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朗誦詩
朗誦,是一面旗幟,宣傳真理和正義,張揚真情和正氣,召喚人們為人類的理想和美好的生活勇往直前,感化人們提高生命的質量和珍惜生存的權利。
朗誦,是一股春風,帶給人們溫暖的氣息,送給人們溫馨的感覺,它拂面而來,體貼柔順;它綠岸而過,風光旖旎,融化了人們心中的塊壘,展現了人間的多彩生活。
朗誦,是一把匕首,可以剖析悲歡離合的歷史,可以揭露假冒偽劣的丑行,他鐵面無私,如日月經天,它鋒芒畢露,似光天化日,昭示世界和人心都變得坦蕩敞亮。
朗誦,是一座殿堂,藝術的高雅和華貴仰首可見,經典的厚重和深邃引人人勝,他的精美雋永令人賞心悅目。他的黃鐘大呂令人振聾發聵。有聲語言在這里并不比文字語言遜色,這里再創作比創作本身還更加受到喝彩。
朗誦既有文本的文化傳承血脈,又有當代人文精神的關懷:"口耳之學"在朗誦中得到了具體說明,"膾炙人口"在朗誦中顯出了形象內涵。凡是進入朗誦視域的文字作品,便增添了有聲語言的魅力;凡是獲得朗誦美感的在場觀眾,就領略了語言藝術的真諦。
以上是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頌教授對詩歌和詩歌朗誦的功能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可以說,作為中國播音學重要的創建人之一和國家級教學名師的張頌教授的一席話,道出了詩歌朗誦的秘訣和真諦。正是由于此,詩歌朗誦也一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朋友的喜愛,也正是由于此,有相當多的積極報考播音主持藝術和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考生朋友也把
詩歌朗誦作為自己專業考試自備文學作品的首選。
那么,如何在專業考試中成功地進行詩歌朗誦,提幾點建議,供考生朋友們參考。
1.選好作品深理解
詩歌。大體上可分為兩類,即格律詩和自由式。格律詩,也叫舊體詩,廣義上還包括詞,統稱古詩詞。自由詩又叫新詩,在我國,新詩主要是從五四運動以后,隨著白話文的興起和西方詩歌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不管是格律詩還是自由詩,作為專業考試朗誦之用,首先就要選好作品和深入理解作品。
因為不是所有的詩歌都適合朗誦。選好作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作品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別人推薦的作品即使再好,但是朗誦者本人沒感覺,調動不起朗誦的愿望,那也不適合來朗誦。
第二,作品內容便于理解,不能深奧難懂。看著都費解的,朗誦出來效果也不會好。
第三,語言要瑯瑯上口,詩作本身韻律感強,有較鮮明的節奏起伏變化,形象生動,容易產生一定的沖擊力。
第四,感情摯烈,具有一定的變化幅度和對比。
第五,篇幅適中,不宜太短或太長,要有完整性。
一般不要選擇節選片段的作品。
選好了作品,還要在深入理解上下功夫。深入理解包括既要吃透作品的原意,還要了解作品產生的年代和寫作背景,還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創作和他其他相關的作品,而不能簡單地理解了大概的意思就上場朗誦。詩的語言是非常凝練的,往往表面淺顯易懂的句子的背后蘊含著深刻的意義,這是表面化的理解所體會不到的。深入理解有一點就是準確把握詩所反映的特定時代的情緒并加以準確表達,如果不對以上那些背景的東西加深了解認識,表達出來就可能是一種當下時代的情緒,這就不準確了。
2.感受意境有真情
意境是指詩歌等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不管是格律詩還是自由詩,如果沒有意境就很難說是好詩,朗誦者表達不出意境,也就不算是上乘的朗誦。無意境的朗誦,情浮意淺,聲音形式怎樣變化多端,也彌補不了這根本上的缺欠。感受意境,要求思索、想象、回味、憧憬,緊緊抓住具體而微妙的構思與變化。同時,要在此基礎上,引發濃烈的感情,并做到"因境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