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重教案(通用4篇)
有多重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學會簡單的換算。
2.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簡單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3.結合操作過程,養(yǎng)成熱情參與、認真傾聽、積極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團隊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難點: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質量觀念,能結合實際正確應用質量單位。
教學用具:各種秤、多媒體課件、1千克的鹽等多種物品。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數(shù)學無處不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習中、游戲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下面讓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看看這個游戲中有什么數(shù)學知識?
1、游戲導入:找三名同學玩背一背的游戲,感受體重有輕有重。
2、實踐體驗:掂一掂身邊的物體,感覺物體的輕重。
教師導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物體的輕重有關的知識《有多重》。(板書)
3、交流匯報:課前,同學們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物體的質量信息,說說你的調查信息。
(教師解釋:購物的時候,商品的好壞叫做質量;平時我們所說的重量,也叫做質量。板書:質量)
4、揭題:剛才同學們匯報的時候有的用千克,有的用克,還有用公斤、斤作為單位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兩個國際通用的`質量單位——千克和克。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秤:
1、怎樣才能知道一個物體到底有多重呢?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秤?
師:同學們見識真廣!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幾種常用的秤(多媒體課件展示)。如臺秤(盤秤)、天平、電子秤、彈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師介紹本節(jié)課要用的臺秤和天平。
2、拿出一枚硬幣和兩袋鹽:你會怎么選擇這兩種秤?
(二)建立1千克的概念
1、認識盤秤,講解用法。觀察秤面,引出千克用字母kg表示。
2、稱一稱:請學生用臺秤或彈簧秤稱一稱這兩袋鹽的重量,知道兩袋鹽正好重1千克。
3、掂一掂:小組內每位同學掂一掂兩袋鹽的質量,感受1千克。
4、估一估:請學生拿一個塑料袋裝蘋果,再掂一掂,估計一下大約幾個蘋果是1千克,然后再稱一稱,并互相說說1千克大約有幾個蘋果。
5、找一找。你能在小組內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質量也大約是1千克嗎?并稱一稱,掂一掂。
6、說一說: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作單位。(建立稱比較重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的概念)
。ㄈ┙1克的概念
1、要秤硬幣,引出臺秤不適用。認識天平,講解用法。觀察天平,引出克用字母g表示。
2、稱一稱:請學生用天平稱一稱一枚2分硬幣的重量,知道一枚2分硬幣大約重1千克。
3、掂一掂:小組內每位同學掂一掂一枚2分硬幣的重量,感受1克。
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也大約是1克?
5、說一說: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質量常用克作單位。(建立稱比較輕的物體用克作單位的概念)
。ㄋ模┣Э伺c克的關系
1、猜想千克與克的關系,小組交流。
2、匯報,并說明理由:(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想法)
(1)根據(jù)1千米=1000米,想1千克=1000克
。2)剛才稱2袋鹽1千克,1袋鹽500克2袋鹽就是1000克。
3、重點引導學生用第二種方法體會理解。(板書)
。ㄎ澹┬〗Y:稱比較重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稱比較輕的物體用克作單位。
三、鞏固練習:
1、書20頁第一題。(課件出示)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秤:先看單位,再看指針。
2、單位換算:2kg=g4000g=kg
7千克=克8000克=千克
3、你知道自己大約有多重嗎?(30克30千克)
4、填上合適的單位
老師的體重是60
一瓶飲料的質量是250
一個乒乓球重1
一大袋洗衣粉重1
一管牙膏重100
5、小結:稱較重物體的質量時,我們就用作單位,
稱較輕物體的質量時,我們就用作單位。
四、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有多重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難點: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用具:各種秤、鹽等。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知
1、游戲激趣:
我知道同學們都喜歡做游戲,現(xiàn)在老師請三位同學到前面來做一個有趣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被背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誰想來做?背的同學,你能把你剛才的感受講給我們嗎?
2、實踐體驗:
課前,我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些物品,請同位兩個人互相掂一掂,說一說你們有什么感受?
3、導入新知:
通過剛才的"背一背"游戲和掂一掂活動,同學們都感受到物品有輕有重,那么象一個蘋果、一杯水、老師的體重等,你們想不想知不知道它們到底有多重?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有多重.(板書:有多重)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秤
在我們購物的時候,常發(fā)現(xiàn)有的物品有包裝,物品的重量我們可以直接看物品包裝袋上的標識。但也有很多物品并沒有包裝袋,比如雞蛋,蘋果等,怎樣才能知道它們有多重呢?對,要想知道這些物體的準確重量,我們可以用秤來稱,能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秤?
學生自由說生活中常見的秤。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三種秤,請看(實物出示體重秤、天平、臺秤)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種,你們想看一看嗎?(大屏幕出示各種秤)
2、認識天平
我們了解很多種秤,其實,在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還會常用到天平。(介紹天平)天平兩端有兩個托盤,一般情況下是左邊放要稱的物品,右邊放法碼。當紅色的指針指在正中間時,說明天平兩端的物品是一樣重的。那么,法碼顯示有多重,左邊的物品就有多重。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常用到臺秤.你們能讀出所示的重量嗎?(大屏幕出示教材"練一練"),誰想讀出一個西瓜的重量?一個雞蛋呢?
3、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克
剛才你們在說西瓜和雞蛋的重量時,分別用了什么單位?(板書:千克、克)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的兩個重量單位.
、拧⒎Q一稱:分別稱出兩袋鹽和1枚2分硬幣的重量.
(2)、掂一掂:分別掂一掂1千克鹽和1克硬幣的有多重.
、、找一找:在你的桌子上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克?
(4)、說一說:你認為1克和1千克誰重?你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用克做單位,什么時候要用千克做單位嗎?
(5)小結:一般說來,我們稱稍重的物體時用千克來做單位,而比較輕的物體卻要用克來做單位。雖然我們日常生活中都習慣用"斤"或"兩"作重量單位,但是為了方便,國際上就統(tǒng)一給重量規(guī)定了新的單位。并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板書:kgg)
4、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關系
(1)、算一算:剛才我們稱鹽的時候,一袋鹽是500克,你能快速算出兩袋一共是多少克嗎?
(2)、猜一猜:千克和克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1千克=1000克即1kg=1000g)
5、動手操作
你們想不想用千克或克作單位,來表示你們桌子上物品的重量?要求:先估一估,再稱一稱.
有多重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觀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難點: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用具:各種秤、鹽等。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知
1、游戲激趣:
我知道同學們都喜歡做游戲,現(xiàn)在老師請三位同學到前面來做一個有趣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被背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誰想來做?背的同學,你能把你剛才的感受講給我們嗎?
2、實踐體驗:
課前,我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些物品,請同位兩個人互相掂一掂,說一說你們有什么感受?
3、導入新知:
通過剛才的"背一背"游戲和掂一掂活動,同學們都感受到物品有輕有重,那么象一個蘋果、一杯水、老師的體重等,你們想不想知不知道它們到底有多重?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有多重.(板書:有多重)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秤
在我們購物的時候,常發(fā)現(xiàn)有的物品有包裝,物品的重量我們可以直接看物品包裝袋上的標識。但也有很多物品并沒有包裝袋,比如雞蛋,蘋果等,怎樣才能知道它們有多重呢?對,要想知道這些物體的準確重量,我們可以用秤來稱,能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秤?
學生自由說生活中常見的秤。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三種秤,請看(實物出示體重秤、天平、臺秤)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種,你們想看一看嗎?(大屏幕出示各種秤)
2、認識天平
我們了解很多種秤,其實,在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還會常用到天平。(介紹天平)天平兩端有兩個托盤,一般情況下是左邊放要稱的物品,右邊放法碼。當紅色的指針指在正中間時,說明天平兩端的物品是一樣重的。那么,法碼顯示有多重,左邊的物品就有多重。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常用到臺秤.你們能讀出所示的重量嗎?(大屏幕出示教材"練一練"),誰想讀出一個西瓜的重量?一個雞蛋呢?
3、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克
剛才你們在說西瓜和雞蛋的重量時,分別用了什么單位?(板書:千克 、克)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的兩個重量單位.
⑴、稱一稱:分別稱出兩袋鹽和1枚2分硬幣的重量.
(2)、掂一掂:分別掂一掂1千克鹽和1克硬幣的有多重.
、恰⒄乙徽:在你的桌子上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克 ?
(4)、說一說: 你認為1克和1千克誰重?你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用克做單位,什么時候要用千克做單位嗎?
(5)小結:一般說來,我們稱稍重的物體時用千克來做單位,而比較輕的物體卻要用克來做單位。 雖然我們日常生活中都習慣用"斤"或"兩"作重量單位,但是為了方便,國際上就統(tǒng)一給重量規(guī)定了新的單位。并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板書:kg g)
4、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關系
(1)、算一算:剛才我們稱鹽的時候,一袋鹽是500克,你能快速算出兩袋一共是多少克嗎?
(2)、猜一猜:千克和克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1千克 = 1000克 即1kg=1000g)
5、動手操作
你們想不想用千克或克作單位,來表示你們桌子上物品的重量?要求:先估一估,再稱一稱.
(1)、看一看幾個蘋果大約是1千克?
(2)、一枝鉛筆大約有多重?
(3)、從桌子上選出2件或3件物品掂一掂,估計有多重,再稱一稱.
6、質疑:對于這節(jié)課的內容,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
三、鞏固新知(大屏幕出示)
1、判斷:
(1)、一個乒乓球約重10克.( )
(2)、小月重100厘米.( )
(3)、3千克水比3千克的棉花重.( )
2、 練一練: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g
3、填一填 :
稱較重物體的重量時,我們就用( )作單位,
稱較輕物體的質量時,我們就用( )作單位。
四、拓展新知
1、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2、算一算:稱
我們購買物品的時候,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同類物品有時重量和價格不一樣,到底買哪種便宜呢?
四、總結新知
1、本節(jié)課有收獲嗎?
2、布置作業(yè),完成課后20頁的實踐活動,直接填在書上.
有多重教案 篇4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概念。
2、掌握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之間的相互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了解質量單位克、千克、噸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稱物體的輕重。
4、能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與克、千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進一步感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感念。
2、難點
噸的質量概念的建立。
課時安排:5課時
有多重(10)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1千克的鹽。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請三位學生到臺前做“背一背”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被被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2、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⑴、稱一稱。
、啤⒌嘁坏。
、、估一估。
、、找一找。
、、猜一猜。
、、拎一拎。
、、說一說。
⑻、小結: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物體有多重。
3、建立克的質量觀念。
4、單位換算。
、、讓學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 = 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讓學生說說再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三、拓展應用
1、一個雞蛋重( ) 一個西瓜重( )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g
3、實踐活動
我的
體重 同伴的體重 一個
土豆 我的
書包
我的
估計
稱量
結果
4、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中有何收獲?
2、布置課后實踐活動任務:用秤在家分別稱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