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云彩很厚。天有些陰。我們的車往南行,風(fēng)正往南吹,而云朵也和我們一并南行著。車內(nèi)很嘈雜,正在播放著娛樂片。我看著窗外。我想了很多。什么是政治家,什么是政治;什么是無產(chǎn)者,什么是無產(chǎn);什么是革命者,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偉人,什么是人。
我想了很多。人是需要升華的。哪怕是因了一瞥。
小雨下起來了。中午得趕到南京午餐,晚上住黃山。這是去南方第一天的第某個時間。
江山如畫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南京并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因為是路過。我所看到的只是長江的大橋、一段長長的明城墻、夫子廟的一角和餐桌上的糖醋魚、咸水鴨,饕餮了一番,然后直奔皖南。
皖南的山就開始多了起來,但并沒有以前想象中的雄奇,而是清秀蔥郁,植被茂密,遠山朦朧在片片云霧當(dāng)中,車輛穿行在無際的綠色里,有一種國畫的質(zhì)感以及意境,讓人覺得親切和愉悅。可是就在這樣的群山里,路邊一塊牌子,寫著“皖南事變紀念館”的字樣。青山忠骨。就在這樣美麗的群山里。
黃山是第二天早晨去的。乘索道在云霧和峭壁中穿行一番,再游歷了光明頂?shù)染包c后,跨上百步云梯,我望著腳下翻卷的云霧和深不見底的峭崖,算是明白了古代那位名人為什么爬到山頂放聲哭了。這是標(biāo)準的兩難境地,腿軟的已經(jīng)不是自己的了,可是你再也沒有退路,即便有同樣也是險路,所以又不得不走下去或者走上來。只好戰(zhàn)顫著心神,兩眼望著石階隨人流慢慢的挪動。當(dāng)時我想,我再也不會登黃山了。
前面就是黃山迎客松的所在。黃山的松樹都是挺拔偉岸又不失秀美的,枝葉舒展,別有風(fēng)姿,迎客松更是如此。粗而不渾,秀而不媚。周圍的刻石開始多了起來。站在這里四望,群山隱隱,云霧飄渺。想一想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神仙洞府?可能古人把歷經(jīng)千辛萬苦,有著大決心大毅力,最終站在云山之巔的人都稱做神仙吧。世上本無神仙,神仙就是那種有著超拔意志的人吧?就笑自己那一時的懦弱了。于是乎決定步行下山。
果然一路風(fēng)光,太陽也不經(jīng)意露出臉來,各種奇景隨之浮出了云海。真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只是腿疼的厲害,晚上趕回賓館,杵著腿依靠在床上,回味一天的旅行。想到了迎客松旁朱德的“風(fēng)景如畫”四個字。我不懂書法,不會評價,但這應(yīng)該是他自真情的一種抒發(fā)吧。
我回味著這四個字,在去淳安的水路上,在去杭州的陸路上。這四個字滿滿的充溢著我的心胸。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國度!撿拾一路的記憶,江南秀美,民豐物阜;東吳形勝,龍盤虎踞;皖南蒼蒼,青山寫意;黃山巍巍,木石爭奇;千島如黛,煙波迢遞;信路驅(qū)馳,風(fēng)光萬里……是什么在激蕩英雄的壯志,又是什么引發(fā)了倭寇覬覦的野心?只因為這四個字,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因為這樣的景色只有中國有,也只有中國會有這樣的景色。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竟折腰。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第三天,是從安徽歙縣水路去往千島湖。安徽是一個文化大省,徽劇、徽墨、歙硯、宣紙,等等等等都是大名鼎鼎的。惜乎沒有時間去停留賞玩、購買留念。千島湖其實是一處人工湖,原為新安江水電站的所在。我們在淳安下船,坐車去杭州。
杭州。單是這個名字就那么的詩意和溫潤。
杭州記事
游人很少步行穿蘇堤經(jīng)白堤到達斷橋邊的,而我們就是很少的那其中一員。特別從黃山下來還沒得到好好的休息,走路是很艱難的,瘸瘸拐拐的,很是招路人眼。等走到斷橋,夜色上來了,接著上來的是燈光。樓外樓、望湖樓等建筑相繼亮了起來,前面是西湖碧波上蕩漾的畫舫游船,背后是繁華街市上奔馳的寶馬良駒。一派繁華景象。
暮色低垂在楊柳岸邊,習(xí)習(xí)的微風(fēng)輕拂在臉面上。杭州的細膩和精巧就著夜色顯現(xiàn)了出來。
白天已經(jīng)乘游船橫渡過西湖了,而且去了靈隱,品了龍井,看了絲綢。在看虎跑泉的時候,我獨自跑到山頂,找到了弘一大師的舍利塔。周圍闃無一人,但我還是四下張望了一番,然后輕輕鞠躬。不為佛理,不為文章,為他的人生。下山時也沒有走團隊指定的線路,結(jié)果還發(fā)現(xiàn)了他的紀念祠以及濟顛的紀念祠。兩處相距很近,雖然同為為僧人的紀念,但這是兩位處世方式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一個瘋癲豁達,一個文弱聰明,對比之下,這樣的紀念應(yīng)該是很有意思的。弘一大師紀念祠里有幾張他的手跡,一個是“三省”,是他出家后寫的,一個是“游藝”是出家前寫的,筆跡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三省”是出世的,筆劃寥寥,富有禪意;“游藝”則顯得飽滿一些,煙火一些了。我在他的塑像前深鞠躬。不為佛理,不為文章,為他的人生。從李叔同到弘一,何必知道為什么呢,想一想他的“悲喜交集”的遺筆,或就是最好的解釋。
※本文作者:東夷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