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計理念:(1)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shù)學;(2)在豐富的數(shù)學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3)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數(shù)學學習方式(4)注重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課程的整合,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2、學情分析:《新課程標準》提出:有意義的數(shù)學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對直線雖然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線段、射線、直線和角等概念,但“認識平行”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而言還是比較抽象的,這些抽象的知識對于學生的知識體驗無疑是一次挑戰(zhàn)。因此,我設計本課時,努力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引導他們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知識技能的形成,并借助生活中的現(xiàn)象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的含義。教學中注重將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他們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能初步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平行
2、 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等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做出一組平行線,學會借作直尺、三角板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jīng)歷從現(xiàn)實空間中抽象出平行線的過程,培養(yǎng)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發(fā)展空間觀念。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世界,提高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2、認識平行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與它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教學難點】 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教學準備】 1、課件2、信紙、方格紙、彩色紙、小棒、直尺、釘子板和橡皮筋【教學過程】一、 活動激趣,引入新課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認識平行》的教學設計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22《九色鹿》教學設計(通用17篇)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22《九色鹿》教學設計 篇1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國甘肅的敦煌莫高窟,有著許多美麗的壁畫,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吧。(課件播放,邊播放邊解說)走進敦煌,如同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記錄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壁上,記載著一個神奇的故事,那就是關于九色鹿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這個民間故事。(板書:九色鹿)讀一讀。你覺得九色鹿會是一只怎樣的鹿?再來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師:課文咱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誰來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九色鹿和誰之間的故事?
師板書(調達,國王)。
請同學們將課文默讀一遍,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生……
師:課文講了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調達,調達見利忘義為了發(fā)財向國王告了密,背叛了九色鹿。九色鹿據(jù)理教育了國王,國王弄清原由后放了九色鹿,下令臣民都要保護它,并且重重地懲罰了調達 這樣一個故事。
(屏幕顯示九色鹿,調達,國王的關系)
三、精讀感悟
那么,“這是一只怎樣的九色鹿?調達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大家圍繞這兩個話題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如果有感受,請寫在一邊。“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好的學習方法。
(大屏幕出示要求,學生默讀課文,解決問題)
師:讀完的同學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
四、對話交流
師:下面咱們圍繞這兩個話題一起來交流吧!讀讀有關語句,再談談你的感受。
小學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精選2篇)
小學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 篇1
課題
億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 課型 新授
教學目
標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掌握億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比較數(shù)的大小。2、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jīng)歷比較兩個數(shù)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遷移類推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比較兩個數(shù)大小的學習,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重點 掌握億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
難點 能正確地比較數(shù)的大小
教具 題卡
教學過程 教師導學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收集了有關大數(shù)的信息,請你把收集到的數(shù)和同學說一說?
2、引入新課
你們知道這些數(shù)中哪個大?哪個小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探討比較這些數(shù)大小的方法。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
二、探究新知
例4出示我國的6個省份面積的情境圖。
黑龍江:4548000 青海:720xx0
內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師:你會比較每兩個省面積的大小嗎?試一試
匯報:說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
問;比較兩個數(shù)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師歸納概括
位數(shù)不同,位數(shù)多的數(shù)就大,
位數(shù)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數(shù)大的哪個數(shù)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shù)相同,就比較左起第二位上的數(shù)……
練習:比較數(shù)的大小
92504〇103600 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 620300〇307300
學生展示收集的數(shù)據(jù)
觀察圖片,讀出數(shù)據(jù)
學生嘗試在本上比大小,小組交流。
小學四年級題西林壁教學設計(通用2篇)
小學四年級題西林壁教學設計 篇1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爬過山?請曾爬過山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爬上山頂后看到的景象和在山下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
2、引入課題:是啊,山上看到的村莊還是原來的那個村莊,但是為什么會有不一樣的景象出現(xiàn)呢?大文豪蘇軾也有過和你們一樣的經(jīng)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蘇軾寫的一首詩《題西林壁》,看他是怎么為我們解開這個疑惑的。(板書課題)
二、解題
1、齊讀課題
2、請同學們結合課文的注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設想:可能有同學不懂“題”的意思,可讓同學們先組詞,比如“題目”“題寫”“問題”等,結合古詩,選擇正確的譯義。)
3、板書課題意思:題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文。
三、初讀詩文,感知節(jié)奏
1、請同學們用學過的朗讀古詩的方法自己默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2、教師范讀。要求:同學們在聽時要注意老師的節(jié)奏,在停頓的地方用“/”作上標記。
3、全班朗讀,教師糾音。注意卷舌音平舌音的正確讀法。
4、鼓勵個別起來展示讀,大家一起糾音、評價。
過渡:同學們已經(jīng)會讀這首詩了,但是你知道詩中寫了什么嗎?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它的意思
四、學習第一、二句詩意
1、全班朗讀這兩句。
2、猜想詩意: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同桌間互相說說你猜到的這兩句詩的意思。
3、誰來把自己理解到的詩意說一說?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作答板書詩句意思:橫著看,廬山是一條山嶺,連綿不斷;側著看,廬山卻變成了一座山峰,高大陡峭。從遠處看、近處看、高處看、低處看,景象都各不相同。)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22《九色鹿》教學設計(通用15篇)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22《九色鹿》教學設計 篇1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國甘肅的敦煌莫高窟,有著許多美麗的壁畫,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吧。(課件播放,邊播放邊解說)走進敦煌,如同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記錄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壁上,記載著一個神奇的故事,那就是關于九色鹿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這個民間故事。(板書:九色鹿)讀一讀。你覺得九色鹿會是一只怎樣的鹿?再來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師:課文咱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誰來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九色鹿和誰之間的故事?
師板書(調達,國王)。
請同學們將課文默讀一遍,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生……
師:課文講了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調達,調達見利忘義為了發(fā)財向國王告了密,背叛了九色鹿。九色鹿據(jù)理教育了國王,國王弄清原由后放了九色鹿,下令臣民都要保護它,并且重重地懲罰了調達 這樣一個故事。
(屏幕顯示九色鹿,調達,國王的關系)
三、精讀感悟
那么,“這是一只怎樣的九色鹿?調達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大家圍繞這兩個話題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如果有感受,請寫在一邊。“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好的學習方法。
(大屏幕出示要求,學生默讀課文,解決問題)
師:讀完的同學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
四、對話交流
師:下面咱們圍繞這兩個話題一起來交流吧!讀讀有關語句,再談談你的感受。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22《九色鹿》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國甘肅的敦煌莫高窟,有著許多美麗的壁畫,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吧。(課件播放,邊播放邊解說)走進敦煌,如同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記錄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壁上,記載著一個神奇的故事,那就是關于九色鹿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這個民間故事。(板書:九色鹿)讀一讀。你覺得九色鹿會是一只怎樣的鹿?再來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師:課文咱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誰來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九色鹿和誰之間的故事?
師板書(調達,國王)。
請同學們將課文默讀一遍,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生……
師:課文講了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調達,調達見利忘義為了發(fā)財向國王告了密,背叛了九色鹿。九色鹿據(jù)理教育了國王,國王弄清原由后放了九色鹿,下令臣民都要保護它,并且重重地懲罰了調達 這樣一個故事。
(屏幕顯示九色鹿,調達,國王的關系)
三、精讀感悟
那么,“這是一只怎樣的九色鹿?調達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大家圍繞這兩個話題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如果有感受,請寫在一邊。“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好的學習方法。
(大屏幕出示要求,學生默讀課文,解決問題)
師:讀完的同學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
四、對話交流
師:下面咱們圍繞這兩個話題一起來交流吧!讀讀有關語句,再談談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