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聞蓮花山的優(yōu)美景色,卻不曾聽人說攀登海拔1375米的蓮花山頂峰的樂趣。緣于青年人的血氣方剛,懷著對大自然的向往,也為10月1日這個特別的日子添上特別色彩,我們一行十多人,背上簡單的行囊,向蓮花山進(jìn)軍了。
來到蓮花山,游客已是人群攢動,太陽公公也禁不住想看熱鬧,時間還早,卻已爬得老高,光芒籠罩了整個蓮花山。
仰望眼前的最高峰,好像就在眼前,我不禁納悶:這不高。同學(xué)看出了我的不屑:“你以為這就是頂峰啊?小子,“山外有山”,路還長著呢!庇懥藗沒趣,但我心里仍不以為然,緊緊背帶,第一個沖上了山路。
山腳的路比較平坦,大伙有說有笑,偶爾折一段樹枝,采朵無名小花,活潑的b同學(xué)還領(lǐng)頭唱起了歌兒,和著嘩拉的水聲,使山間有了音樂的動感。放眼山腳周圍,景色如畫卷鋪展開來:東面,一面瀑布在山腰引吭高歌,抒發(fā)大自然特有的豪邁;流水草林間若隱若現(xiàn)著灰黑的山石,如鬼怪一般,震懾出自然的野蠻;正面幾條小河交錯縱橫,像舞女手中的白袖帶,更遠(yuǎn)處是已經(jīng)模糊的海豐縣城。西面刻有“雞鳴寺”的大門車來車往,游客絡(luò)繹不絕。我們的腳下是一片清晰的綠,齊膝的各類無名花草密密麻麻,又間或有蝴蝶、蜂類等競相飛舞,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大自然以她特有的魅力感召著人心的本真,柔美。
景色雖美,腳步卻不能停下。我因貪戀美景,已被隊伍拋下一段距離,我趕緊追上。大伙一同走進(jìn)了一段仿佛胡同般的山路。兩邊的樹木草類,把我們蓋了個嚴(yán)嚴(yán)實實。此時往外已看不見景色,全被草木遮住了,眼睛所能及的,盡是稠密交錯的枝條、緊擁簇擠的葉片?諝鉂u漸局促起來,熱氣也在體內(nèi)蔓延。顯然太陽又加溫了,我們的腳步沉了許多。可越往前,山路卻越來越陡,且路面突兀出許多奇形怪狀的小山石,一不小心就有打滑的危險,加大了我們行進(jìn)的難度。
我們不得不更小心了,腳步也慢下節(jié)奏來。山路的不平與陡峭是個原因,另一方面,我們的腿有點不聽使喚了。大伙停了下來,都喘著粗氣。四面密不透風(fēng),又有行囊在背,更覺全身如致蒸籠般灼熱。原以為經(jīng)常運動曬日,體力該不在話下的,而坐在地上,我只剩喘氣的勁了。那一刻最讓我滿足的事就是跳到溪中痛快地浸泡一翻,再美美地睡上一覺——我感到,大自然能樸實我們的欲望。
登上頂峰的信念沒有因為山路的崎嶇被動搖,等體力稍有回升,大伙又啟程了。于是,你拉我一把,我助你一臂,還有路旁樹木枝條的牽拉,我們團(tuán)結(jié)合作,艱難地向上攀登。
等眼前豁然開朗起來,大伙不禁舒了一口氣,終于走出了胡同,頂峰也快到了吧?但隨即傳來一聲“m y god !”我不禁傻眼了:山腳下以為的最高峰如今踩在腳下,而眼前卻冒出了許多更高峰,“山外有山”果真不假。
大伙坐了下來,埋怨、嘆氣此起彼伏。終于,有六個同學(xué)打了退堂鼓,不往上去了,艱苦疲累讓他們卻步。高高的山峰依舊傲然地聳立,對于畏難怕苦者,那是不可逾越的障礙,而對于堅持不懈的勇者,是召喚,是激勵。
b同學(xué)又開始了歌唱,堅持繼續(xù)攀登的幾人意氣高昂地齊唱起來,我們的腳步也仿佛輕快了許多。這時俯看山下已不見山石流水、人群車輛了,目之所及都是連綿的山。遠(yuǎn)處的海豐縣城依稀可辨,只是更模糊。
接下來的山路更窄更滑了,有時不得不貼著地面往上攀,再也無暇欣賞風(fēng)景。就這樣艱難地翻過幾個山頭,突然a同學(xué)一聲歡呼:“快看,頂峰在那!币粫r間,大伙竟忘了勞累,腳步飛快起來。
爬上頂峰,幾塊白云就在頭頂,眼前再也沒有更高的山了——我們終于沖上了頂峰。
大伙激動地站起身,向四周眺望,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我們眼下。遠(yuǎn)處的縣城,小得只剩一點濁白,而山腳下的幾條小河已經(jīng)不能分辨,倒是“雞鳴寺”的大門又一次突兀出來,只是人群車輛已細(xì)如螞蟻。通過望遠(yuǎn)鏡,我們發(fā)現(xiàn)山的另一面有一座小城,同學(xué)說是惠東縣,惠東到海豐碾轉(zhuǎn)要好幾個鐘頭的旅程,
※本文作者:滿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