團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大學生活的一個特色之一,在一個社團里面,大家會學到很多東西,團結互助,處理人際關系,處理紛繁的問題,這對于每個人的自身提高有很大好處,還有就是如果你不加入一個學院以外的社團,你的人際關系面就會僅僅只限于學院內部,
2,社團要求精不求多,參與社團確實可以起到鍛煉自我快速適應環境的目的,但大家必須明確進入大學的目的是什么,因此也不能讓社團活動占用太多的學習時間,社團的參與應當符合自己的意愿和興趣兒不要貪圖多,那要到最后不但無所得反而會適得其反。
生活方面
1,多適應少抱怨,大家從全國各地來到長春這個地方,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思維習慣不同,飲食習慣不同,剛來到這里可能會有千般的不適應,根據以往的經驗,大多數人就會開始抱怨長春這里不好哪里不好,拿自己的家鄉來數落這里的一切,但其實這里真的有那么差么,我們不要抱怨,不要把自己的自豪感建立在打壓蔑視別人的基礎之上,來到這里會領略到的是一種不同的文化氛圍,你可能覺得東北菜沒有家鄉菜可口,你可能覺得這里的人太直接不夠委婉,但再多的抱怨也改變不了這一切,所以要學會去適應而不是抱怨,也是以往的經驗,那些一直抱怨的同學最后都是依依不舍的離開這里,畢竟四年的生活會讓這里的一切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
2,先做人再做事,中國是一個關系社會,人際關系是最虛無縹緲卻也是最常提到的,在大學這個小社會里也是對大家處理人際關系的一種歷練,低調,隨和到哪里都受歡迎,而那些愛顯擺愛炫耀的人到哪里都會受到排斥,這也不是要求大家和每一個人都要成為最親密的朋友,這也不現實,但要做到的是和你不喜歡的人你也要做到平靜的交談,吃得了苦,受得了委屈大學最重要的是——做人!處事圓滑不是罪過,但為人一定要真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大學人雜,免不了有人背后捅刀子。尤其你特別牛B,更會招來很多人的嫉妒。大學是學習做人的大課堂,放棄你的單純吧,社會是復雜的,社會不會適應你的。做每件事過腦子,多個心眼。不要隨意去相信“知心朋友”建議有什么心事自己保留,住校人比較集中,除了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難免心事泄露讓人嚼舌頭。流言十分可怕!能讓你瞬時間臭掉!
3,理性的價值取向,當下的社會很浮躁,校園也是如此,各種思想紛繁復雜,剛進入校園的你們很容易受到一些極具煽動性的語言的影響,譬如,極左的思潮如對政府或者共產黨的抱怨咒罵,亦或是極右的洶涌的民族主義情緒,但我請大家能對這些信息做出自己的分析,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對它們不加分析的全盤接受,剛進入大學應該抱著謙卑的姿態,對于同級人和高年級的人都要虛心請教,這時候你和他們還不熟,給人的第一印象最起碼應該是“這個人不讓人討厭”。至于之后你們熟了,稱兄道弟也就無所謂了,不過,要掌握個度。
5, 注重第一印象,買幾件得體又大方的衣服,畢竟人靠衣裝,大學你再牛逼認識的人還是少數,你還是要給大量第一次打交道的人留下好的印象。但是不需要在這方面大下血本,只會讓別人覺得你很臭美,有錢燒得慌。切記:千萬,千萬別搞非主流!!!不管是在哪個大學都是讓人唾棄的!
情感方面
我不是這方面的行家,所以給打擊的建議很有限,我要強調一點,責任,不論現在性解放的春風吹的如何猛烈,大部分人的傳統觀念還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大家都要好自為之。
我們成年了,面對的問題是:自己經后的溫飽,生活平品質如何,事業的發展,成家后家人的幸福,你父母的晚年,家里親戚間的和睦,朋友間的利益與感情的平衡,說句不好聽的,就連你父母過世后的身后事你都要負責了。看看這上面的問題,我們將面對的已經不是能否考上大學這么簡單了,我們和我們父母面對的問題一樣了。我們已經長大了,成年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生活了。
進入大學,就是一個新的階段了,我們要在這里蛻變了。大學,作為進入社會的踏板,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思考....不要說我圓滑,社會就是個砂紙,只要你要在社會上生存就要把你的棱角都打磨平,適應自己每一步的改變。
大學可以找到良師益友,可以遇見一生中的貴人,可以找到真正的愛情,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收獲是很多的。眼光放遠,你們得到的將是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