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
虞集
(1272~1348) 元朝文學(xué)家。字伯生,號邵庵、道園。
先世為蜀人,生于衡陽。南宋亡,隨父汲僑居崇仁,與吳澄及南宋名公遺老交游,以能文章著名。成宗時被薦舉為大都路(今北京)儒學(xué)教授,自此,先后供職于國子學(xué)、翰林院、集賢院、奎章閣等,歷仕八朝,秩至從二品。朝廷詔告典冊、四方碑文,多出其手。元文宗圖帖睦爾時修《經(jīng)世大典》,先與趙世延同任總裁,后又專領(lǐng)其事,對該書的編成作出了貢獻(xiàn)。虞集曾奉文宗之命起草詔書,說明宗和世素來認(rèn)為妥歡貼睦爾不是他的親生子。元順帝妥歡貼睦爾繼位后,虞集懼禍告歸。晚年鄉(xiāng)居,仍頗受尊崇。虞集詩文都享有盛譽(yù),被視為中元以后的文章大家。他曾建議在京畿瀕海筑堤圍田,募富民經(jīng)營屯墾。元末置海口萬戶,便是受該建議的啟發(fā)。虞集自題其存稿名《道園學(xué)古錄》,至正元年(1341)由幼子翁歸等編定,又有《道園類稿》,均為五十卷,并行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