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 千克的初步認識(精選9篇)

千克的初步認識

發布時間:2022-11-07

千克的初步認識(精選9篇)

千克的初步認識 篇1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二)了解天平和用秤稱物體重量的方法,能夠進行重量的簡單計算。

  (三)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認識重量單位“克”和“千克”。

  難點: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

  教具和學具

  教具:天平,秤,兩個同樣重的雞蛋,一個鴨蛋,一枚2分硬幣,一些豆子,一些圖釘,一袋1000克精鹽,案秤圖。

  學具:以組為單位準備,一些2分硬幣,一些豆子,一些圖釘,一支粉筆,一瓶鋼筆水,1把小刀.1袋1000克精鹽。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請同學們用眼睛觀察:左邊一本語文書,右邊一本數學書,問:語文書重還是數學書重?同學們爭執不下,有人說語文書重,有人說數學書重。這時,請同學們左手放一本語文書,右手放一本數學書,掂一掂哪一本書重,同學很快掂出語文書比數學書重。老師接著追問:語文書有多重?數學書有多重?語文書比數學書重多少呢?學生說不出來,師說:比較東西的輕重,光靠眼睛不行,要用手掂一掂。但要想準確地說出物品的重量,用什么方法呢?它的重量用什么單位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內容。(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認識天平

  教師說:用天平可以比較東西的輕重。(出示天平)在天平的左邊盤里放置要稱的物品,右邊盤里放置另一種要稱的物品,天平的指針在標尺中間時,表示天平平衡,也可以說這時天平兩端的物品重量相等,如果指針偏離標尺中間的位置,則天平左右兩端物品的重量不相等,指針向哪邊偏,哪邊的物品就重。

  師問:用天平能不能比出數學書和語文書誰輕誰重?請一位同學到前邊來,用天平稱一稱。(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把兩本書分別放在天平的左右兩邊,馬上看到指針向語文書那邊偏離)

  師問:教師這兒有兩個雞蛋,哪個重?教師演示,同學仔細觀察,問:指針動沒動?說明什么?學生得出兩個雞蛋同樣多的結論。

  師說:如果把一個雞蛋換成鴨蛋,看看指針動不動?說明哪個蛋重?(通過天平的指針向鴨蛋一邊偏離,說明鴨蛋比雞蛋重)

  師說:天平除了可以比較東西的輕重,還可以用來稱東西的重量。稱物品重量時,一般在天平左邊盤里放要稱的物品,右邊盤里放置砝碼,天平的指針如果指向標尺的中間位置,表示天平兩端重量相等,砝碼上標有它的實際重量,這時砝碼的重量就是所稱物品的重量。

  2.認識重量單位“克”,建立1克的重量觀念

  師問:在天平上稱一稱一枚2分硬幣有多重?(學生分組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天平左邊盤里放2分硬幣,右邊盤里放上標有“1克”字樣的砝碼,天平的指針正好指在標尺的中間位置,天平平衡,說明2分硬幣的重量是1克)

  師說:這枚2分硬幣約重1克。在表示比較輕的物品重量時,一般用克作單位。(板書:克)1克到底有多重?請每個同學拿1枚2分硬幣,掂一掂,親自體會一下1克的實際重量。

  師說:請同學們將左盤里的2分硬幣取出,放入黃豆,直到天平指針指向標尺中間,使天平平衡,然后數一數1克黃豆有多少粒。(同學們按老師的要求,以組為單位,將2分硬幣取出,把黃豆一粒一粒輕輕地放入左盤,直到天平平衡,就不放了,這時數出黃豆的粒數。由于黃豆粒大小不同,1克黃豆的粒數可能不同)用同樣的方法,稱一稱1克綠豆有幾粒,能得出什么結論?

  稱一稱:用天平稱一稱15個圖釘有多重。(學生在右邊盤里放砝碼,從1克、2克、5克一直放到10克,這時發現天平平衡了,所以,要肯定地告訴學生,15個圖釘共重10克。老師在學生放砝碼時,提示學生選擇砝碼的方法。讓學生體會一下10克物品的重量,全組同學傳遞著掂一掂15個圖釘的重量)用同樣的方法,再稱一稱1支粉筆、1本數學書、1瓶墨水、1把小刀的重量,填在數學書上。

  3.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師說:像一粒豆、一個圖釘、一把小刀等物品,重量比較輕,就可以用克做單位,而有些物品,如:一袋精鹽、一袋洗衣粉、一箱蘋果等,用克做單位就不太合適了,這時常常用千克做單位。(板書:千克)

  師說:1千克=1000克(教師同時板書)。要想稱一稱一袋精鹽有多重,就不能用天平了,得用這種秤,教師出示案秤。請同學們看一看這袋精鹽有多重。(教師將一袋精鹽放到秤盤里,告訴大家一袋精鹽重500克)師說:500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1斤,以后買1斤重的物品,就可以說買500克。因為這是我們國家統一實行的法定計量單位。隨著年齡的增大,慢慢就能掌握了。師問:再放入秤盤一袋精鹽是多少克?(1000克)師說:2袋精鹽正好是1000克,也就是1千克。所以案秤的指針指在1。1千克又叫1公斤。請同學們掂一掂2袋精鹽有多重,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師說:在商店里,常用下面的案秤稱物品的重量。

  師問:看案秤指針所指的數字,你能說出蘋果的重量是多少嗎?

  師說:一般稱較輕的物品時用“克”做單位,而稱較重的物品時,要用“千克”做單位。看看下列物品應用什么做單位:一個梨約150( )、一個南瓜重4( )、一個足球重450( )、一顆手榴彈重250( )。

  (三)鞏固反饋

  1.填空

  1個2分硬幣重1克,100個2分硬幣重( )克。1000個2分硬幣重( )克。

  2.選擇適當的重量單位填在括號里

  (1)1個桔子重80( )。

  (2)1個鵪鶉蛋重5( )。

  (3)1只小狗重2500( )。

  3.計算下面各題

  500克+600克=( )克 670克-70克=( )克

  8克×5=( )克 72克÷8=( )克

  4.在○內填上“>、<或=”

  400克○500克 670克○760克

  1克○1千克 1千克○1000克

  5.應用題

  (1)一支粉筆重3克,3支粉筆重多少克?

  (2)一個蘋果重170克,一個桔子比它輕20克,一個桔子重多少克?

  6.回家后,找出3種重1千克的物品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認識重量單位“克”與“千克”,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雖然在生活中他們接觸過重量問題,但對重量單位還缺乏認識,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所以在讓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時,安排了以下三個層次:在復習準備過程,通過讓學生判斷語文書和數學書誰重誰輕,學生用手掂出語文書重數學書輕,老師進一步追問:語文書有多重,數學書有多重,語文書比數學書重多少等問題,學生答不出,引出重量單位,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在學習新課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和2袋精鹽,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重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在鞏固反饋過程中,重視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區分克與千克。

  本節課建議采用分組授課,這樣便于準備學具,使每個同學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同時可以體現團結合作的精神。

  板書設計 (略)

千克的初步認識 篇2

  課題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一臺案秤、一些蘋果、2袋精鹽(每袋500克)、一些雞蛋、一些沙土、2捆掛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別裝在塑料袋中(每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教師:前面我們學了重量單位“克”,你們都會用了嗎?可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上課沒聽講,不會做下面的題目,正在打電話求助呢,你們能幫幫他嗎?(演示課件 下載)

  一只乒乓球約重3( ) 一杯牛奶重300( )

  一個西紅柿重250( ) 一個鴨蛋約重60( )

  二、探究新知

  (一)導入  新課:

  1.教師: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幫助下已經學會了怎么用“克”這個單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問題(出示下面的題目)

  一袋大米重25( ) 一個大冬瓜重10( )

  一頭牛重420( ) 小明體重28( )

  2.教師: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時,常用“克”做單位.可是稱一些像牛、人這樣比較重的東西,用“克”做單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克大的重量單位——千克(板書: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把課題板書完整:)

  (二):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講述: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學們親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學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

  教師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組中的1號同學拿出1克重的大米給本組同學看一看,掂一掂.

  (1)提問:10個1克是多少克?100個1克是多少克?1000個1克是多少克?

  引導學生明白:10個1克是10克,100個1克是100克,1000個1克是1000克

  (2)教師重述:1000個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稱為1千克.(板書:1千克、1000克)

  (3)指板書,提問:1千克和1000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用天平稱一稱(左邊托盤中放1千克,右邊托盤中放1000克)

  引導學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師板書:1千克=1000克

  (4)體會1千克的實際重量

  引導學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兩只手的感覺有何不同?進一步認識1千克=1000克.

  同學們拿出1袋精鹽(每袋標有500克)、兩袋精鹽,親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看看每袋標明重量,兩袋重量是多少?

  教師說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國法定的計量單位(出示圖片“法定計量單位”).

  3.進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1)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體的方法

  ①出示圖片“臺秤”,師簡單介紹構造.

  ②教師介紹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臺秤,使用時先把案秤刻度盤上的指針(或游標)定在“0”位,然后將所稱物品放到托盤上,觀察秤指針所指的數字,指幾就是幾千克,教師稱1千克的蘋果演示給同學們看.

  (2)實際操作,具體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稱出1千克的沙子,裝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將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盤里讓學生稱一稱有多重(正好1千克),順次傳遞讓學生掂一掂.

  ③把稱過的和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拿出來,再次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說明它們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頁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千克的蘋果,同學們一起數一數有多少個?思考為什么都是1千克,而蘋果的數量卻不一樣?如果蘋果的數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嗎?

  引導學生明白:重量相同物體的個數不一定一樣多;數量相同,物體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學生舉例說明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適的數目.

  教師重點指導______個雞蛋重1千克.提問:9個雞蛋一定重1千克嗎?為什么?(因為雞蛋的大小不一樣,所以同樣個數的雞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樣重量的雞蛋個數不一定一樣).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個重量單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四)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單位,1千克也叫( ).

  2.1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3.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里:千克 克

  4.手勢判斷對錯:

  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題中兩邊單位不同,判斷前提醒學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體重25千克,小青體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個人合買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頭提出問題,再口頭列式,注意問題的單位)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到現在你共學習了幾個重量單位?分別是什么?克與千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 :第44頁第4題.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實驗:制作簡單天平

  實驗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2.使學生學會自己制作、使用天平.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所需材料

  兩只塑料杯子、粗線、硬紙板、直尺、氈頭筆、衣架、吸管、黏性膠帶

  實驗步驟

  1.請成年人在每個塑料杯上戳兩個孔——杯口邊各一個孔.將粗線系在兩個孔上,形成環狀.

  2.用氈頭筆和直尺在紙板上畫上刻度,把中線畫得突出一些.

  3.用膠帶將吸管貼在衣架的下邊,讓吸管指著下方.

  4.在衣架的兩個臂上各掛一個塑料杯,并檢查一下,衣架掛在鉤子上的時候兩只杯子是否保持平衡.把刻度盤貼到衣架的后面,當杯子空著的時候讓中線對著吸管.

  5.把不同的物體逐個放進杯子里,比較它們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東西才能使它們保持平衡.

  整體圖如下:

千克的初步認識 篇3

  [ 作者:蜻蜓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03    更新時間:2004-8-10    文章錄入:摟著月亮的豬 ]

  作者:~蜻蜓~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一臺案秤、一些蘋果、2袋精鹽(每袋500克)、一些雞蛋、一些沙土、2捆掛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別裝在塑料袋中(每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教師:前面我們學了重量單位“克”,你們都會用了嗎?可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上課沒聽講,不會做下面的題目,正在打電話求助呢,你們能幫幫他嗎?(演示課件 下載)

  一只乒乓球約重3( ) 一杯牛奶重300( )

  一個西紅柿重250( ) 一個鴨蛋約重60( )

  二、探究新知

  (一)導入  新課:

  1.教師: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幫助下已經學會了怎么用“克”這個單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問題(出示下面的題目)

  一袋大米重25( ) 一個大冬瓜重10( )

  一頭牛重420( ) 小明體重28( )

  2.教師: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時,常用“克”做單位.可是稱一些像牛、人這樣比較重的東西,用“克”做單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克大的重量單位——千克(板書: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把課題板書完整:)

  (二):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講述: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學們親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學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

  教師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組中的1號同學拿出1克重的大米給本組同學看一看,掂一掂.

  (1)提問:10個1克是多少克?100個1克是多少克?1000個1克是多少克?

  引導學生明白:10個1克是10克,100個1克是100克,1000個1克是1000克

  (2)教師重述:1000個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稱為1千克.(板書:1千克、1000克)

  (3)指板書,提問:1千克和1000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用天平稱一稱(左邊托盤中放1千克,右邊托盤中放1000克)

  引導學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師板書:1千克=1000克

  (4)體會1千克的實際重量

  引導學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兩只手的感覺有何不同?進一步認識1千克=1000克.

  同學們拿出1袋精鹽(每袋標有500克)、兩袋精鹽,親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看看每袋標明重量,兩袋重量是多少?

  教師說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國法定的計量單位(出示圖片“法定計量單位”).

  3.進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1)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體的方法

  ①出示圖片“臺秤”,師簡單介紹構造.

  ②教師介紹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臺秤,使用時先把案秤刻度盤上的指針(或游標)定在“0”位,然后將所稱物品放到托盤上,觀察秤指針所指的數字,指幾就是幾千克,教師稱1千克的蘋果演示給同學們看.

  (2)實際操作,具體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稱出1千克的沙子,裝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將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盤里讓學生稱一稱有多重(正好1千克),順次傳遞讓學生掂一掂.

  ③把稱過的和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拿出來,再次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說明它們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頁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千克的蘋果,同學們一起數一數有多少個?思考為什么都是1千克,而蘋果的數量卻不一樣?如果蘋果的數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嗎?

  引導學生明白:重量相同物體的個數不一定一樣多;數量相同,物體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學生舉例說明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適的數目.

  教師重點指導______個雞蛋重1千克.提問:9個雞蛋一定重1千克嗎?為什么?(因為雞蛋的大小不一樣,所以同樣個數的雞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樣重量的雞蛋個數不一定一樣).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個重量單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四)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單位,1千克也叫( ).

  2.1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3.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里:千克 克

  4.手勢判斷對錯:

  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題中兩邊單位不同,判斷前提醒學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體重25千克,小青體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個人合買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頭提出問題,再口頭列式,注意問題的單位)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到現在你共學習了幾個重量單位?分別是什么?克與千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 :第44頁第4題.

  板書設計 

千克的初步認識 篇4

  課題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一臺案秤、一些蘋果、2袋精鹽(每袋500克)、一些雞蛋、一些沙土、2捆掛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別裝在塑料袋中(每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教師:前面我們學了重量單位“克”,你們都會用了嗎?可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上課沒聽講,不會做下面的題目,正在打電話求助呢,你們能幫幫他嗎?(演示課件 下載)

  一只乒乓球約重3( ) 一杯牛奶重300( )

  一個西紅柿重250( ) 一個鴨蛋約重60( )

  二、探究新知

  (一)導入  新課:

  1.教師: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幫助下已經學會了怎么用“克”這個單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問題(出示下面的題目)

  一袋大米重25( ) 一個大冬瓜重10( )

  一頭牛重420( ) 小明體重28( )

  2.教師: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時,常用“克”做單位.可是稱一些像牛、人這樣比較重的東西,用“克”做單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克大的重量單位——千克(板書: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把課題板書完整:)

  (二):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講述: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學們親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學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

  教師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組中的1號同學拿出1克重的大米給本組同學看一看,掂一掂.

  (1)提問:10個1克是多少克?100個1克是多少克?1000個1克是多少克?

  引導學生明白:10個1克是10克,100個1克是100克,1000個1克是1000克

  (2)教師重述:1000個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稱為1千克.(板書:1千克、1000克)

  (3)指板書,提問:1千克和1000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用天平稱一稱(左邊托盤中放1千克,右邊托盤中放1000克)

  引導學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師板書:1千克=1000克

  (4)體會1千克的實際重量

  引導學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兩只手的感覺有何不同?進一步認識1千克=1000克.

  同學們拿出1袋精鹽(每袋標有500克)、兩袋精鹽,親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看看每袋標明重量,兩袋重量是多少?

  教師說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國法定的計量單位(出示圖片“法定計量單位”).

  3.進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1)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體的方法

  ①出示圖片“臺秤”,師簡單介紹構造.

  ②教師介紹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臺秤,使用時先把案秤刻度盤上的指針(或游標)定在“0”位,然后將所稱物品放到托盤上,觀察秤指針所指的數字,指幾就是幾千克,教師稱1千克的蘋果演示給同學們看.

  (2)實際操作,具體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稱出1千克的沙子,裝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將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盤里讓學生稱一稱有多重(正好1千克),順次傳遞讓學生掂一掂.

  ③把稱過的和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拿出來,再次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說明它們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頁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千克的蘋果,同學們一起數一數有多少個?思考為什么都是1千克,而蘋果的數量卻不一樣?如果蘋果的數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嗎?

  引導學生明白:重量相同物體的個數不一定一樣多;數量相同,物體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學生舉例說明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適的數目.

  教師重點指導______個雞蛋重1千克.提問:9個雞蛋一定重1千克嗎?為什么?(因為雞蛋的大小不一樣,所以同樣個數的雞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樣重量的雞蛋個數不一定一樣).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個重量單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四)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單位,1千克也叫( ).

  2.1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3.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里:千克 克

  4.手勢判斷對錯:

  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題中兩邊單位不同,判斷前提醒學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體重25千克,小青體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個人合買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頭提出問題,再口頭列式,注意問題的單位)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到現在你共學習了幾個重量單位?分別是什么?克與千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 :第44頁第4題.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實驗:制作簡單天平

  實驗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2.使學生學會自己制作、使用天平.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所需材料

  兩只塑料杯子、粗線、硬紙板、直尺、氈頭筆、衣架、吸管、黏性膠帶

  實驗步驟

  1.請成年人在每個塑料杯上戳兩個孔——杯口邊各一個孔.將粗線系在兩個孔上,形成環狀.

  2.用氈頭筆和直尺在紙板上畫上刻度,把中線畫得突出一些.

  3.用膠帶將吸管貼在衣架的下邊,讓吸管指著下方.

  4.在衣架的兩個臂上各掛一個塑料杯,并檢查一下,衣架掛在鉤子上的時候兩只杯子是否保持平衡.把刻度盤貼到衣架的后面,當杯子空著的時候讓中線對著吸管.

  5.把不同的物體逐個放進杯子里,比較它們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東西才能使它們保持平衡.

  整體圖如下:

千克的初步認識 篇5

  課題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一臺案秤、一些蘋果、2袋精鹽(每袋500克)、一些雞蛋、一些沙土、2捆掛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別裝在塑料袋中(每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教師:前面我們學了重量單位“克”,你們都會用了嗎?可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上課沒聽講,不會做下面的題目,正在打電話求助呢,你們能幫幫他嗎?(演示課件 下載)

  一只乒乓球約重3( ) 一杯牛奶重300( )

  一個西紅柿重250( ) 一個鴨蛋約重60( )

  二、探究新知

  (一)導入  新課:

  1.教師: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幫助下已經學會了怎么用“克”這個單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問題(出示下面的題目)

  一袋大米重25( ) 一個大冬瓜重10( )

  一頭牛重420( ) 小明體重28( )

  2.教師: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時,常用“克”做單位.可是稱一些像牛、人這樣比較重的東西,用“克”做單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克大的重量單位——千克(板書: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把課題板書完整:)

  (二):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講述: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學們親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學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

  教師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組中的1號同學拿出1克重的大米給本組同學看一看,掂一掂.

  (1)提問:10個1克是多少克?100個1克是多少克?1000個1克是多少克?

  引導學生明白:10個1克是10克,100個1克是100克,1000個1克是1000克

  (2)教師重述:1000個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稱為1千克.(板書:1千克、1000克)

  (3)指板書,提問:1千克和1000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用天平稱一稱(左邊托盤中放1千克,右邊托盤中放1000克)

  引導學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師板書:1千克=1000克

  (4)體會1千克的實際重量

  引導學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兩只手的感覺有何不同?進一步認識1千克=1000克.

  同學們拿出1袋精鹽(每袋標有500克)、兩袋精鹽,親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看看每袋標明重量,兩袋重量是多少?

  教師說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國法定的計量單位(出示圖片“法定計量單位”).

  3.進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1)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體的方法

  ①出示圖片“臺秤”,師簡單介紹構造.

  ②教師介紹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臺秤,使用時先把案秤刻度盤上的指針(或游標)定在“0”位,然后將所稱物品放到托盤上,觀察秤指針所指的數字,指幾就是幾千克,教師稱1千克的蘋果演示給同學們看.

  (2)實際操作,具體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稱出1千克的沙子,裝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將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盤里讓學生稱一稱有多重(正好1千克),順次傳遞讓學生掂一掂.

  ③把稱過的和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拿出來,再次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說明它們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頁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千克的蘋果,同學們一起數一數有多少個?思考為什么都是1千克,而蘋果的數量卻不一樣?如果蘋果的數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嗎?

  引導學生明白:重量相同物體的個數不一定一樣多;數量相同,物體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學生舉例說明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適的數目.

  教師重點指導______個雞蛋重1千克.提問:9個雞蛋一定重1千克嗎?為什么?(因為雞蛋的大小不一樣,所以同樣個數的雞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樣重量的雞蛋個數不一定一樣).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個重量單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四)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單位,1千克也叫( ).

  2.1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3.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里:千克 克

  4.手勢判斷對錯:

  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題中兩邊單位不同,判斷前提醒學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體重25千克,小青體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個人合買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頭提出問題,再口頭列式,注意問題的單位)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到現在你共學習了幾個重量單位?分別是什么?克與千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 :第44頁第4題.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實驗:制作簡單天平

  實驗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2.使學生學會自己制作、使用天平.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所需材料

  兩只塑料杯子、粗線、硬紙板、直尺、氈頭筆、衣架、吸管、黏性膠帶

  實驗步驟

  1.請成年人在每個塑料杯上戳兩個孔——杯口邊各一個孔.將粗線系在兩個孔上,形成環狀.

  2.用氈頭筆和直尺在紙板上畫上刻度,把中線畫得突出一些.

  3.用膠帶將吸管貼在衣架的下邊,讓吸管指著下方.

  4.在衣架的兩個臂上各掛一個塑料杯,并檢查一下,衣架掛在鉤子上的時候兩只杯子是否保持平衡.把刻度盤貼到衣架的后面,當杯子空著的時候讓中線對著吸管.

  5.把不同的物體逐個放進杯子里,比較它們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東西才能使它們保持平衡.

  整體圖如下:

千克的初步認識 篇6

  課題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一臺案秤、一些蘋果、2袋精鹽(每袋500克)、一些雞蛋、一些沙土、2捆掛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別裝在塑料袋中(每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教師:前面我們學了重量單位“克”,你們都會用了嗎?可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上課沒聽講,不會做下面的題目,正在打電話求助呢,你們能幫幫他嗎?(演示課件 下載)

  一只乒乓球約重3( ) 一杯牛奶重300( )

  一個西紅柿重250( ) 一個鴨蛋約重60( )

  二、探究新知

  (一)導入  新課:

  1.教師: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幫助下已經學會了怎么用“克”這個單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問題(出示下面的題目)

  一袋大米重25( ) 一個大冬瓜重10( )

  一頭牛重420( ) 小明體重28( )

  2.教師: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時,常用“克”做單位.可是稱一些像牛、人這樣比較重的東西,用“克”做單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克大的重量單位——千克(板書: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把課題板書完整:)

  (二):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講述: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學們親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學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

  教師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組中的1號同學拿出1克重的大米給本組同學看一看,掂一掂.

  (1)提問:10個1克是多少克?100個1克是多少克?1000個1克是多少克?

  引導學生明白:10個1克是10克,100個1克是100克,1000個1克是1000克

  (2)教師重述:1000個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稱為1千克.(板書:1千克、1000克)

  (3)指板書,提問:1千克和1000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用天平稱一稱(左邊托盤中放1千克,右邊托盤中放1000克)

  引導學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師板書:1千克=1000克

  (4)體會1千克的實際重量

  引導學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兩只手的感覺有何不同?進一步認識1千克=1000克.

  同學們拿出1袋精鹽(每袋標有500克)、兩袋精鹽,親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看看每袋標明重量,兩袋重量是多少?

  教師說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國法定的計量單位(出示圖片“法定計量單位”).

  3.進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1)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體的方法

  ①出示圖片“臺秤”,師簡單介紹構造.

  ②教師介紹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臺秤,使用時先把案秤刻度盤上的指針(或游標)定在“0”位,然后將所稱物品放到托盤上,觀察秤指針所指的數字,指幾就是幾千克,教師稱1千克的蘋果演示給同學們看.

  (2)實際操作,具體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稱出1千克的沙子,裝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將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盤里讓學生稱一稱有多重(正好1千克),順次傳遞讓學生掂一掂.

  ③把稱過的和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拿出來,再次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說明它們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頁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千克的蘋果,同學們一起數一數有多少個?思考為什么都是1千克,而蘋果的數量卻不一樣?如果蘋果的數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嗎?

  引導學生明白:重量相同物體的個數不一定一樣多;數量相同,物體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學生舉例說明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適的數目.

  教師重點指導______個雞蛋重1千克.提問:9個雞蛋一定重1千克嗎?為什么?(因為雞蛋的大小不一樣,所以同樣個數的雞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樣重量的雞蛋個數不一定一樣).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個重量單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四)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單位,1千克也叫( ).

  2.1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3.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里:千克 克

  4.手勢判斷對錯:

  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題中兩邊單位不同,判斷前提醒學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體重25千克,小青體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個人合買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頭提出問題,再口頭列式,注意問題的單位)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到現在你共學習了幾個重量單位?分別是什么?克與千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 :第44頁第4題.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實驗:制作簡單天平

  實驗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2.使學生學會自己制作、使用天平.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所需材料

  兩只塑料杯子、粗線、硬紙板、直尺、氈頭筆、衣架、吸管、黏性膠帶

  實驗步驟

  1.請成年人在每個塑料杯上戳兩個孔——杯口邊各一個孔.將粗線系在兩個孔上,形成環狀.

  2.用氈頭筆和直尺在紙板上畫上刻度,把中線畫得突出一些.

  3.用膠帶將吸管貼在衣架的下邊,讓吸管指著下方.

  4.在衣架的兩個臂上各掛一個塑料杯,并檢查一下,衣架掛在鉤子上的時候兩只杯子是否保持平衡.把刻度盤貼到衣架的后面,當杯子空著的時候讓中線對著吸管.

  5.把不同的物體逐個放進杯子里,比較它們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東西才能使它們保持平衡.

  整體圖如下:

千克的初步認識 篇7

  課題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一臺案秤、一些蘋果、2袋精鹽(每袋500克)、一些雞蛋、一些沙土、2捆掛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別裝在塑料袋中(每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教師:前面我們學了重量單位“克”,你們都會用了嗎?可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上課沒聽講,不會做下面的題目,正在打電話求助呢,你們能幫幫他嗎?(演示課件 下載)

  一只乒乓球約重3( ) 一杯牛奶重300( )

  一個西紅柿重250( ) 一個鴨蛋約重60( )

  二、探究新知

  (一)導入  新課:

  1.教師: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幫助下已經學會了怎么用“克”這個單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問題(出示下面的題目)

  一袋大米重25( ) 一個大冬瓜重10( )

  一頭牛重420( ) 小明體重28( )

  2.教師: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時,常用“克”做單位.可是稱一些像牛、人這樣比較重的東西,用“克”做單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克大的重量單位——千克(板書: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把課題板書完整:)

  (二):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講述: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學們親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學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

  教師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組中的1號同學拿出1克重的大米給本組同學看一看,掂一掂.

  (1)提問:10個1克是多少克?100個1克是多少克?1000個1克是多少克?

  引導學生明白:10個1克是10克,100個1克是100克,1000個1克是1000克

  (2)教師重述:1000個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稱為1千克.(板書:1千克、1000克)

  (3)指板書,提問:1千克和1000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用天平稱一稱(左邊托盤中放1千克,右邊托盤中放1000克)

  引導學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師板書:1千克=1000克

  (4)體會1千克的實際重量

  引導學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兩只手的感覺有何不同?進一步認識1千克=1000克.

  同學們拿出1袋精鹽(每袋標有500克)、兩袋精鹽,親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看看每袋標明重量,兩袋重量是多少?

  教師說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國法定的計量單位(出示圖片“法定計量單位”).

  3.進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1)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體的方法

  ①出示圖片“臺秤”,師簡單介紹構造.

  ②教師介紹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臺秤,使用時先把案秤刻度盤上的指針(或游標)定在“0”位,然后將所稱物品放到托盤上,觀察秤指針所指的數字,指幾就是幾千克,教師稱1千克的蘋果演示給同學們看.

  (2)實際操作,具體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稱出1千克的沙子,裝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將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盤里讓學生稱一稱有多重(正好1千克),順次傳遞讓學生掂一掂.

  ③把稱過的和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拿出來,再次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說明它們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頁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千克的蘋果,同學們一起數一數有多少個?思考為什么都是1千克,而蘋果的數量卻不一樣?如果蘋果的數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嗎?

  引導學生明白:重量相同物體的個數不一定一樣多;數量相同,物體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學生舉例說明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適的數目.

  教師重點指導______個雞蛋重1千克.提問:9個雞蛋一定重1千克嗎?為什么?(因為雞蛋的大小不一樣,所以同樣個數的雞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樣重量的雞蛋個數不一定一樣).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個重量單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四)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單位,1千克也叫( ).

  2.1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3.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里:千克 克

  4.手勢判斷對錯:

  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題中兩邊單位不同,判斷前提醒學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體重25千克,小青體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個人合買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頭提出問題,再口頭列式,注意問題的單位)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到現在你共學習了幾個重量單位?分別是什么?克與千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 :第44頁第4題.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實驗:制作簡單天平

  實驗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2.使學生學會自己制作、使用天平.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所需材料

  兩只塑料杯子、粗線、硬紙板、直尺、氈頭筆、衣架、吸管、黏性膠帶

  實驗步驟

  1.請成年人在每個塑料杯上戳兩個孔——杯口邊各一個孔.將粗線系在兩個孔上,形成環狀.

  2.用氈頭筆和直尺在紙板上畫上刻度,把中線畫得突出一些.

  3.用膠帶將吸管貼在衣架的下邊,讓吸管指著下方.

  4.在衣架的兩個臂上各掛一個塑料杯,并檢查一下,衣架掛在鉤子上的時候兩只杯子是否保持平衡.把刻度盤貼到衣架的后面,當杯子空著的時候讓中線對著吸管.

  5.把不同的物體逐個放進杯子里,比較它們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東西才能使它們保持平衡.

  整體圖如下:

千克的初步認識 篇8

  課題二:千克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一臺案秤、一些蘋果、2袋精鹽(每袋500克)、一些雞蛋、一些沙土、2捆掛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別裝在塑料袋中(每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教師:前面我們學了重量單位“克”,你們都會用了嗎?可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上課沒聽講,不會做下面的題目,正在打電話求助呢,你們能幫幫他嗎?(演示課件“千克的初步認識” 下載)

  一只乒乓球約重3( ) 一杯牛奶重300( )

  一個西紅柿重250( ) 一個鴨蛋約重60( )

  二、探究新知

  (一)導入  新課:

  1.教師: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幫助下已經學會了怎么用“克”這個單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問題(出示下面的題目)

  一袋大米重25( ) 一個大冬瓜重10( )

  一頭牛重420( ) 小明體重28( )

  2.教師: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時,常用“克”做單位.可是稱一些像牛、人這樣比較重的東西,用“克”做單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克大的重量單位——千克(板書: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把課題板書完整:千克的初步認識)

  (二)千克的初步認識: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講述: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學們親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學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

  教師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組中的1號同學拿出1克重的大米給本組同學看一看,掂一掂.

  (1)提問:10個1克是多少克?100個1克是多少克?1000個1克是多少克?

  引導學生明白:10個1克是10克,100個1克是100克,1000個1克是1000克

  (2)教師重述:1000個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稱為1千克.(板書:1千克、1000克)

  (3)指板書,提問:1千克和1000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用天平稱一稱(左邊托盤中放1千克,右邊托盤中放1000克)

  引導學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師板書:1千克=1000克

  (4)體會1千克的實際重量

  引導學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兩只手的感覺有何不同?進一步認識1千克=1000克.

  同學們拿出1袋精鹽(每袋標有500克)、兩袋精鹽,親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看看每袋標明重量,兩袋重量是多少?

  教師說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國法定的計量單位(出示圖片“法定計量單位”).

  3.進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1)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體的方法

  ①出示圖片“臺秤”,師簡單介紹構造.

  ②教師介紹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臺秤,使用時先把案秤刻度盤上的指針(或游標)定在“0”位,然后將所稱物品放到托盤上,觀察秤指針所指的數字,指幾就是幾千克,教師稱1千克的蘋果演示給同學們看.

  (2)實際操作,具體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稱出1千克的沙子,裝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將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盤里讓學生稱一稱有多重(正好1千克),順次傳遞讓學生掂一掂.

  ③把稱過的和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拿出來,再次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說明它們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頁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千克的蘋果,同學們一起數一數有多少個?思考為什么都是1千克,而蘋果的數量卻不一樣?如果蘋果的數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嗎?

  引導學生明白:重量相同物體的個數不一定一樣多;數量相同,物體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學生舉例說明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適的數目.

  教師重點指導______個雞蛋重1千克.提問:9個雞蛋一定重1千克嗎?為什么?(因為雞蛋的大小不一樣,所以同樣個數的雞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樣重量的雞蛋個數不一定一樣).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個重量單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四)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單位,1千克也叫( ).

  2.1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3.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里:千克 克

  4.手勢判斷對錯:

  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題中兩邊單位不同,判斷前提醒學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體重25千克,小青體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個人合買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頭提出問題,再口頭列式,注意問題的單位)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到現在你共學習了幾個重量單位?分別是什么?克與千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 :第44頁第4題.

  板書設計 

  千克的初步認識

  探究活動

  實驗:制作簡單天平

  實驗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2.使學生學會自己制作、使用天平.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所需材料

  兩只塑料杯子、粗線、硬紙板、直尺、氈頭筆、衣架、吸管、黏性膠帶

  實驗步驟

  1.請成年人在每個塑料杯上戳兩個孔——杯口邊各一個孔.將粗線系在兩個孔上,形成環狀.

  2.用氈頭筆和直尺在紙板上畫上刻度,把中線畫得突出一些.

  3.用膠帶將吸管貼在衣架的下邊,讓吸管指著下方.

  4.在衣架的兩個臂上各掛一個塑料杯,并檢查一下,衣架掛在鉤子上的時候兩只杯子是否保持平衡.把刻度盤貼到衣架的后面,當杯子空著的時候讓中線對著吸管.

  5.把不同的物體逐個放進杯子里,比較它們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東西才能使它們保持平衡.

  整體圖如下:

千克的初步認識 篇9

  課題一:克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1~42頁,練習十一的第1~3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重點 建立1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難點 認識1克有多重。 教具、學具準備 天平(自制天平)、兩個蘋果、一個梨(兩個蘋果一樣重,梨比蘋果重些.)一個2分幣、一些黃豆、15個圖釘.學生每人準備一個2分幣. 教學過程 一、新課 讓學生左手上放一本語文教科書,右手上放一本數學教科書,掂一掂.再提問:“哪本書重一些?” 教師提問:比較物品的輕重,能不能*眼睛觀察?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必須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稱一稱. 教師出示天平,簡單介紹天平的結構,指出天平可以用來比較物品的輕重和稱物品的重量,并說明使用天平的方法. 教師演示:先拿出兩個蘋果,分別放在天平左右兩個盤里,讓學生觀察天平指針的情況,并指出:當指針在標尺中間時,天平兩端平衡,表示兩個蘋果重量相等. 再將一個蘋果換成梨,這時天平的指針偏高標尺中間位置,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后提問:“哪一種水果重?”教師進一步說明指針偏向哪邊,那邊的物品就重. 教師指出:天平還可以用來稱物品的重量.拿出一個2分幣,提問: “這個2分幣有多重?”說明表示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的大小一般用克做單位. 板書:克 “1克有多重?” 向學生介紹1克的砝碼.并說明用天平稱物品重量時需要用砝碼.一般左邊盤內放置所稱的東西,右邊盤內放置砝碼. 教師將一個2分幣放在左邊盤內,1克砝碼放在右邊盤內,讓學生觀察天平上指針的情況.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后指出,指針指在標尺中間,天平平衡,表示這個二分幣與1克砝碼同樣重. “那么這個2分幣重多少克?” 讓學生拿出自己的2分幣,用手掂一掂. “現在我們來稱出1克黃豆.” 教師從天平左邊的盤子里取出2分幣,然后放入黃豆,直至天平上的指針指在標尺的中間,天平平衡. 提問:“這些黃豆重多少克?” 請一個學生來數一數1克黃豆有多少粒. 接著把1克黃豆讓學生分組順次傳遞,用手掂一掂. 教師拿出15個圖釘:“這里有15個圖釘,我們來看一看,它們有多重.” 教師在天平左邊的盤子里放入圖釘,在右邊的盤子里放砝碼,從1克、2克、5克放到10克,使天平平衡. “15個圖釘有多重?” 接著把10克圖釘讓學生分組順次傳遞,用手掂一掂. 教師按照稱圖釘的方法,稱1枝粉筆、1本數學教科書、1瓶墨水、1把小刀,也可稱其它物品,如乒乓球、鉛筆等.有些物品稱完之后,仍讓學生掂一掂,如數學教科書. 二、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重量單位“克”.知道了用天平稱物品的方法,還親自掂一掂1克物品的實際重量.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十一的第2、3題. 學生做第3題時,要提示學生:式題中有單位名稱的,得數也應寫單位名稱. 四、家庭作業 練習十一的第1題. 讓學生向家長或售貨員了解題中物品的重量后把得數填在里. 課題二:千克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2~43頁,練習十一的第4~8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2袋精鹽、蘋果或棗等、一些沙子(重量均超過1千克)、幾個塑料袋、重1千克的一大袋洗衣粉。再準備一臺案秤。學生準備一塑料袋米(大約1千克)。 教學過程 一、新課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克這個重量單位,克主要是用來稱一些重量比較輕的物品.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 教師提問:1千克是多少克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出:l千克=1000克 教師進一步拿出1袋精鹽,并說:我手里拿的是一袋精鹽,它重500克.再拿出一袋精鹽,同時說:2袋精鹽正好是1千克. 然后教師擺出案秤,并提問:同學們見過這種秤嗎?它叫什么秤?教師指出這種秤叫案秤,也叫臺秤. 教師把游標對準1千克,然后一邊往秤盤里放蘋果,一邊讓學生注意看秤桿抬起來沒有,稱好后,說明這些蘋果是1千克.讓學生數一數這些蘋果一共有幾個. 教師讓學生翻開教科書第42頁,看右下的圖,指出這也是一種案秤,并提問:看這個案秤指針所指的數字,你能說出蘋果的重量是多少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順便告訴學生,這個秤最多只能稱8千克的物品. 然后,教師可以讓一名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稱出1千克的沙子.裝在塑料袋里后用皮筋系緊.再把課前準備好的1千克重的幾種物品拿出來,說明它們的重量都是1千克,并讓每一組(或幾組)學生依次傳遞,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讓學生做教科書第43頁上“做一做”的第2題. 教師讓學生說一說周圍哪些物品重1千克. 二、課堂練習 1.做練習十一的第4題. 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給每個學生稱一稱體重,再根據題目要求讓學生把數目填在書上.通過填數,鞏固重量觀念.也可以讓學生依次報一下自己的體重,再讓學生填. 2.做練習十一的第5題. 先讓學生在書上填,然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十一的第6題. 要求學生在0里填上>、<或=,有的題中兩邊的重量單位不同,可在做題前提醒學生注意,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4.做練習十一的第7、8題. 做第8題前先分析題目給了哪兩個條件,想一想應提什么問題.填出問題后再列式解答 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第8題要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應該填上什么問題,為什么填這樣的問題.使學生說出知道一筐水果重30千克,又知道6個人平均分,所以可以求出每人買了多少千克,并且用除法計算.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做完第8題后,可以讓他們做第9*題.題中的數量關系是用圖畫表示出來的,看看學有余力的學生是否能從圖中找出雞、鴨、鵝的重量關系,然后求鴨和雞的重量.教師可個別指導,不必全班訂正. 三、家庭作業 做教科書第43頁“做一做”的第3題. 讓學生向家長或售貨員了解題中的物品重量后,把得數填在書上。

千克的初步認識(精選9篇) 相關內容:
  • 千克的初步認識

    課題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教學重點 建立1千...

  • 三 千克、克、噸習題設計

    “少就是多”是有效教育(ms-eepo)操作和調控的一個藝術技巧。新教材編寫時減少了練習的份量,目的是給教師留下更多的空間,使教師的創造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 第三單元 千克 克 噸教案

    第三單元 千克 克 噸教案教學內容:有多重(認識千克、克)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 千克、克、噸 (北師三上)

    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概念。2、掌握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之間的相互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 第三單元 千克、克、噸

    一、教學內容(一)有多重(認識千克和克)(二)1噸有多重(認識噸)(三)練習四(四)搭配中的學問二、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克、千克、噸的實際質量。了解用秤可以秤物體的輕重。...

  • 克、千克和噸練習題

    (一)填空。1、5000克=()千克 6千克=()克200克+800克=()克=()千克4600克=( )千克( )克9000千克=()噸8噸=()千克5噸=()千克 2000千克=()噸 2450千克=()噸()千克2噸600千克=( )千克 4200千克=( )噸( )...

  • 第六課時 噸和千克的單位換算

    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頁例7及“做一做”練習中的第2、5題,練習三的第2---3題。二、教學目標:1、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噸和千克的簡單換算。2、實踐中,體會數學與生活地密切關系,增強學習數學地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 《千克、克、噸——搭配中的學問》教學設計、反思及點評

    〖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2.培養學生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的能力。〖教材分析〗“搭配中的學問”是第三單元“千克、克、噸”中最后一課的內容,是一節實踐活動課。...

  • 第三單元(千克、克、噸)測試題(北師大版)

    一、填空。(39分)(1)常用的質量單位有( )、( )、( ),用字母表示依次為( )、( )、(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克、千克、噸)一袋面粉重25( ) 一枚五角硬幣約重3( ) 一輛汽車的載重量是5( )一頭鯨的體重是23( ) 一個蘋果重200( ) 小莉...

  • 第四單元 千克的初步認識

    課題一:克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1~42頁,練習十一的第1~3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重點 建立1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難點 認識1克有多重。...

  • 克和千克(通用12篇)

    黑河市嫩江縣第四小學團隊教學目標:1、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2、通過實際操作和推算,掌握質量單位“1千克=1000克“的進率。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的意識。...

  • 《克和千克》(精選17篇)

    黑河市嫩江縣第四小學團隊教學目標:1、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2、通過實際操作和推算,掌握質量單位“1千克=1000克“的進率。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的意識。...

  • 千克和克(通用14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85~87頁的內容。陳述性知識:1.千克和克是質量單位,分別用kg和g表示。2.秤面上1kg就是1千克,幾kg就是幾千克。程序性知識: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質量單位千克和克。...

  • 《克與千克》的教學反思(通用8篇)

    一、在實踐中感知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所列舉的例子都是學生經常能接觸到或看到的。師生共同努力,準備了充分的教具、學具和實物,調動多種感官協作學習。...

  • 《克與千克》說課稿(通用7篇)

    教學目標:1. 認識質量單位:千克,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關系:1kg = 1000g。2. 繼續學習秤的使用與認識,能進行簡單的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與計算。3. 培養估量物體輕重的意識,提高學生估測能力。...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www.色五月 | 亚洲人成网站在小说 |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片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 | japanese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国产91在线播放九色000 | 在线在线ccc66 |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黄色片 |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99国产百盛 |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四卡网站 |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亚洲无av| 国产骚妇自慰在线 | 黑人成人网 | 日本老熟欧美老熟妇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综合社区在线视频 | 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 亚洲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 | 亚洲欧美自拍制服日韩一区 | 亚洲综合欧美另类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囯产AV中文 | 欧美老妇大p毛茸茸 |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爽 | 亚洲三级片福利视频 | 青青国产在线 | www久久爱|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乇片 | 日产精品久久久 | 日韩欧美国产aⅴ另类 |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69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小说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日韩精品欧美精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 | 国产精品久久秋霞鲁丝片 | 男女猛烈啪啪无遮挡免费观看 |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