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上歇了一會兒,大伙全找到了可以供休息的石頭。幾乎每個都是干靜的。下山不是那么容易的。坡度很大,我們要穩住身形要不就會磙下山去。山下有一條火車道。就是我們當年坐小火車的鐵軌。現在已經荒廢了。我們走在鐵軌上,保持著平衡。就像雜技演員在走鋼絲一樣。在一個路口,我們還看到了驢子。也不知是誰家的。也沒有人管。
我們一路走著,說笑著。每個人都是那么高興。我的收獲也不少,我拍了很多照片。
※本文作者:旭日冬生※
※本文作者:旭日冬生※
東河就是東河鎮的生命線.人們先在東河里吃,然后再往東河鎮里拉,如此往復,千秋萬載.農民是靠天吃飯,船夫是靠水吃飯——先逆流而上,把東河的稻谷,中藥拉到旺蒼,然后把旺蒼的煤鐵順水運到東河鎮,一去一回,至少兩個月。
對于西部,我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我總感覺到這種感情是與生俱來的,在血液里流動,在骨子里結晶。 當我接觸到有關描述西部風貌與文化的書時,潛藏在體內的那股沖動就會奔瀉而出,不可抑制。
東河鎮中間是東河穿山而過,旁邊多高山,多森林.多山自然多神仙,但東河的神仙一般不是菩薩,不是如來,而是醫生或者風水先生.醫生或許生前有那么點醫術,有那么點濟世扶人的良心,死后忽然托夢給后代,或者是指引鄰居去發財治病,一夜之...
上了船,眼前豁然開朗,漓江向你展開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不知什么時候,船就啟航了,戀戀不舍的岸,在你的視野里開始蠕動起來,很慢很慢,慢得讓你幾乎察覺不出;如影隨形,鳳尾竹一直依偎著無聲的岸,她裊娜的發絲非常美麗,釀自唐朝的...
七月,江南,依舊的煙雨迷茫,依舊的酷熱難當。我們過山涉水,經風歷雨,走進煙雨的江南,沒有了吹面不寒的楊柳清風,失去了桃紅柳綠的新春美景,幾多惋惜,幾許遺憾,但一路有你,旅途依然的充滿了歡欣與愉悅。
“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溶化灌農莊。” 當年的一首歌,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奔赴新疆,開發新疆,建設新疆,獻身新疆。
前幾天,我打開了碧海銀沙網,在且聽風吟散文的天涯旅人欄處看到作者星星寫的“美麗的南澳島”一篇散文。星星對南澳島有很詳盡的評說,他還把南澳島的島民敦樸古風描寫得淋漓盡致。
今天,真是個好天氣。昨天還陰雨綿綿,帶有一絲寒意,此刻卻是艷陽高照萬里無云,不由得讓我有了想走出家門的沖動。我對老公說:“別辜負了這大好時光,出去走走吧!”“好啊去哪呢?”老公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