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教育三字經
重禮儀,講禮貌,禮尚往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的由來源遠流長。周公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張以“禮樂”治天下。孔子提出“克已復禮,天下歸仁”, 主張用禮儀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禮”是社會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觀表征,是一個人道德素質和教養程度的外在標志。我們要繼承古代禮儀文化的精華,賦予其現代文明的新內容,創造出當代的禮儀文化。禮儀教育要從少年兒童抓起。我們編寫出《少年兒童禮儀三字歌》,從儀表禮儀、交談禮儀、家庭禮儀、學校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等五個方面對中小學生進行禮儀教育。
重禮儀,講禮貌,禮尚往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不僅培養了炎黃子孫文明禮貌的品質,而且使中華民族贏得了“禮儀之邦”的美稱。在今天,我們仍需發掘“禮”的時代價值,加強文明禮儀教育,為構建和諧社會乃至和諧世界做出貢獻。
禮儀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據中小學生的特點,我們將禮儀教育分為如下五個單元。
1、儀表禮儀
儀表禮儀是人與人交往中在姿態、舉止、服飾和個人衛生等方面的禮儀規范。它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現。儀表美既是一個人自尊自信的表現,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對他人、對社會的尊重,反映出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文明程度。
少年兒童正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挺拔俊美的身姿、整潔大方的儀容和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能夠積極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為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儀表禮儀主要包括站姿禮儀、坐姿禮儀、走姿禮儀、著裝禮儀和儀容禮儀。為了讀起來朗朗上口,又便于記憶,我們繼承了傳統文化中《三字經》的寫作方法,編寫了小學生禮儀三字歌。(以下個單元相同)
小學生儀表禮儀三字歌
新時代,講文明,好少年,樹新風。懂禮儀,在言行,好習慣,貴養成。
坐立走,要規范,古有訓,記心間。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喻意明。
要做到,有技巧,眼平視,面含笑。身立正,精神好,挺起胸,要記牢。
重儀表,講身份,穿和戴,有學問。首整潔,次美觀,要大方,要自然。
按校規,穿校服,不攀比,宜樸素。儀容美,貴潔凈,勤洗手,衣冠整。
背容直,頭容正,胸容寬,肩容平。愛清潔,保健康,講衛生,促成長。
2、交談禮儀
交談禮儀是人與人在相互交往中談話方式的禮儀規范。交談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藝術,愉快的交談使人身心愉悅,有益的交談使人增長智慧,坦誠的交談時任增進友誼。蕭伯納有這樣一句名言: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么你我仍然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將有兩種思想。
交談禮儀規范主要包括文明禮貌用語、言談禮儀、聆聽禮儀和舉止禮儀等。
小學生交談禮儀三字歌
文明語,記心間;十四字,掛嘴邊。請和您,最常用;字雖少,意無窮。
致歉意,貴心誠;表謝意,話先行。談話時,身端正,話誠懇,意簡明。
聽人言,要專注;不插話,獲友情。手勢語,含義廣;宜含蓄,用恰當。
笑甜美,掛臉上;人見愛,心寬廣。肢體語,流傳廣;宜優雅,重大方。
3、校園禮儀
校園禮儀是學校生活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在各種場合相互交往的禮儀規范。良好的校園禮儀是創建和諧校園生活的基礎。
校園禮儀內容豐富,主要包括進出學校禮儀、上課禮儀、課間禮儀、班集體禮儀、食堂禮儀、宿舍禮儀、集會禮儀、升降國旗儀式禮儀和少先隊活動禮儀等。
小學生校園禮儀三字歌
入校門、衣冠整;情緒昂、步履正。見師長,問您好;遵校紀,護校風。
鈴聲響,進課堂;互致禮,起勿響。坐姿正,勿搖晃;專心聽,細心想。
要發言,先舉手;起立答,聲洪亮。寫作業,貴獨立;老師見,心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