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共贏的七大法則
你站在窗子里看別人別人站在橋上看你你裝飾了別人的風景別人裝飾了你的夢卞之琳的這首小詩,雋永而深刻。有一種悠悠情思令人遐想。簡單的文字,如工筆描繪出的一幅畫,細膩而自然的意境中蘊涵著互惠共贏的和諧與美好。
3.微笑競爭,攜手同行
時代讓競爭成為一個沉重的話題。市場上此起彼伏的廣告戰、價格戰、渠道戰、口水戰乃至肉搏戰經久不息,職場中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惡語中傷乃至拳腳相向的打拼仍在繼續。難道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不可以用雙贏的智慧削去競爭的鋒芒,微笑競爭,攜手同行嗎?
競爭應該是在美德肩膀上優美的舞蹈。美國著名拳擊手杰克每次比賽前都要做一次祈禱,朋友問道:“你在祈禱自己打贏嗎?”“不”杰克說道,“我只是祈求上帝讓我們打得漂漂亮亮的,都發揮出自己的實力,最好誰都不要受傷。”
杰克的話中滲透著雙贏的智慧。雙贏小到個人領域,就是用美德為競爭鑲邊著色,讓折射的陽光照亮攜手同行的路程,讓競爭在微笑中把心靈放松,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在人與人關愛和睦,誠實守信中描繪出一幅和諧的生動圖景。
競爭應該在合作的懷抱里微笑。競爭體現著時代的特點,雙贏更是代表著一個民族和個人的高度!
“風呼呼地吹著/月朗朗地照著/我和你奔跑在同一賽場上/我對你笑著……”
微笑競爭,攜手同行,這是雙贏的智慧,更是人類和人生至高的境界。
「案例」牛根生的競爭智慧
蒙牛總裁牛根生深暗競爭與合作的道理。在早期蒙牛創業時,當有記者問:蒙牛的廣告牌上有“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的字樣,這當然是一種精心策劃的廣告藝術。那么請問,您認為蒙牛有超過伊利的那一天嗎?如果有,是什么時候?如果沒有,原因是什么?
牛根生答到:沒有。競爭只會促進發展。你發展別人也發展,最后的結果往往是“雙贏”,而不一定是“你死我活”。一個地方因競爭而催生多個名牌的例子國內國際都很多。德國是彈丸之地,比我們內蒙古還小,但它產生了5個世界級的名牌汽車公司。有一年,一個記者問“奔馳”的老總,奔馳車為什么飛速進步、風靡世界,“奔馳”老總回答說“因為寶馬將我們攆得太緊了”。記者轉問“寶馬”老總同一個問題,寶馬老總回答說“因為奔馳跑得太快了”。美國百事可樂誕生以后,可口可樂的銷售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大幅度增長,這是由于競爭逼使它們共同走出美國、走向世界的緣故。
在牛根生的辦公室,掛著一張“競爭隊友”戰略分布圖。牛根生說:“競爭伙伴不能稱之為對手,應該稱之為競爭隊友。以伊利為例,我們不希望伊利有問題,因為草原乳業是一塊牌子,蒙牛、伊利各占一半。雖然我們都有各自的品牌,但我們還有一個共有品牌‘內蒙古草原牌’和‘呼和浩特市乳都牌’。伊利在上海a股表現好,我們在香港的紅籌股也會表現好;反之亦然。蒙牛和伊利的目標是共同把草原乳業做大,因此蒙牛和伊利,是休戚相關的。”這就不難理解,在伊利高管出事以后,牛根生和他的蒙牛為什么沒有落井下石,反而說了很多好話。
雄鷹振翅高飛,劃過長空。那一片湛藍包容了它的不羈,承載了它的穩重,為此,藍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麗。鯉魚擺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許了它的活躍,收留了它的靈動,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職業人士不論是在商場還是在職場,都存在激烈而殘酷的競爭。與老板、與客戶、與同事、與下屬、與對手,都要擺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以利人利己的共贏思維做大市場,做大事業,而不是以“殺敵一千,自傷八百”賭氣競爭心態,非要搞出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
4.學會寬容,理解體諒
寬容和忍讓是人生的一種豁達,是一個人有涵養的重要表現。沒有必要和別人斤斤計較,沒有必要和別人爭強斗逞,給別人讓一條路,就是給自己留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