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密度(2)
第三節 密度(2) (一)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的關系學習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性(物質的本質特性)來定義密度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二) 學法點撥由相同物質構成的物體,如果體積大,質量也大。例如,一盒相同的粉筆,兩枝粉筆的體積是一枝粉筆的2倍,兩枝粉筆的質量也是一枝粉筆的質量的2倍。這是物質的一個很重要的特性。探究這種特性用到了圖像的方法。注意理解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物理問題,體會這一方法帶來的方便和理解上的便利。密度的單位是一個復合單位,它由質量的單位和體積的單位組合而成。單位換算:1g/cm3=1000kg/m3.水的密度1.0×103kg/m3,要求記住。還要能夠記住一些物質密度的大小。例如,金的密度比銀大,銅的密度比鐵大。計算題要注重格式,要寫必要的公式、公式變換、單位、文字說明。還要有必要的計算過程。教學教程一、從鑒別物質說起我們鑒別物質,有很多時候,僅靠氣味、顏色、軟硬、形狀等特性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們發現物質還有其它的特性,可以用來鑒別物質。思考:用物體的質量來鑒別物質行嗎?二、實驗探究1、學生實驗:調節好天平,用天平稱量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看看它們的質量相同是否相同?結論: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同。2、出示:100g水和100g酒精體積,看看它們的體積是否相同?結論: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體積相等。3、提問:以上兩個實驗用不同的物質進行比較,根據實驗結果,受到了什么啟示?關于物體質量與體積的關系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來進行研究?讓學生討論后提出這樣的問題: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會什么關系?4、驗證同學們的推測是否正確?請同學們(類比研究同一金屬導體兩端和電流關系實驗)設計一個實驗方案,用實驗來驗證推測的正確性。5、根據實驗方案不同實驗小組分別用體積大小不同的若干鋁塊(或鐵塊、松木塊)作實驗。學生還可以把操作中出現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 由此可以得到結論:(1)同種物質質量增加,其體積也增大;質量減少,體積也會減少。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定。(2)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三、密度密度定義從前面的實驗探究我們知道:一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定,物質不同,其比值也不同。這種比值不變性反映的正是物質本身所有的特性,它只跟物質的種類有關。是十分有意義的物理量,物理學中就把它定義為密度。板書: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公式ρ=v/m介紹密度的符號及單位: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質量------千克(kg)v------體積------立方米(m3)密度的單位由質量單位和體積單位組成的,像這種單位叫做組合單位。 1g/cm3=1×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