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挨打》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了解“寶玉挨打”一節在《紅樓夢》中的地位——這是全書上半部的高潮,是兩種思想觀念的一次大沖撞。
2.理清全文思路,體會作品情節設計方面的特色。
3.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視人物性格,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抓住寶玉挨打這一中心事件,體會作者一波三折的情節設計思路是本文的重點。
2.理解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難點。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第一課時以導讀為主,對小說賞讀的一般規律進行闡釋,指導學生遵循規律,理出全文線索。
2.第二課時以討論為主,教師應提出恰當準確而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討論中可進行點撥式賞析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創設探討氛圍,提高學生的賞析審美能力。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投影。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聚】方案一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設計
《紅樓夢》以日常生活作為藝術的表現對象,用現實主義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日常生活中的波瀾起伏,這部不以驚險情節見長的古典小說經久不衰,其藝術成就及思想價值均達到了我國古典小說的極致。今天我們就以小說中“寶玉挨打”的片斷為例,體味這種情節波瀾的設計之妙。
二、解題
本文節選自《紅樓夢》120回本中第33回和第34回,即“手足耽耽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承笞撻”,“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錯里錯以錯勸哥哥”。“寶玉挨打”是小說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寫出了寶玉和整個封建勢力的矛盾日益尖銳化,隨著文中導火索的鋪設引發了這一場不可避免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