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篇1
課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1)熟記邊角邊公理的內容;
(2)能應用邊角邊公理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2、能力目標:
(1) 通過“邊角邊”公理的運用,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 通過觀察幾何圖形,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3、情感目標:
(1) 通過幾何證明的教學,使學生養成尊重客觀事實和形成質疑的習慣;
(2) 通過自主學習的發展體驗獲取數學知識的感受,培養學生勇于創新,多方位審視問題的創造技巧.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公理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教學難點 :在較復雜的圖形中,找出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教學用具:直尺、微機
教學方法:自學輔導式
教學過程 :
1、公理的發現
(1)畫圖:(投影顯示)
教師點撥,學生邊學邊畫圖.
(2)實驗
讓學生把所畫的 剪下,放在原三角形上,發現什么情況?(兩個三角形重合)
這里一定要讓學生動手操作.
(3)公理
啟發學生發現、總結邊角邊公理: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成“邊角邊”或“SAS”)
作用:是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的依據之一.
應用格式:
強調: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兩個三角形中證全等;再按公理順序列出三個條件,并用括號把它們括在一起;寫出結論.
2、在應用時,怎樣尋找已知條件:已知條件包含兩部分,一是已知中給出的,二時圖形中隱含的(如公共邊,公共角、對頂角、鄰補角、外角、平角等)所以找條件歸結成兩句話:已知中找,圖形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