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質量單位“千克”、“克”的含義,感受“1千克”、“1克”質量的物體有多重。知道1千克=1000克,會進行簡單的單位間的化聚;
2.培養學生估測物體質量的意識與能力;
3.激發學生關注周圍物體質量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1千克”、“1克”質量的物體有多重。
【教學難點 】
理解并掌握質量單位“千克”、“克”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1.揭示課題
大家好!我是皮皮,我是余老師,這節課我們倆要和小朋友一起繼續學習“千克與克的認識”
2.直觀感受相同物體的重量與質量間的關系
天氣真熱,我們先喝杯橙汁吧。(倒入一多一少)
皮皮:你要哪杯?
電視機前的小朋友,你認為兩個杯中的橙汁一樣重嗎?你是怎樣想的?
小結:(同時掂)橙汁多——感覺比較重——它的質量就多;
橙汁少——感覺比較輕——它的質量就少。
3.引進質量單位的意義
要想知道這杯橙汁(多)比這杯的質量“多多少?”或這杯橙汁(少)比這杯的質量“少多少?”靠“掂”的辦法就不行了,怎么辦呢?需要有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有了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借助秤來稱一稱,小朋友們就知道物體的質量是多少了。
二、整理
(一)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都是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千克”(也可以用這個符號——“kg”表示,它是英文單詞Kilogram的縮寫;“克”也可以用這個符號——“g”表示,它是英文單詞Gram的縮寫。
1.了解物體質量的基本方法
(1)出示1袋鹽和2分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