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克、噸/有多重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認識克、千克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建立克、千克的實際觀念。
教學準備:課前先讓學生去搜集有關秤的資料。在讓學生準備臺秤、天平、有關圖片、花生、蘋果、硬幣、鹽等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
(1)同學們,你們做過“背一背”的游戲嗎?找三位學生(其中有兩位輕重對比明顯的)到講臺前做“背一背”的游戲。
(2)請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感受人是有輕重的。(板書:輕重)
(3)說一說我們教室里那些物體比那些物體重,哪些物體比哪些物體輕。
二、實踐操作,建立千克與克的質量觀念。
1、認識秤。
(1)說一說:在生活中你曾見到哪些秤?
(2)出示圖片展示各種秤。
(3)介紹臺秤和天平。
2、認識千克。
(1)稱一稱。請學生用臺秤稱一下兩袋鹽,知道兩袋鹽正好重1千克。
(2)掂一掂。組內每位同學掂一掂兩袋鹽的質量,感受1千克。
(3) 找一找。找一找教室里或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也大約是1千克,并稱一稱、掂一掂。
(4) 估計教室里物體的重量大約是多少千克,并實際測量驗證。
(5)說一說生活中以千克為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6)小結: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物體有多重。
3、認識克。
(1)兩袋鹽可以用秤稱出重量,那么1枚硬幣也能用臺秤稱出重量嗎?
(2)說明用天平來稱較輕物品的質量,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并演示在天平上稱1克重量的過程。
(3)掂一掂。組內每位同學感受一枚2分硬幣的質量,感受1克。
(4) 找一找。找一找教室里或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也大約是1克,并稱一稱、掂一掂。
(5) 估計教室里物體的重量大約是多少克,并實際測量驗證。
(6)說明克可以記作“g”。
(7)單位換算。
說說在哪兒看見過“kg、g”?理解1千克=1000克
(8)練習千克和克的換算并總結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2題。
2、學校作業:
(1)多媒體出示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物體讓學生填寫合適的質量單位。如:一個乒乓球重1( ),一袋洗衣粉重1( ),一支牙膏重100( ),一只雞重2( ),一個小朋友重23( )等。
(2)單位換算
千克換算成克;克換算成千克
2、實踐活動。(完成課本p20的實踐活動)
讓學生先估計一下質量,再稱一稱實際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