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 范云 江干遠(yuǎn)樹浮,①
天末孤煙起。
江天自如合,
煙樹還相似。
滄流未可源,
高帆去何已。②
【作者】
451-503,字彥龍,南鄉(xiāng)舞陰(今河南省沁陽縣西北)人。仕齊官至廣州刺吏。
入梁為吏部尚書。鍾嶸《詩品》中稱范詩“清便宛轉(zhuǎn),如流風(fēng)回雪”。
【注釋】
、俑桑捍笏浴!、跍妫荷n。水色青蒼,所以流水稱“滄流”。未可源:言
不能窮其源。已:止。末二句寫水程行役之勞。
【品評】
本篇是作者赴零陵(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縣)內(nèi)史任,在新亭止宿時所作。
主要描寫江上景色。
開頭二句寫平遠(yuǎn)之景。江面開闊,看不見對岸,遠(yuǎn)處的樹木仿佛浮在滔滔
的江水之旁;天的盡頭有一股云煙飄然而起。詩人用一個“遠(yuǎn)”字和一個“孤”
字,寫出大江景色的廣渺、寂寥。接下去的三、四句寫“江”“天”在詩人視
覺中的綜合形象。江天一色,渾然一片;遠(yuǎn)樹迷蒙,象云煙一樣輕淡,而云煙
也象樹林一樣“浮”在江天相連之處。面對浩渺的江天、朦朧的煙樹,詩人心
中升起一股迷惘的情緒,不禁吟出感傷的詩句:“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江水浩蕩,難以窮其源,這只揚(yáng)帆的小船也沒有止歇的時候。這是詩人對著滔
滔江水發(fā)出的感慨,其中也隱隱透露出對仕宦前程的擔(dān)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