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詩詞的演講稿(精選3篇)
關于詩詞的演講稿 篇1
隨著一陣掌聲后,我們班的同學們高昂著頭,挺著胸,登上了燈光奪目的舞臺,觀眾們的目光一下子凝聚在了我們的身上。
悠揚而洶涌的前奏響起,女生們仿佛望著長江滾滾而來,講訴起長江的聲勢浩大;男生們望著長江奔向中原大地,訴說起長江的洶涌澎湃。大家看著一條金黃的巨龍正在騰飛,一聲長吼!夕陽映著青山紅遍了大江南北,一葉孤舟,白發的漁翁,是那樣鮮明,豪邁飲起一壺濁酒,大笑三聲。
長江帶著歷史浮現在我們眼前,三位大義凜然的人中豪杰,在桃花紛飛的日子里,相拜為兄,堅定的誓言回響在耳邊;保衛祖國的志向激蕩人心;忠肝義膽的約定天地日月作鑒。臺下已響起雷動的掌聲,觀眾們好像已經被這“桃園結義”的故事所撼動,眼中熾熱的火光隱隱可見。
歷史的長河源源不斷地運送著英雄的故事,俠骨柔情的女英雄緩緩走上前去,讓歷史再次重現,“遙想孟德當年平定北方。”精彩的故事徐徐道來,萬馬奔騰的場景在腦海中顯現;皎潔的月光下,諸侯齊膝而坐,吟詩作對,品酒,賞樂,盡情高歌。
接著同學們又訴起曹操的憂愁,人生像朝露易于消逝,水月流逝已經很多。廣招賢才,為及時建功立業。苦于沒有賢才,借酒消愁。大家都被感染上了曹操的憂愁。借用姑娘思念愛人的.情感,表達對于賢才的渴求。“山不厭高,水不厭深。”賢才越多越好,正如“王者不厭士,故天下歸心。”曹操求賢若渴,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感染了所有人。
臺下的觀眾有的拍得手掌發紅;有的大聲叫好;有的更是豎起了大拇指。歡呼聲震得耳膜都要破了,我們則是胸有成竹地走下了舞臺。古代豪杰的壯志凌云還縈繞在耳邊。
關于詩詞的演講稿 篇2
各位評委:
您們好!
我是來自X小學三三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君子恥不信”!
《荀子·非十二子篇》有云: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見不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這篇文章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以沒有修養而羞愧,不以被人污蔑而羞愧。以不守信用而羞愧,不以不被信任和羞愧。以沒有才能而羞愧,不以不被任用而羞愧。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的做人之本,立世之道。正所謂人先信而后求能,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信用,是治國的法寶,人民依靠它的庇佑而生存,如果得到了原國卻失去了信用。還談什么誠信呢?
在這本書中并且列舉了很多關于誠信的故事,其中我記憶尤深的就是《太史慈應約》東漢末年,有一位武將叫做太史慈,有一次,他被孫策俘獲,孫策早已久聞太史慈大名,于是以大禮相待。向他詢問進軍策略,并且還放走了太史慈。且與他約定,第二天中午見面詳談。孫策手下眾將都認為太史慈不會再來,但是孫策說"太史子義是青州名士,以誠信和道義為立身處世為首要原則,他不會欺騙我的。”第二天吧中午,太史慈果然按時赴約。孫策非常高興,后來常常與他商議軍事。太史慈幫助孫氏掃蕩江東,功績卓越。
古訓常說,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誠信也是尤為重要的優良品德,在學校,老師教導我誠信友善,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同學們每天都要晨讀的《弟子規》,其中“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所說的意思是凡是開口說話,首先要講究信用。孔子云:“誠者,乃做人之本,人無信,不知其可”;韓非子曰:“巧詐不如拙誠”;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不作假秀才,寧為真白丁”;季布一諾勝過千金,商鞅變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延伸到目前的美好生活,誠信更是不可缺少的社會核心,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誠信友善”乃是當下文明的奠基石。誠信是一條流了五千年的河流,涓涓不絕,流出了黃面孔,流出了黃土地,流出了華夏大地的圣賢智者。
各位尊敬的評委您們好,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
關于詩詞的演講稿 篇3
常道初七即是春,
如今戶戶忙避瘟。
老少圍爐滾鮮餃,
毒惡不侵愛國心。
人間大愛捐軀志,
妙手勇奪大地魂。
卻看父老愁何在?
軍民齊心扭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