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加盟投資的三大法則
法則一、選擇最佳店址
有人對中國臺灣便利店調查顯示,經營失敗的原因有60%是因為店址不佳造成。因而在店址的選擇上切忌是急就章。盡可能地將幾家預選店址商圈內的居民數、活動人口量、消費水平、消費習慣、車輛動線等前提逐一列出,并進行具體對比,在大致測算出此店址營利情況的條件下,讓便利店公司網點發展職員進行實地勘察和判定,最后確定店址的選擇。
法則二、比較分析加盟政策
在決定投資便利店后,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比較所有便利店公司推出的加盟政策。品牌效應雖然需要考慮,但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加盟政策對于加盟者來說,更為重要。
法則三、積極立場,創造“雙贏”
不管加盟者曾經有無開店經驗,都應遵照加盟商制定的加盟政策執行。避免泛起因經驗性判定失誤和隨意性操縱流程,造成各種不利于加盟雙方的后果,加盟者應保持良好的合作心態,嚴格按加盟商各項規章規范操縱,積極配合加盟商開展各項運營工作。雙方共同努力才能達到“雙贏”效果。
案例一:一年收回投資
商圈情況:中檔居民區、4個公交車站點及2個公交終點站浦東新區
經營面積:90平方米左右
資額:17萬元(商品押金5萬,12萬遞延資產、固定資產折舊等)
回本期:1年
加盟方式:委托加盟
從委托加盟的字面看來,天然是凸起一個“委托”。說起來形式倒與肯德基的加盟形式有些雷同,先將店鋪經營成熟,再交予加盟者進行委托加盟。
1998年下崗后的陳先生開始在便利店做店長,并在2年后也就是XX年8月加盟了該便利店公司。在他的話語中透出的是由衷的感嘆:“沒有想到下崗反而給了我一個自己創業的機會,而且能做到這么好。最初的投資是11萬元現金,其中包括5萬元的商品押金以及12萬元中40%的遞延資產、固定資產折舊,由于當時公司有對下崗職工的優惠政策,因此余下的60%也就是7.2萬元是分2年付清。”
明亮的店面,整潔的陳列,殷勤的服務,讓人體會便利店不僅帶來便利,而且更具有親和。深諳服務重要性的陳先生說,“從過去的賣方市場到現在的買方市場,過去商品的供大于求,現在已轉變成服務的供大于求。實在顧客的要求不是很高,他們需要的商品我們及時供給,他們需要的服務我們及時知足,他們需要的匡助我們及時解決,讓便利店成為社區服務信息交流的平臺,成為居民的好鄰居,成為顧客可托賴的好朋友。”
談到加盟體會,陳先生如數家珍地將自己幾年來積累下來的經驗道出,首先最重要的是選址,不單是便利店,所有零售企業都存在同樣的題目。有人流才有商流,有商流才有客流,就便利店而言,好的商圈版本大致有八種,住宅區、文教區、貿易區、娛樂區等等,陳先生加盟的便利店所處位置則涉及居民區與車站兩種版本,客流一直保持不亂。其次是服務,除各公司經營的自有品牌商品及各自標識、裝修的不同外,對于位處相同地段的便利店來說,服務則成為相互間競爭的焦點。說到服務,又不僅僅指門店對顧客熱情殷勤的待客服務,還有總部對加盟門店的服務,這種服務涵蓋了總部對加盟店在商品、配送、信息、財務、人事、培訓等各方面的支持。由于人道化的治理與服務,原本預計每月31萬元的銷售額,上升至去年均勻每月40萬元的水平,相應的,原計劃一年多收回的本錢,也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收回了。
因此,選擇一個好的地輿位置,選擇一個好的加盟公司,是陳先生給眾多有意愿投資便利店行業朋友的一個建議。另外,陳先生還夸大一點:“既然加盟了一個品牌公司,本著雙贏的合作立場,就應該嚴格遵守公司的政策和條例。作為加盟店,加盟后只需持之以恒地做好兩件事,即治理好商品和服務好顧客,就可以安安心心、穩穩當當做老板了。”