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海灣就是繞著半島東部,又被陸地截住而彎回的那片海面,美麗而溫柔。
那是我的故鄉(xiāng),是養(yǎng)育我、嬌縱我,叫我一輩子魂縈夢繞的故鄉(xiāng)。
許多年了,總想寫點什么好把自己對故鄉(xiāng)那厚重而濃烈的情感抒發(fā)出來,但一直沒敢下筆。因為我的故鄉(xiāng)太美麗,美得難有詞語去描述。也因為我的家鄉(xiāng)太沉重,怕自己纖弱的筆承受不起那份重壓。
我出生在那美麗的海灣環(huán)繞著的城市—湛江。古老的石板街道、上著門板的店鋪、小巷里眾多的水井、還有大聲打著招呼的悠然自得的街民,幼年時這座小城溫馨而親切。那時候空氣中充滿海那咸濕的味道,站在稍高處就能望見大海,還有海面上遠遠近近的船帆。
一片長滿小松樹的天然海濱沙灘是我小時候常去玩耍的地方。和小伙伴赤著腳在松樹林那軟軟的細沙上奔跑游戲,感受著細紗從腳面流過的那種酸酸的快樂。捕魚人起網(wǎng)了,我們就歡天喜地地用手去逮那還在網(wǎng)上活蹦亂跳的“跳跳魚”,然后忙亂地支起鍋煮魚湯。
連結(jié)城市兩端的海濱路倚著海灣而行,在海濱路上就能聽到潮起潮落的聲響,也能看到涌起的白浪。晨曦和夕陽總給海面涂下五彩繽紛的顏色,正午的陽光又把海水染回純純的藍。海濱公園上有椰子樹林、石凳石臺… …
海的美麗、海灣的一點一滴就這樣收藏在我幼小的心里。長大以后我去過許多地方,但再沒有哪種美麗堪比我故鄉(xiāng)的海灣。
除了海灣,那片紅土地也是我成長的沃土。
紅土地盛產(chǎn)甘蔗、菠蘿、芒果、楊桃、石榴等熱帶作物,小時候吃得多,不覺得它們珍貴,直到以后遠去它鄉(xiāng),才知道它們的價值。
那時候紅土地上的運輸多靠牛車,農(nóng)民愛惜辛苦勞作的牛,自己光著腳,卻讓拉車的牛穿上鞋。一塊四方型的厚膠四角穿上繩子,綁在牛蹄上就成了牛的專用鞋。成排的牛車每晚從半島的鄉(xiāng)村往城市運送去各種農(nóng)產(chǎn)品,再把城市的垃圾運回鄉(xiāng)下作肥料。拉車的牛走多了就識途,趕車人在車上睡上一覺,牛車自己就會到達目的地并停下。那吱吱作響的牛車聲以及趕車人那飄蕩在夜空的黎歌曲調(diào),也永遠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淺藍色的天空上游走著朵朵白云,碧藍的海面上閃動著白色的船帆,紅色的土地上綠滿四季,入夜后銀色的月光灑滿銀色的沙灘,而夜晚柔柔的海風(fēng)又把勞作了一整天的人們送入夢鄉(xiāng)… …這就是我美麗的故鄉(xiāng)啊,那美如詩如畫,那美刻骨銘心。
海灣用它豐盛的海產(chǎn)把我養(yǎng)大,紅土地用它甜蜜的果汁滋潤我成長。然而13歲那年我卻隨父母的工作調(diào)動離開了故鄉(xiāng)。后來上大學(xué)、畢業(yè)分配,一步一步地,與故鄉(xiāng)漸行漸遠。
離開故鄉(xiāng)之初還年少,只覺得外面的天空很寬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讀書、進取、奮斗、提升自己,在整個青春歲月,我秉承了紅土地人特有的熱情與堅韌,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了自己的路。每到一個地方、每取得一點成績,總是自豪地告訴人家我是海灣的女兒、我是紅土地的孩子,總是用極盡贊美之詞告訴大家我的故鄉(xiāng)那般富饒美麗。
故鄉(xiāng)永遠是我心靈的太陽。在離開故鄉(xiāng)20年以后,我想家了。想念那海水靜靜拍打海岸的聲響,想念那輕輕催人入眠的海風(fēng),想念質(zhì)樸的紅土,想念又回到故鄉(xiāng)的父母親人。于是我?guī)е鴿M身的疲憊,回到了闊別20年的故鄉(xiāng)。
古城街道依舊還狹窄,上門板的店鋪卻沒有了,帶自動滾梯的百貨商場已將其取代;鋪著青石板的小巷還在,巷中的水井依舊清澈,只是再沒見到取水的人;海岸線遠了,帆船少見了,停靠在海面上的已經(jīng)是萬噸巨輪;牛車沒有了,黎歌也已遠去… …只是陽光依舊、紅土依舊、海風(fēng)依舊… …
※本文作者:cla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