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知道密度知識的應用.能運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計算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利用密度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
教師用:4千克的鉛球、細鐵絲或細銅絲一卷.
學生用:托盤天平、砝碼、量筒、一瓶酒精、一把小鋁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已知鐵的密度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2.鉛的密度為11.3×103千克/米3,與鐵的密度不同,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表達式是什么?體積V的表達式又是什么?
(二)引入新課
運用討論法,同學之間互相啟發,使同學弄清楚,在解決不同的實際問題時,密度知識是如何應用的.討論的問題如下:
1.教師出示學生體育課上用的4g的鉛球,問學生:你如何判斷,這種鉛球是否用鉛制成的?請說出你的辦法來.
2.物理課本P83中的第一個問題.怎樣知道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的質量?
3.物理課本P83中的第二個問題.教師出示一卷細銅絲或細鐵絲,問:怎樣方便地知道它的長度?
學生討論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講清楚解決每一個問題的過程,可適當地書寫副板書.并注意學生用詞的準確性,如是“測量”,還是“計算”等.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作簡要小結,使學生體會到,密度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重要的應用.
(三)講授新課
板書:五、密度的應用.
板書:1.應用.
(1)可以鑒別物質.如勘探人員鑒別礦石等.
(2)計算不便于宜接測量的物質的質量或體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