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對聯(lián)
佛是慈悲喜舍,僧修教凈律禪。周亮題上封寺天王殿
千里朝山,喜看七十二峰、點綴三湘四水;
九霄極目,靜聽一百八響、溯懷五代六朝。 周亮題上封寺大雄寶殿
松陰匝地;
佛法參天。 上封寺
松影婆娑,疑有蒼龍藏古寺;
天心遠大,閑看白鶴舞長空。 羊春秋題高臺寺,位于上封寺左,南岳著名古寺之一
石臺磨鏡磚,錫響山前驚虎豹;
澗水咒蓮缽,經談座上感猿鵝。 鄧季洪洪題紫蓋寺,又名石澗潭寺,在紫蓋峰下,始建年代不詳,明嘉靖二十年(1542)重修。附近有南岳觀、石室、翠麓巖、水簾洞等著名景觀
門開兩朝,祖德遠攸奧梵宇;
名彰三楚,嗣裔垂永明禪林。 紫蓋寺
依樹為屋磚作鏡;
還山得旨月同心。 馬祖庵,在磨鏡臺,傳為禪宗七祖懷讓當年結庵之處。 磚作鏡:佛教典故。有一次,懷讓禪師問馬祖道一:“你學坐禪,為的是什么?”馬祖回答:“要成佛。”于是懷讓便拿一塊磚頭在馬祖的庵前磨,過了一會兒,馬祖不禁好奇地問:“請問你磨磚作什么?”懷讓回答:“磨磚作鏡呀!”馬祖不禁詫異地說:“磚怎能磨成鏡呢?”懷讓反駁說:“磚不能磨成鏡,坐禪又怎能成佛呢?”馬祖便問:“要怎樣才能成佛呢?”懷讓說:“你是學坐禪,還是學坐佛呢?如果學坐禪,禪并不在于坐臥;如果學坐佛,則佛無一定的狀態(tài)。法是無所住的,因此求法不可執(zhí)著于取舍。堅持坐佛,等于扼殺了佛;而執(zhí)著于坐相,便永難見到道”
性海揚波,吞吐日月;
煙霞際會,掩映山河。
洞口開自哪年,吞不盡瀟湘奇氣;
巖腹藏些何物,性莫是古今牢騷。 羅漢洞
明通幽時光常住;
心到虛天色是空。 明心殿
自得山中趣;
渾忘物外情。 講經臺
大愿宏深,尋聲救苦觀自在;
一心常念,功不唐捐證圓通。 大善寺,始建于南北朝陳宣帝時期,興廢更迭。為南岳尼眾唯一叢林。 唐捐:虛棄。《玄應音義》:“唐,徒也,徒,空也。說文,捐、棄也”
敢向煙霞堅嘯傲;
不妨詩酒作生涯。 鄴侯書院,位于煙霞峰下,為李泌隱居讀書處。李泌,字長源,京兆人。歷任肅宗、代宗、德宗之宰相,封鄴侯,世稱李鄴侯。書院原名端居室,藏書甚多,宋時改今名
三萬軸書卷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
九千丈云山不改,憑欄細認古煙霞。 鄴侯書院。 名宰相:李泌
當世需人才,正望著岣嶁山,七十二般云氣;
自家定功課,莫等他清涼寺,一百八下鐘聲。 吳獬題研經書院,位于城北,清光緒十九年由士紳公建,山長吳獬提倡新學,19xx年改官辦城北高等小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