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案
1、了解密度公式,會用密度公式計算物體的密度或物體的質量、體積。
2、了解密度單位。
3、了解密度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用途。
4、會用托盤天平、刻度尺或量筒等器材測定固體的密度或液體的密度。
教材
重點
難點 重點:密度概念
難點:密度概念的建立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
方法 講授、討論、
活動
教 學 過 程
新課引入:
出示兩塊體積不同的規則的實心鐵塊。
設問:哪塊重?
學生回答,教師演示(用天平稱兩鐵塊的質量)
討論:是不是所有的物體,只要體積大就一定重呢?請舉例。
學生討論后舉例。
設問:那么物體的體積與質量究竟有什么關系呢?
新課講授:
活動一:研究物體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實驗。
項目
對象 長
(cm)
寬(cm)
高(cm)
體積(cm3)
質量(g)
質量/體積(g/ cm3)
鐵塊1
鐵塊2
鋁塊1
鋁塊2
交流與合作: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
一、 物質的密度
板書:由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和它的體積的比值叫做這種物質的密
備注
度。
單位:kg/m3 讀做“千克每立方米”。
g/cm3 讀做“克每立方厘米”。
g/l 讀做“克每升”。
單位換算: 1g/cm3 =1000kg/m3 =1000g/l
設問:在《科學》七年級(下)第一章“水”中,我們已學習了哪些關于密度的知識?
學生回答:
活動二:學生閱讀小資料:常見物質的密度。
討論:1、表中密度最大的物質和密度最小的物質分別是什么?
2、不同的物質的密度是否相同?
3、一般情況下,固體、液體、氣體之間的密度大小關系怎樣?
4、鐵的密度為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回答:
教師補充:1、不同的物質密度不同。再次強調密度是物質的重要特性之一。
2、表中密度是在一定條件下的密度值(如:氣體的密度是0℃,1標準大氣壓下的密度。)
設問:學習了密度的概念后,你還想了解密度的哪些知識?
學生回答:
教師選擇性挑選一些問題進行解釋、補充。
備注
板書設計:
4.1密度
1、 密度的概念。
2、 密度的公式及單位。
3、常見物質的密度
教學
后記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