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雷雨》教學反思 篇1
我曾經和不少老師有過一樣的感受:有別人聽課的時候,學生不如平時在課堂上表現精彩,自己也不如平時在課堂上口吐蓮花、妙語連珠。后來我漸漸明白,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外乎以下原因:一、備課的時候,沒有踏踏實實研讀教材、確定教學目標之前,就滿腦子想的是怎樣將課上出彩來。所以,教師的表現成了老師備課中的主要關注點。二、上課的時候,教師總是想著怎樣讓學生跟著教案走,緊張情緒很容易讓老師變的怕學生的表現和自己的教案不一樣,和自己的預設不一樣。課堂上,老師成了表演的主角,學生成了很努力地配合老師表演的配角。
可以理解,有別人來聽課,教師總想將自己最好的教學理念,最精彩的執教風格展示給別人,但是,過度地對自身的關注,往往適得其反。聽很多“大家”的課,感覺他們在課堂上總是那樣自如,看不到表演的痕跡,學生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一步步走進文中。很多時候,我們拿這些“大家”的課來上,同樣的教案,同樣的語言,但是,就是上不出人家那種精彩的效果。還是因為立足點不一樣, “大家”之所以精彩,是因為他把表現、展示的舞臺讓給了學生,整個教學展示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展示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進步。而我們拿同樣的教案來上,不自覺中,還是要學生配合你來完成教案中的每一個環節,學生的回答自然和課堂實錄上的不一樣,自然也沒有課堂實錄上人家學生的精彩。
成功的課堂教學,精彩的不是老師的表現,而是學生感受到進步的喜悅、享受到學習的快樂、不斷迸發智慧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