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教育三字經
課間時,要活動;文明玩,會放松。遇老師,要讓路;與師談,要謙恭。
花兒美,草青青;愛校園,護環境。班集體,是個家;同學們,愛護它。
同學間,互關心;善理解,樂助人。要誠實,懂謙讓;團結緊,有力量。
敬人者,人恒敬;集體榮,我才榮。食堂里,有規矩;勿喧嘩,食不語。
愛公物,惜糧米;講衛生,防病疾。節水電,當仔細;好習慣,在自己。
有集會,守時間;明紀律,姿態端。入有序,位有方;好風格,要發揚。
升國旗,要莊重;身肅立,情感濃。降國旗,止步行;愛祖國,記心中。
少先隊,是先鋒;紅領巾,飄在胸。手高舉,把禮敬;紅火炬,伴我行。
4、家庭禮儀
家庭禮儀是家庭生活中親子關系以及兄弟姐妹、親戚朋友、鄰里之間關系的禮儀規范。從小懂得孝敬父母,關愛長輩,不僅培養了自己的良好品德,還給我們的家庭生活帶來了和諧、幸福和歡樂。
家庭禮儀的主要內容包括:敬愛父母老人禮儀、關愛兄弟姐妹禮儀、家庭餐飲禮儀、家庭賓客禮儀、家庭電話禮儀、鄰里之間禮儀等方面。
小學生家庭禮儀三字歌
父母恩,比海深;對父母,要稱您。晨和晚,要問安;若進門,舉止穩。
父母出,遞把手;父母回,要問候。學自理,助父母;是生日,要記住。
親有疾,侍身旁;吃和用,知禮讓。敬祖輩,放心上;懂關愛,樂洋洋。
親和弟,手足情;兄愛弟,弟敬兄。家餐飲,手要勤;幫做活,表孝心。
先長輩,坐端祥,食勿喧,嚼勿響。雙手遞,穩端放;心愉悅,食飯香。
待客人,要熱情,去做客,儀態恭。打電話,意專注;先問好,再稱呼。
聲清晰,語簡短;話說完,道再見。鄰里間,常見面;互尊重,心相連。
敬老人,如家親;愛幼小,如自身。樂交往,情趣融;雖近鄰,勝遠親。
5、公共場所禮儀
公共場所禮儀是人們在公共場所相互交往的禮儀規范。我們在外出辦事和休閑娛樂的時候,都希望有一個互相尊重、彼此謙讓、秩序井然、和諧融洽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公共生活環境需要我們大家來共同營造。小學生學習公共場所禮儀,不僅是在培養自己的良好品德,還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小學生公共場所禮儀三字歌
行路上,整衣裝;守規則,要禮讓。遇師長,要行禮;遇友朋,要致意。
路上行,講衛生;騎車時,守規定。不橫騎,不逆行;勿帶人,勿強行。
乘公交,守秩序;依次上,不擁擠。讓老弱,助殘疾;懂諒解,不斗氣。
去購物,禮節祥;有秩序,慎取放。醫院里,有規矩;要安靜,講順序。
去看病,能配合;探病人,擇時機。輕腳步,勿擾人;多安慰,悅心情。
做觀眾,講文明;帽要脫,坐要穩。口無聲,手無扔;好舉止,利視聽。
對演員,要尊重;善理解,不起哄。圖書館,要肅靜;聲要低,走要輕。
借圖書,要愛護;閱覽畢,歸原處。觀展品,要謹慎;勿觸摸,勿擋人。
去旅游,長見識;乘車船,守秩序。坐立行,利人行;禮外賓,展新風。
亂刻畫,失德行;玩不忘,護環境。我祖國,在發展;我少年,重任擔。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做四有,明志向;新一代,在成長。
公共場所的禮儀規范包括行路禮儀、商店禮儀、醫院禮儀、影劇院禮儀、體育場禮儀、圖書館博物館禮儀、旅游觀光禮儀等。
學校的禮儀教育,應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不僅要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的禮儀知識,要求學生背誦禮儀三字歌;而且要組織學生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的禮儀實踐活動。通過知禮明禮、情感體驗、親身實踐,逐漸培養良好的禮儀水平和文明素養。使中華民族崇德尚禮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